每日来看BB姬beebeej.com
上班摸鱼吹水好快活

[古代中国人在外国 Ⅰ 东游记六]浴血奋战,抗日援朝的邢玠

        明神宗时期,日本派兵侵略朝鮮王朝,朝鮮王朝向明朝求援。关键时刻,明神宗应请求派遣邢玠统帅大军救援。邢玠是山东益都人,他工作认真踏实,政绩卓越,去朝鲜半岛之前就已经在边防工作多年,有平定叛乱的经验。邢玠到朝鲜半岛时,朝鲜半岛的形势很严峻。邢珍不辱使命,浴血奋战,取得了支援朝鲜王朝战争的胜利,也保护了我国东部沿海。

        邢玠的壮举,增强了中国与朝鲜王朝人民的友谊。他受到了明朝政府的嘉奖,也受到了朝鲜王朝人民的爱戴。至今,中国与朝鲜半岛人民仍在以不同的方式纪念着这位英雄。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朝鲜半岛,到处都可以看见邢玠的塑像,那是人们为了缅怀英雄而修建的。


朝鲜半岛的危机

        明万历二十年(1592) ,是明朝局势动荡的一年。这一年,明朝陷入了战争的泥潭,一场接一场的战争,闹得明神宗很不安宁。此时,四川传来了坏消息,四川播州吐司杨应龙发动了叛乱。杨应龙蓄谋已久,所以他的力量很强盛。叛乱初期,四川巡抚王继光率领万人大军前去镇压,可是,王继光虽然兵力强盛,还是输给了杨应龙。这个事情,让明神宗很头疼,他和大臣们讨论了几天几夜,仍旧没有结果。

        时逢日本侵略朝鲜王朝(此时朝鲜半岛处于朝鲜王朝时期,亦称“李氏王朝”)。明神宗想援助朝鲜王朝,他以为王继光的大军可以镇压杨应龙的叛乱,所以他抽出了精锐部队准备援助朝鲜王朝。他的决定刚刚作出,就听到四川的噩耗。明神宗发愁了,他知道这个时候无论关注哪里,都会顾此失彼。明神宋内心还是希望四川的叛乱能够早日平息,然后明朝政府才可以大力援助朝鲜王朝。所以,明朝政府急需能够销压四川叛乱的官员。明神宗命人贴出布告,寻觅天下猛将。这个时候,明神宗身边的贴身侍卫向明神宗推荐了县令邢玠。

        邢玠,字缙伯,山东青州人。邢玠于隆庆五年(1571)中了进士,之后就任密云县令。邢玠上任后,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很快就赢得人民的信任,后因政绩卓越升任御史。万历初,已经在边防工作多年,先后任甘肃布政使、右检都御史、大同巡抚等职。被任命为云贵总督镇压四川叛乱的时候,邢玠已经有了很多平定叛乱的经验。

 ▲邢玠画像

        邢玠来到四川后,他没有对叛军进行军事打击,而是微服私访,和当地的老百姓进行了交流。从老百姓的话语中,邢玠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四川发生叛乱,全是因为地方官员对少数民族盘剥太重造成的。邢玠为了百姓免受战争之苦,也为了减少明朝的军事费用,他决定和杨应龙和谈。虽然准备和谈,邢玠还是把自己的军队调到了前线,对杨应龙形成了包围的阵势。他又把自己写好的信派人送给杨应龙,信中都是和谈的诚意。

