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来看BB姬beebeej.com
上班摸鱼吹水好快活

[神已成佛][历史大案]红安“12·26”八人遇害案,凶手逍遥法外,成国内未破悬案

        2007年12月26日,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黎明石灰厂发生凶杀案8人被害。这起案件,是1949年以来湖北省刑事犯罪致死人数最多的一起命案。死者为石灰厂老板夫妇汪世书、陈小润、货车司机一家吴小发、王春莲夫妇和他们9岁的儿子吴梁波,以及烧窑工人的汪世军、黄世贵、袁架子3人。为了破案警方还通过电视播发公告,向社会公开悬赏5万元,征集破案线索。

        此案的受害者汪世书夫妻待人友善,并无仇家。案发之前汪世书借来的1.5万元被盗,汪报警但未破案。有人怀疑小偷再次偷钱被发现而杀人,但有人认为这并不构成其他人遇害的原因。此外,汪的侄子反映汪与一家外省煤厂有债务纠纷,但被别的知情人否定。一夜之间,8条鲜活的生命就此惨遭毒手。其中有5人在电视房被杀,可见当时众人并未入睡。况且连9岁半的小孩子都不放过,可见手段凶残。

      红安警方当时表示按照既定的计划,案件侦破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并表示“案件一定会侦破”,但至今仍是未破悬案。究竟是何原因,何人所为至今无人可知。

      2007年底,汪从街上买了一个红包袋,塞进600元钱,放在枕头下压着,他在台历上圈定了一个日子——2008年1月28日,农历腊月二十一日,是小外孙吴梁波10岁的生日。汪计划在那一天将这个红包送给外孙。只是,一场突兀的噩耗改变了计划好的一切。2007年12月26日晚,湖北红安县上新集镇黎明石灰厂发生一起特大凶杀案,包括老板汪世书在内,共有8人被害。小梁波一家三口也在其中。值得庆幸的是,石灰厂工友汪发华和死者汪世发的小儿子因不在现场而幸免于难。

      2007年12月27日上午9时许,一个亲戚急匆匆地跑到汪业杨家告知:“你家春莲出事了!”汪一下子懵了,不知所措的他被亲友拉着赶到现场,透过警方的封锁圈和密密麻麻的围观者,汪业杨看到,女婿吴小发的摩托车倒在石灰厂旁的路上,旁边还有些许血迹。一位早些时候赶到的围观者告诉汪业杨,倒在摩托车旁的一名死者被砍断了3根手指,脖子上有很深的刀伤。遇害者遗体被一具具抬出,检验、编号,包括石灰厂老板与老板娘、3名工友以及汪业杨的女婿吴小发一家三口在内,共8人遇害。

      “如果女婿26日晚上不回家的话,或许就能免遭一难。”汪业杨至今追悔莫及。汪业杨清楚地记得,26日晚上6时10分左右,女婿吴小发骑车带着外孙吴梁波到他家送鱼。在岳父家里,吴小发没有太多的话,只是坐在沙发上一个人看电视,小梁波则和另一个小孩在外面玩火。约摸7点钟的时候,吴小发拉着儿子准备回家。汪业杨逗弄着外孙,要小梁波睡在外公家别回去了。看得出来,吴梁波有些不想回家,但又怕父亲不同意。他怯怯地摇了摇父亲吴小发的手,却遭到了拒绝。看着孩子们在外面玩得正旺的火,吴小发丢下一句话:“等下烧大了,看你怎么收场。”便不由分说,要将儿子拉回家。见外孙有心想留下,汪业杨又重复了一句:“要不今天就别回去了。”

        吴小发扯着儿子的衣服说:“脏呢,得换换了。”便骑着摩托车带着吴梁波离开了。

        “那时,中央台《新闻联播》还没开始。”汪业杨说。当时谁也未曾料到,这一幕竟成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永诀。

      遇害者吴梁波生于1998年6月21日,家人考虑到冬天亲属团聚容易,便决定将孩子的10岁宴席提前到2008年初举办。惨案发生后,这场筹划中的生日宴再也不能举办,成了永远的遗憾。

      2007年年初,33岁的汪发华到黎明石灰厂打工,他是最早发现命案的人,也是黎明石灰厂唯一幸存下来的工友。在大多数人眼中,汪发华平时在石灰厂早出晚归,这次能成功逃过一劫,十分巧合,这或许归因于他与众不同的生活习惯——闲暇时,汪发华不大喜欢看电视。事发的那天下午,他提着老板汪世书送给他的鱼,早早地回家了。直到第二天上午8点多钟去上班时,汪发华才感觉有些异常:四周太安静了。走到石灰厂大门口一看,眼前的景象让汪发华吓呆了——54岁的老板娘陈小润仰面躺倒,地上一大滩血已经凝固。

