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纪录片,向来不缺少观众。
之前,就写过不少:《早餐中国》、《风味原产地》、《舌尖上的中国》…
可以说,我们曾经跟着镜头,吃遍了中国大地。从南吃到北,从东吃到西,从早上,吃到晚上。
而这一次,终于有人把镜头对准了宵夜:《向着宵夜的方向》
壹 | 把子肉
山东,济南。
在老济南人心中,有一道不可替代的美食:把子肉。
啥是把子肉?
有人说,这出自桃园结义的典故。刘关张三兄弟拜把子时吃的肉,自然就叫把子肉。
有人说,古时候肉质太干,烹饪时,容易肥瘦分离,要用草系在一起,再拴一个把儿。正确的读音,应该是把(bà)子肉…
可对于食客来说,叫什么不重要,好吃才最重要。
济南大明湖风景区附近的五岳庙里,就藏着这么一家专卖把子肉的店。
说是店,有些过誉了,顶多是支了个摊子,摆了几张小方桌。
每晚9点半才开门,却依然人山人海、大排长龙…
把子肉每人一份,肥瘦相间,油润红亮,入口伴着油花的咸香。
肉卤够了火候,瘦肉不柴、肥肉不腻,咬在舌尖酥软柔嫩,嘴角流汤…
这一刻,就是人们在深夜苦等多时后,迎来的最大满足。
吃把子肉,务必要配米饭。
米饭平整地码在饭盒里,面上摆一块把子肉,再浇上一勺卤肉用的原汁。
拿到手迅速搅拌,直到酱汁均匀地裹住每一粒米。
懂吃的人,一定会加一颗老板自制的油炸溏心蛋,戳开炸得焦黄的蛋白,金色的蛋黄噗地一下流出来…
一勺挖下去,贪心地把米饭、蛋黄都装在一起,最后,在顶上摆一块肥瘦相间的肉,一口整个吞进嘴里。
这是当今世上最顶级的满足之一,只需要一顿热乎乎的宵夜,就能轻松拥有。
贰 | 汤火鸡爪
吉林,延边。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北地区,也是我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生活着全国近半数的朝鲜族人…
所以,这里的街景多少透着一些韩国风情,食物也是如此。
烤肉、拌饭、海鲜汤面、紫菜包饭…
而宵夜党们最近的心头好,则是这锅神秘的:汤火鸡爪。
汤火鸡爪由一对80后朝鲜族夫妻,共同打理。
老板娘在韩国学艺十几年,终于带回了这道风味独特的宵夜美味。
平时,夫妻俩分工明确。丈夫就在后厨,跟鸡爪打交道,妻子就在前台,和客人打交道…
结婚多年,两人依然恩爱如初。
老板娘每次向厨房下单时,总是甜甜地咧嘴一笑,喊一声:欧巴,再来一份鸡爪。
受到甜蜜爱情的感化,鸡爪也格外入味、格外软糯、格外香浓…
鸡爪下锅前,要用足够多的配料腌制入味。
白糖、辣椒粉、生姜粉、牛肉粉,最后再加入一大勺点睛的蒜泥。
调料的甜、辣、鲜、香,一一浸入到鸡爪晶莹的皮肉中,这样才算是腌制合格了。
延边人吃鸡爪,最讲究的,是一句东北话:嗦啰。
这算是东北话发明的拟声词,说的就是嘴里咬着鸡爪时,用力一吸,鸡爪和唇齿之间发出的口水声。
煮到软烂的鸡爪,骨肉早就分离,放进嘴里舌尖稍稍用力,皮肉就从骨头上脱落。
边吃边嗦啰,享受这锅鸡爪的甜辣软糯,就是这片夜色中,至高无上的享受。
叁 | 焦亮烧烤
陕西,三原。
宵夜这片江湖,永远也少不了烧烤。
鲜嫩的羊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块,肥瘦均匀,穿在木签上。
碳火烧旺,炉子烧红,一把肉串置于炉上,反复翻滚…
在火力的催化下,羊肉析出油脂,外层开始变得焦脆,传出阵阵香气…
这时,就到了老板焦亮出马的时候。
均匀地抓一把调料,洒在肉串上,霎那间油烟四起,烤肉的香气,香飘万里。
而这一把料粉,才是重中之重,是点睛之笔,为这一串串肉,赋予了灵魂…
焦亮烧烤,闻名三原。冲着这响当当的名号,食客们自全国各地奔赴而来,西安、上海、广州、海口…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饕客,饮食习惯不同,口味不一样,却都能神奇般地,被焦亮手上这一把肉串所征服。
秘诀,就在于那把料粉。
你要是问起料粉的配方,焦亮绝不肯说。
他只会告诉你,靠着这个秘方,他烤了几十年肉,养大了女儿,在城里买了房…
几十年下来,烤肉几乎成了肌肉记忆。
几分钟之内,焦亮就能烤熟两、三斤肉。虽然快,但品质却绝不含糊。
每个饥肠辘辘的觅食者,吃了这串肉,嘴里赞不绝口,脸上立即露出神秘而满足的笑容。
但没人能想到,这位把烤肉做到极致的焦亮,竟然从不吃肉。
有人好奇问他:你不吃肉,又怎么能烤出好的味道?