        杨应龙看到前线邢玠的军队,他也火速把自己的队伍调到前线,但是他并没有任何举动,他在观看邢玠的动静。就在这个时候,他收到了邢玠的信件。杨应龙知道邢玠的意思了。他不得不考虑邢玠的想法,如果邢玠真的有和谈的诚意,可以解决地方官对少数民族盘剥重的问题他当然不会叛乱的。他当时也是没有办法了,自己的建议不被地方政府接纳,他才招募人员起义的。可是战争无论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普通大众都是不愿意看到的。杨应龙想了很久,他看了很多遍地图。他知道,自己的实力是绝对应付不了大明王朝的,这个时候,明朝只是因为遇上了很多战争,没有过多的精力平定他们,如果明朝政府下定决心降服他们,他们早就完蛋了。杨应龙认为,如果归降明朝,不但可以解决问题,还可以将功补过,免去一死。但他担心邢玠使诈,他要求和邢玠见上一面。邢玠知道后,决定前往杨应龙那里,他的部下都很担心他,不想让他去。但邢玠去了,而且没带任何士兵。杨应龙看在眼里,在邢玠的大力感召下,他终于放下了武器。

        朝廷里传来了邢玠胜利的消息。明神宗终于不那么紧张了。邢玠依靠自己的谈判策略解决了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邢玠为明朝政府节省了很多财力和人力,因而受到朝野各界人士的好评。从此,邢玠的地位也提高了,这些都为他日后援助朝鲜王朝奠定了基础。

        明神宗觉得邢珍胜利是好兆头,所以他希望明政府和日本政府之间关于朝鲜半岛的和谈也能够成功。可是,明神宗失望了。明政府和日本政府的和谈失败了。日本官员离开和谈桌后,就发起了战争。他们没有时间等待称心如意的谈判方案,他们只想用战争来说明一切。明神宗很惆怅,他没有好的办法,只有日夜叹气了。邢玠看到朝鲜半岛战场上危险的趋势他主动请缨。明神宗遂任命邢玠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查辽保定军务兼理粮饷经略御倭,朝鲜半岛的事务由邢玠全面负责。

        不久,邢玠就带着部队前往朝鲜半岛了。他到达的时候,朝鲜半岛形势很严峻。从万历二十一年(1593)到二十四年(1596),经过一系列激战后,邢玠的军队在朝鲜战场上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邢玠知道日本政府很没有耐心,但是他还是想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邢玠的谈判方案刚一出台,日本政府就作出了反应,表示愿意接受邢玠的想法。邢玠觉得一切很顺利,他决定把朝鲜半岛的明朝兵力遣回国内,让他们好好休养。留在朝鲜半岛的,只有明总兵官麻贵的17000多人,剩下的就是朝鲜王朝的军队。邢玠把朝鲜半岛的任务交接清楚之后,就回国了。但日本政府这段时间之所以配合明朝政府的和谈,只是为了分散邢玠的注意力,因为他们已经领略了邢玠的厉害,只有避开邢玠,他们才能够行动。邢玠远去了,和谈的步伐也停止了,日本政府很快就翻了脸。日本政府的水军沿着釜山北上,他们偷袭了朝鲜王朝的军队,第二次疯狂进攻朝鲜半岛。日本军队的突然进攻,让驻守的明朝军队和朝鲜王朝军队慌乱了,失去了防御的能力。明朝军队和朝鲜王朝军队的节节败退,让日本士兵的气焰更加嚣张,他们一举拿下了梁山、三浪,然后夺取了庆州。日本夺取庆州后,停下了步伐。朝鲜王朝军队以为日本放弃进攻自己的计划了,他们就缓了一口气,没有做任何防御的准备。日本政府怎么会放弃呢?他们之所以停下来,是在研究进攻闲山的方案。一天晚上,日本士兵包围了闲山要塞,闲山失守了。闲山在朝鲜半岛的西部,是朝鲜半岛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闲山失守,彻底改变了朝鲜王朝的命运,朝鲜半岛战场形势急转直下。朝鲜王朝国内的局势紧张了,中国辽东的局势也不乐观了。

        日本夺取闲山之后,又继续北上,他们将目光瞄向了明朝驻守的重镇南原和全州两城。日本的到来又是无声无息的,中国与朝鲜王朝军队根本就没有料想到。虽然他们也做了抵抗,但是毫无战略准备的反攻是失败的。后来,中国与朝鲜王朝军队已经退让到朝鲜王朝王京汉城了,我国辽东也被罩上了战争的迷雾。