      “我惊立在原地,半天没回过神来。”血腥的场景让毫无准备的汪发华有些不知所措,愣了几分钟后,汪才想起拔腿跑回家,将此事告诉了叔叔汪世银,并随后报警。汪发华回忆说,事发之初,他只是在门口看到了被杀死的老板娘,后来才知道石灰砖房里还有6人被害,吴小发则被杀死在路边。知情者透露,案发现场,死者床上的被子还整整齐齐的,这说明案发时死者尚未入睡。吴小发生前曾告诉汪业杨,老板汪世书家里有台29英寸的大彩电,装有卫星天线,能收看很多台,所以平时没事的时候,他们都喜欢聚到老板家看电视。

      同样幸免于难的还有汪世书的小儿子汪辉。汪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事发的当日下午3时许,他将客人送到红安后,便开车回家。母亲陈小润高兴地从石灰厂前的池塘捞起几条鱼,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晚上6时许,吃完饭后,同村有人让他开车送到武汉,他才离开家,没想到因此幸免于难。

这起案件,是1949年以来湖北省刑事犯罪致死人数最多的一起命案。红安县公安局副局长王琪介绍说,2007年12月27日上午8时09分,上新集镇派出所接到了群众报警。随后,红安县公安局立即组织百余名民警赶赴现场勘查和维持秩序。警方还通过电视播发公告,向社会公开悬赏5万元,征集破案线索。

      村民介绍,汪世书是上新集镇赵家湾村南陈家湾人,原本在红安县城某商场做百货生意。他从1999年开始承包村里这块农田,并建起了石灰厂,产品主要销往周边农村,由于他的石灰质量很好,不愁销路。不少村民说,汪世书夫妻待人友善,凡村民想赊购石灰,他们有求必应,也从不上门讨债。几年下来,汪世书慢慢有了些积蓄。跟汪有过交往的人,对汪世书都有个共同的评价:汪十分注重信誉,不拖欠他人一分钱。当地有传言说,汪世书曾有卖掉石灰厂的想法,这个消息在汪业杨口中得到了证实。汪说,女婿吴小发曾跟他提到过这件事,打算以15万元的价格出卖,很快,同镇邻村的袁某找上了门。

      吴小发曾和老婆汪春莲商量,假设石灰厂卖了,他就把车子也一起卖掉,买台面的跑出租。汪春莲则打算去广州打工,将儿子吴梁波寄放到爷爷家。人们不理解的是,苦心经营多年的石灰厂办得好端端,怎么突然间要转手呢?找到吴家的袁某也就此问过汪世书,汪的解释是,28岁的大儿子去年死于癫痫病,今年妹夫家16岁的儿子被淹死,这两件事对汪打击很大。“没了孩子,挣再多的钱有什么用?”汪当时说,他的小儿子今年26岁,在武汉开出租车,他想去跟小儿子过。汪的另一个想法是,自己已经赚了一些钱,现在50多岁了,不想干了。

      在此之前,汪世书家里被盗了1.5万元。关于这件事,吴小发也跟岳父汪业杨提及。那是一个多月前某次晚饭时分,汪世书夫妇到离住宿地点约30米处的房子去吃饭,半小时后回来的汪世书发现,家里1.5万元现金被盗。“窃贼是撬开窗户的防护钢筋进屋的”,汪世书要报案,老婆陈小润劝说,还是算了。怕招致坏人报复。不过,该村村支书陈召贵则表示,汪世书家里曾发生过盗窃案,他借来的1.5万元现金被盗走。汪世书当时就报了警,案子至今好像还未告破。有人因此猜测:“这次是不是小偷来偷钱被发现而下了毒手?”

        汪的侄子汪辉涛向警方介绍了两个重要情况:一是汪世书的石灰厂想转卖,以15万元谈妥买主,将于近日成交的风声已传出;二是汪世书与外省一家煤厂有债务纠纷。对于债务纠纷一说,一知情者予以了否定,他称,汪世书厂子所用的焦煤大多数来自山西,一年的用量不是很多,而且他很少赊账。
   
        案件至今没有侦破。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B姬 » [神已成佛][历史大案]红安“12·26”八人遇害案,凶手逍遥法外,成国内未破悬案
分享到: 更多 (0)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BB姬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