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来看BB姬beebeej.com
上班摸鱼吹水好快活

[姬影可乐]这刷屏的垃圾不抵制不行

  刷完《信条》后才发现,诺兰真正想表达的是——千万要保护环境。别以为未来生态灾难影响不到你。今天你乱扔垃圾。小心被明天派回来的人杀掉哦。
  

 

  远的不说。
  就说现在已经不太妙。
  入门驴友圈,一定听过这句:
  去西藏后悔一阵子,不去西藏后悔一辈子。
  青藏高原。
  世界的屋脊,一片远方的净土,一个许许多多人向往的梦想。
  梦里,是很美。
  但梦醒了的样子,你恐怕也很难相信。
  

 

  

 

  

 

  雪山,草地,蓝天。
  是西藏没错。
  但你也一定能认得出来,在梦想的土地上,那些“追梦者的遗迹”。
  既然我们要洗涤心灵。
  就不应该让自己的行为充满污秽。
  垃圾这件事,还是被忘记得太随便了。01捡垃圾的人最近的藏区公路、景区,多了一群捡垃圾的人。不是职业保洁人员,也不是热心志愿者,只是当地普通藏民。由当地政府组织,挨家依次无偿劳动。政策强硬:如果不去,每人罚款300块。
  

 

  也是被逼。那些垃圾再不捡,他们就活不下去了。Sir最近看到了一个视频,来高原江南,西藏林芝。天苍苍,野茫茫,草地上一头牦牛,低头啃食着的不是草料。是塑料袋。
  

 

  林芝东巴才村的村民,在这个疫情后的旅游旺季,迎来大量客人的同时,也收获了他们留下的“馈赠”——漫山遍野的垃圾。
  

 

  相信咱都一样,看到这漫山遍野的污秽,会感到恶心、反胃。但对于牧民,他们更会觉得痛心。你的“天路”,都是牧民的生路。一只塑料袋,就可以害死一只牦牛。当它们一口一口填满肠胃、食管、脏器,头一两年还不会显露病症,只会在漫长的累积中,被憋死,被饿死。这不仅是牧民最大的经济打击,更是残酷的精神折磨。“剖开肚子,才发现里面塞满了垃圾”。
  

 

  藏区国道。是徒步者、骑行者眼中最美的“在路上”。但如今,原本非常美丽的风景,却被国道旁、溪沟里的大量垃圾污染得面目全非。除了食品包装,氧气瓶,甚至还有一些危险的医疗垃圾。
  

 

  垃圾之中,两种尤为显眼:避孕套、卫生巾。别想歪,这些都是驴友们与天斗其乐无穷的小妙招。卫生巾,可以垫在鞋底,防磨抗压增强脚掌舒适性;避孕套,套在鞋上防雨防水,甚至可以充当临时水袋。够有趣,够智慧。但看到这些东西被乱丢在风景旁,你还会觉得好玩吗?Sir只会觉得讽刺,觉得玷污。
  

 

  以上这些垃圾,都需要当地村民,一个一个弯腰拾起。脏、累,就不提了。更关键的,是太危险。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公路旁并不是垃圾最多的地方。相反,恰恰是公路下方的陡崖、峭壁、沟里,凭人力难以到达的地方。
  

 

  为啥?乱扔垃圾的人,也是“要脸”的啊!也知道不对,也知道恶心,于是他们决定“大发善心”地扔远一点。让大家眼不见为净,让自己羞耻心存留。于是。那些被扔到沟里或者崎岖的陡崖上的垃圾,成为了捡垃圾的村民,最难以攻克的顽疾。
  

 

  难度高,危险大。甚至,需要村民绑上安全绳,在陡崖上飞岩走壁。
  

 

  一边是追逐远方净土的远大幻想。一边是村民艰难守护的汗水、泪水。这些画面,不由得让Sir重新考虑“自由”“梦想”“在路上”……现在,在这些“美好”的幻想诞生之前,必须被狠狠按死一个前提——“请带走你的垃圾”。
  

 

  本来举手之劳就可以带走的垃圾,被扔在了“世界屋脊”上。就像你要爬上自家房顶捡垃圾一样。只会加倍的困难和危险。承担这一切的人是谁?02不堪重负的屋脊自1953年新西兰探险家埃德蒙·希拉里,和夏尔巴人向导丹增·诺尔盖首次登上珠峰开始,珠峰大本营每年都将迎来上万人次的挑战者。
  

 