        邢玠刚刚回到京城,就听说了朝鲜王朝溃败的事情。他想立即返回朝鲜半岛,明神宗也希望邢玠去支援朝鲜半岛,但是朝廷文武大臣现在分成了两个派别,有的赞成援助,有的反对。主和派将领麻贵主张放弃朝鲜王朝都城,他建议明朝的部队守护鸭绿江。他的建议得到了很多大臣的认可,大家一致认为援朝战争需要耗费大量财力和人力。但是主战派的代表周孔教,也把自己的理由说得很充分。他认为,朝鲜紧靠我国辽东,援助朝鲜,就等于守护自己国家的边防。他还举了很多例子,认为边防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明神宗拿不定主意,最后同意了邢玠援朝的请求。

援朝战争的胜利

        邢玠来到朝鲜半岛以后,首先整顿了中国与朝鲜王朝的部队。邢玠军纪严明,要求士兵每天都要参加训练。经过了一段时间训练后,邢玠率领自己的部队来到了汉城,他要在稷山战场上痛击日本军队。此时明军士气高涨,初战告捷。

        邢玠回到营地不久,就逮捕了因和谈失败而欲投降日军的明朝和谈代表沈惟敬。邢玠逮捕沈惟敬,就是为了鼓舞士气。沈惟敬投降日本的想法,影响了很多士兵。明朝的将领投降日本,士兵怎么还会坚守在阵地上。沈惟敬不仅祸害着明朝军队,还偷偷地向日本政府透露明朝的军事情报,这也是明朝前期作战失败的原因之一。

        铲除沈惟敬后,邢玠做了进一步的防御。为了防御辽东半岛,他命令登莱和辽东半岛的水军守候着半岛,随时准备迎接日本的大军。同时也加强了朝鲜半岛南部的防御工作,他让朝鲜王朝李舜臣的水军活动在朝鲜半岛南部沿海。同时邢玠还在半岛西部设防,防止日军西进。

        邢玠到来后,援朝战争形势已经稳定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把日本赶出朝鲜半岛。邢玠是个军事家。他善于打仗,更善于管理士兵。邢玠知道,士兵是一场战争胜利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可是,经过几场战争之后,朝鲜王朝的兵力已经不能满足这场战争的需要了。虽然中国与朝鲜王朝已经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那些兵力是不能应付长时间作战的,士兵需要休息。邢珍想了很久,他也向朝廷呈递了调兵的奏折,但是明朝的军队到达朝鲜,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所以他决定训练朝鲜王朝的水军。邢玠加强了李舜臣水军的建设,还征用了很多兵力,增加了水军的数量。这样,朝鲜的水军实力壮大了,就可以配合陆上的骑兵和步兵共同作战

        对于邢玠要求增加援朝兵力的事情,明朝给予了积极的响应。明神宗不但准备派遣大量士兵前往朝鲜半岛,还表扬了邢玠的战绩,并且表明自己和邢玠永远都是一个立场,鼓励邢玠全心援朝抗日。邢玠也给明神宗回了一个奏折,他希望明朝能够派遣更多的步兵前往朝鮮半岛。刑玠回国的时候,把很多骑兵留在了朝鲜半岛。如今正是需要大量兵力的时候,可是骑兵是不能满足当前需要的。因为朝鲜王朝是一个多山地的国家,适合步兵,不适合骑兵。邢玠还建议明神宗采取南北兼募的原则。

      他之所以建议明神宗这样做,就是为了让明朝的南北兵力保持平衡。邢玠的建议明神宗都采纳了,在明神宗的命令下,明朝很多勇敢的将领率领着自己的部队来到了朝鲜半岛。调兵的前期工作都做得很好,邢玠在朝鲜又是监督水军的训练,又是迎接明朝援兵的到来。可是,招募士兵的背后,却出现了很多问题。