焦亮只是回答:人做一样东西,你要用心。
这部《向着宵夜的方向》由腾讯视频制作,11月30日开始在腾讯视频播出,共30集,目前已更新17集,每集7-8分钟,适合下饭观看。
整部片子,和之前的《早餐中国》风格很像。节目组在全国范围内,寻找那些让人垂涎欲滴的宵夜美食,记录下大厨的制作过程、食客们的大快朵颐,有美食让人食指大动,有人情冷暖让人唏嘘。
有网友评论:深夜的小吃摊,是人类灵魂的安放处。如果说早餐是刚需,那宵夜则更像生活。
宵夜文化,是饮食文化,又不仅仅是饮食文化。
它游离于一日三餐之外,必然是深夜时分吃的,才能叫做宵夜。
有人吃宵夜,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
比如,当你在夜深人静时,不小心点开这部纪录片,被其中的各路美食迷得食指大动。这时如果不吃上些东西,很可能会翻来覆去,一整夜都不得安宁…
有人吃宵夜,是为了邀上三五好友,把酒言欢…
似乎,人们在深夜时,最能放下心防。在推杯换盏间,在烤肉的烟雾缭绕中,和久不相见的老朋友,说说心事,聊聊平时不好开口的话题。
几瓶啤酒,一桌好菜,在此刻,似乎成了心和心之间的桥梁。
有人吃宵夜,也是无奈之选。
白天里忙着赚钱,忙着扛起生活的重担,忙着为梦想打拼…
一不小心忙到深夜,才发现早就过了晚饭的时间。这时,来上一碗热腾腾的面,就能抚慰疲惫的身体,就能温暖人心…
如果你细心观察,你可能会发现,物美价廉的宵夜摊上,多的是穿着制服的保安、司机、快递员、配送员…
位于深圳华强北的奇味鸡煲,就是这么个地方。
这里是全亚洲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也多的是奔波在生活第一线的打工仔。
开了二十几年的奇味鸡煲,被他们称作是:平民鸡煲中的米其林。
人们聚集在这,分享这一锅美味,也交换着这一天的疲惫。
有位外卖骑手,刚收到了当月的工资。面前的鸡煲不停翻滚着,他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明显。别人问起,他又略显羞涩:也不多啊,刚一万出头嘛。
隔壁桌,一位打赤膊的小哥,此时又略显落寞。
两年前,他本来已经攒下了足够的钱,打算买房。但父亲突发脑溢血,前前后后花掉了近20万积蓄…
生活向来是不公平的,但美食面前,却人人平等。这一点,在宵夜摊上,又尤其明显。
就着这一锅喷香的美味,很快他又恢复了平静,打起精神说:人生嘛,就是这样的,还是要拼搏。
另一边,一个配送员正捧着碗,大快朵颐。
这一天里,他忙了十几个小时,等到深夜,才终于有时间休息。
如果你问他,这样的生活苦不苦,累不累?
他顾不上抬头,眼睛仍盯着手里的碗,嘴上却说:人嘛,不至于。吃点饭、喝点酒,累了就回去睡觉。
这位纵横于宵夜摊上的民间美食家,就这么无意中,道出了生活的真谛。
忙了一天,吃点喝点,用美食抚平一身的疲倦,无论什么艰难都能撑过去…
这一刻,深夜的孤独不见了,城市的霓虹也不见了,只剩下这个小小的宵夜摊,在寒夜里亮着光,散发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
有网友这样说:深夜海吃的人,各有各的人生。
这句话听上去,似乎有点无奈,似乎流连在黑夜中,徘徊在宵夜摊上的人,都多少背负了一些艰辛和不易。
但不管怎样,至少在这一刻,在肉串烤熟时,在鸡煲翻滚时,在一口吞掉一大勺米饭时,他们都能获得最大的温暖和鼓励。
而这,也是宵夜所拥有的,无法替代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