        经过几年的援朝战争,明朝国库已经亏空。明神宗为了给朝鲜王朝招募士兵,还在坚强地支撑着。士兵是招到了,可是兵员质量不高。少部分混在队伍中居心叵测的士兵,不但不会为国家尽力,还会起到破坏的作用。鉴于援朝战争正处在关键时刻,邢玠是决不允许援朝部队中有不良分子出现的。所以,他想起用士兵。邢玠平定四川叛乱的时候,和士兵打过交道,他非常了解士兵。邢玠最钦佩士兵的忠义。士兵一旦有了自己的将领,他们就会一生相随,不离不弃,跟随自己的将领,报效自己的国家。而且士兵都有自己的归宿,战争结束后,他们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土司。邢玠要求各土司率领自己的士兵。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管理自己的队伍,还有利于部队的团结。邢玠的做法,为明朝减少了财政开支,减轻了明神宗的负担。经过邢玠的几番努力之后,朝鲜半岛战场上的兵力问题解决了。

        邢玠是一个有全局战略观念的人。他招募好足够的兵力以后,就开始了一系列训练活动。虽然各路士兵都参加过严格的训练,但是邢玠认为,要让他们很快适应朝鲜半岛,训练无疑是最好的一种方式。明朝士兵适应了朝鲜半岛后,邢玠就调用了他们。他把这些士兵调到了朝鲜边防地带,兵力的增加无疑增强了朝鲜半岛海防的力量。做好朝鲜半岛的防御之后,邢玠就开始加强自己国家的边防力量建设了。邢玠所做的这个防御,是一个纵深防御体系。这个防御体系主战场在朝鲜半岛,我国辽东、天津、山东等地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严密的防御体系,是不能容忍日本有任何动作的,如果日本稍微有点动静,这个体系就会有所反应,朝鲜半岛动了,我国东部沿海也会有所反应。这个防御体系犹如一条链锁,把日本卡得很紧。邢玠做好防御工作之后,就认真地做了部队的后勤工作。

        经历过援朝第一阶段的战争之后,邢玠认识到粮草的重要性。第一阶段援朝战争中,朝鲜半岛战场上的后勤工作和粮草运输主要依靠明朝。当时由于日军的大肆破坏,朝鲜半岛的后勤机构已经松散了,不能及时向前线运输粮草,所以向前线输送粮草的任务就由明朝来承担。但是,明朝距离朝鲜半岛前线很远,粮草运到朝鲜半岛的时候,已经耗费了很多时间。粮草还要被运送到朝鲜半岛前线,由于日军的破坏,朝鲜半岛的交通运输已经受到严重的破坏,所以后勤队伍只能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等粮草到达的时候,战士们已经饿了好几天了。在战场上,粮草是最重要的,战士只有吃饱了,有力气了,才能奋力作战。可是,粮草供应不上来,只有贻误战争时机。邢玠有了自己的想法。在战争的第二阶段,他就上书明王朝,建议将辽东贮存的粮草运送到朝鲜半岛,打仗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从朝鲜半岛运送到前线。明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给予了积极的配合,粮草很快就到了朝鲜半岛。但是战争持久,辽东半岛的粮草是不能满足前线巨大需求的。为了前线能够得到充分的粮草供应,邢玠决定开辟新的粮草供应路线。朝鲜半岛三面环海,邢玠利用它发达的航海路线,从我国天津、淮安、山东等港口,转运粮草。这样,海路运输粮草很便捷,而且运输时间比陆路短。邢玠担心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朝鲜半岛军队有了充足的粮草供应。

        邢玠做好一切工作之后,就开始搜集敌人的情报。在援朝战争上,知道对方的情报是很重要的。邢珍除了依靠情报员的消息之外,还亲自上前线观察敌情。但是日本官员也很狡猾,他们布置兵力也很谨慎,严密的兵阵根本就看不出作战的计划。邢玠为了配合情报员的工作,为了得到准确的作战信息,布置了让日本军人费解的兵阵图。他把大量的人马调往了前线,守在前线的中国与朝鲜王朝的部队做出了攻击的局势。

        日本政府摸不清对方的战争意图,所以迟迟不敢有任何举动。这样,日军兵力虽然占优势,但是却受制于中国与朝鲜王朝的军队。邢玠没有花费多大力气,就左右了日本,邢玠是一个善于挖掘各种机会的人,他经常从情报员的信息中,寻找攻击敌人的突破口。一日,他接到了一份情报,情报中写道:“近日,日军统帅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长有了矛盾,关于战事,一时难以定夺…..

        原来,小西行长是日本主和派的代表,他不主张战争,他认为如果朝鲜王朝可以向自己的国家每年交纳一定的金银,还是可以谈判的。可是日军统帅加藤清正不是那么认为,他觉得只有将朝鲜半岛占领了,才可以实现日本的军政目标。两人就这样有了矛盾,都不愿意妥协。邢玠深思熟虎之后,给小西行长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明了现在的战争形势,他劝小西行长撤出朝鲜半岛。小西行长收到邢玠的信后,当下与其他主和派将领一同离开了加藤清正,撤出了朝鲜半岛。加藤清正被孤立了。此时的他,没有粮草的供应,没有援助的队伍,他和自己的队伍根本就应付不了强大的中朝军队。为了保存实力,加藤清正也决定撤退了。他将自己的队伍撤退到了庆尚,距离汉城400公里。邢玠的策略实现了,他成功地瓦解了敌人的优势,为中国与朝鲜王朝士兵的休养争取了时间,也将战争的主动权控制了自己的手里。

        日军暂时撤退了,邢玠开始了朝鲜半岛战场兵力的布置工作。来自明朝的士兵,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已经适应了朝鲜半岛的环境。邢珍将他们安排在朝鲜半岛的战壕里。朝鲜半岛多山地,所以很多山地适合开辟战壕。当地人民发现战壕不仅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还可以迷惑敌人,于是他们就在山地的基础上,挖了很多战壕。战壕长短不一,深浅也不一样,有的只适合士兵伏在里边,有的却可以让士兵在里边行走。战壕在投用前已经试用了。邢玠带着士兵们反复进行演习,为的就是让他们尽快熟悉战壕。后来,邢玠把中国和朝鲜王朝的士兵和水军做了很好的布阵。邢玠做好了准备,就是在等待适当的时机。

        日本部队撤退后,日本国内又发生了变化。日本主战派代表丰臣秀吉死了。丰臣秀吉死后,国家大乱了,日本国内主张攻打朝鲜王朝的势力已经很薄弱了,很多将领都主张和朝鲜王朝和谈,他们害怕继续对抗下去,连和谈的机会也丧失了。日本国内混乱的消息传到了朝鲜王朝,邢玠觉得反攻的时机到来了。他挥动了手中的旗帜,对敌人展开了全线攻击。滞留朝鲜半岛的日本军队根本就抵挡不了中国和朝鲜王朝军队的反攻,他们已经失去了反抗的能力,只能乖乖地往后退。朝鲜半岛战场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本已经没有任何优势了。这个时候,邢玠乘胜追击,取得了节节胜利。万历二十六年( 1598),日本的残余势力被赶出了朝鲜半岛。至此,中国人民援助朝鲜王朝的战争取得了胜利。这场战争的胜利,离不开邢玠的努力。邢玠是一名优秀的将领。邢玠来朝鲜半岛之前,明朝内部对于援助朝鮮王朝的态度还不是很明朗。

        邢玠没有过多担心朝廷的态度,他知道众臣之所以很担心,是因为他们对于援助朝鲜王朝的事情没有足够的信心,群臣总认为中国和朝鲜王朝部队联合的结果,不但赢不了日本,而且会连累明朝,所以他们坚决反对。群臣的意见左右了明神宗,明神宗也没有明确的态度,也是摇摆不定的态度。邢珍明白,要想让大家相信自己,过多的话语是没有说服力的。所以,他勇敢地走出了国门,他想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邢玠离开后,没有忘记明神宗,他知道明神宗是一个很关键的人物,自己援助朝鲜半岛的战争能否胜利进行,完全取决于明神宗的态度。如果明神宗不愿意,即使他想援助,也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以,邢玠虽然人在朝鲜半岛,但是经常向明神宗上书,他要时刻知道明神宗的想法呀!邢玠的努力终于感动了明神宗,得到了明神宗的支持。虽然这种支持有时候不是很积极,但是还是坚持了下来。邢玠也没有让明神宗失望,他在朝鲜半岛战场上取得了很大胜利。邢玠坚定了明神宗的信心,就等于已经成功了。明神宗可以安慰朝廷里持反对意见的大臣。其实大臣们也就是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而已,并不会直接反对。经过很长时间的争论之后,明神宗都已经支持了,大臣们是不会说什么的。邢玠成功地取得了国内的支持。

        邢玠处理好明朝的关系后,就将注意力转向了军队内部关系上。明朝援助朝鲜王朝的兵力,是从各地巡抚那里调遣的,所以,这些士兵互相都不认识。队伍扩大后,力量是强大了,但是却不好领导了。明朝各军将领为了在朝鲜战场上立功,不听从邢玠的指挥,擅自出兵。结果,出兵没有取得胜利,反而给中国和朝鲜王朝的部队添了更多的麻烦。为了改善这种不良状况,邢玠实施了很多政策:对于立功的将领,给予极大的奖励;对于那些不服从的将领,采取劝说的策略,如果还是不服从,就果断处置。后来,经过邢玠的整治,赴朝军队团结了,也很服从邢玠的领导了。

        援朝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和邢玠妥善处理明军与朝鲜军队的关系分不开。邢玠到达朝鲜半岛后,为了取得朝鲜王朝军队的积极配合,他要求自己的士兵不能触犯朝鲜王朝的条律。在对外策略上,邢玠尽力配合朝鲜王朝官员,双方沟通得很愉快。邢玠和自己的部队在朝鲜半岛取得了很好的口碑。

        一场战争的胜利,不但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而且要重视后期的配合工作。邢玠在援朝战争中,就统筹得很好。援朝战争进入到最后阶段时,明朝的士兵不愿意继续努力了,他们泄气了。邢玠看到这种情况特别着急。这些泄气的士兵严重破坏了明朝的军纪,他们给朝鲜半岛当地居民造成了很大的搅扰。在这个关键时刻,邢玠为了严明军纪,对他们进行了处罚。邢玠严明军纪的措施,不仅保障了援朝战争的胜利进行,而且维护了中国与朝鲜王朝人民的友谊。邓邢玠认为,身在异国,明朝部队的形象就代表自己国家的形象。

        援朝战争胜利后,邢玠离开的时候,并没有忘记善后工作。他已经吸取了第一阶段的教训,他不会再粗心大意,让日本卷土重来。他上书明王朝,要求在朝鲜半岛留守一部分士兵,协助朝鲜王朝做好防御工作。明神宗同意了他的要求,也同意了邢玠关于加强明朝海防建设的想法。明朝的军队是留下了,可是当时朝鲜王朝经历战争之后,已没有能力供养部队了。邢玠为了留守的部队能够有充足的粮草和饷银,再次上书明朝,希望明政府能够答应供养部队。明神宗不但答应了邢珍的请求,还表扬了他。安顿好朝鲜半岛之后,邢玠就回国了。
   
        邢珍援朝战争的胜利,为行将坠落的明王朝增添了光辉。邢珍救助了朝鲜王朝,也保护了我国东部沿海。邢玠的壮举,增进了中国与朝鲜王朝人民的友谊。他受到了明朝政府的嘉奖,也受到了朝鲜半岛人民的爱戴。至今,两方人民仍在以不同的方式纪念着这位英雄。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朝鲜半岛,到处都可以看见邢玠的塑像,那是人们为了缅怀英雄而修建的。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B姬 » [古代中国人在外国 Ⅰ 东游记六]浴血奋战,抗日援朝的邢玠
分享到: 更多 (0)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BB姬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