  △ 左埃德蒙·希拉里,右丹增·诺尔盖可一次次的梦想实现,也在一次次摧毁这座无人之巅原本的样貌。珠穆朗玛峰。它是世界之巅、登山者的终极目标,以及,“地球上最高的垃圾场”。
  

 

  

 

  最大问题,难处理。气候地形恶劣,常住人口稀少,珠峰的垃圾清洁难上加难。再加上极度低温缺氧,生态脆弱,有机物垃圾也无法靠微生物自然降解。比如粪便。每年,都有多达一万多公斤的人类排泄物留在珠峰。有人说,珠峰如今还是一座“屎山”。
  

 

  同时五十年过去,这里也累积了一百多具不幸遇难者的尸体,和数不清的垃圾。怎么办?没车,只能靠腿。每一年,都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畜力一趟一趟驮下山。
  

 

  2010年,夏尔巴人纳姆巴尔,发动了一场清理珠峰的公益行动,纪录片《珠峰清道夫》记录了他们登上珠峰捡拾垃圾的经历。片中,珠峰的污染情况被影像记录,触目惊心。如今,珠峰上腐败的遗体、大量的垃圾和排泄物,已经肉眼可见地污染了水质和空气。
  

 

  

 

  

 

  

 

  

 

  在纪录片中,很多队员突然生病。一位咽痛到失声的队员推断,病因,就是因为大家喝了被污染的冰水。
  

 

  

 

  别忘了,这座山养育的不只是登山队员。珠峰冰水融化的水源,还供养着一亿多的人口。珠峰顶上的大规模人口活动,同时,也让原本藏区脆弱的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今年的珠峰地质调查,结果令人恐惧。别说净土,连水都是黄的。上游的垃圾,正严重影响当地人的用水健康。6500米那一带已经有大量的污染了在5800米会看到一个特别长的冰川洞按理讲冰水下来的话是应该很纯洁的但是,冰川这洞里头流出来的水是黄的
  

 

  《珠峰清道夫》记录着世代生活在珠峰脚下的夏尔巴人。他们视珠峰为圣洁的女神,不该存在任何垃圾、遗体被留在珠峰上。因此,他们承担起了清道夫的责任。纳姆巴尔一行人为了捡拾垃圾,必须穿越随时可能发生雪崩的冰川瀑布,用独木梯通过凶险的峡谷。
  

 

  

 

  一边是随时夺命的天险。一边却是令人沮丧的瓶瓶罐罐。冰缝里,雪地上,各种垃圾和排泄物随处可见。氧气罐、罐头盒、塑料袋,甚至是酒瓶……数量超乎想象,它们被人类从城市中带到这里,格外刺目。
  

 

  

 

  每一次上山“出任务”。他们都将背负25到50公斤的垃圾,在昆布冰瀑与大本营之间,往返八趟。
  

 

  对了,说到这里,有必要给你看看珠峰峰顶的样子。2010年5月22日,纳姆加尔第七次攀顶,他与清道夫们拍下了当时的景观。峰顶,再也没有一片白茫茫,满是人类征服的痕迹——
  

 

  他们用生命,弥补前人犯下的错误,挽救后世的福报。可在领队,夏尔巴老乡纳姆巴尔嘴里,也说不出什么漂亮理由。只留下了这样一句——“社会意义非凡。”
  

 

  2013年5月,纳姆加尔正在登山完成了他的第10次登顶。但不久,他就在北坡海拔8300米倒下,永远停止了呼吸。他拼劲全力,也只收回珠峰很小的一部分垃圾。但却用行动提醒了全世界:我们每个人的足迹,都将无可避免地填满世界上每一寸“净土”。03无可收拾的海洋上达最高的山,下达最深的海。没有垃圾到不了的地方。甚至,它不需要人类的帮助。这,是斯里兰卡一片封闭了30年的海域。你看到底,别吐出来。
  

 

  海面被一层油脂和各种人造杂物覆盖。如果说冰山上的丑,勉强是成就梦想的无奈;那这海洋上的丑,则跟每个人都脱离不了关系。你心目中“美丽的海洋”,如今,已是一锅飘满塑料垃圾的浓汤。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爵士,在制作《蓝色星球2》时发出这样的感慨: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以为,海洋那么大,住在海里的生物那么多,我们人类不管做什么,都无法影响到它们。但现在我发现:我们错了。在录制《蓝色星球》时,不管我们去到的海洋多么偏,摄影师总能看到塑料。来,看看你手中的塑料瓶,对“远方”的破坏之旅——最初可能就是有人随手扔在路边的一个包装袋,或者,是丢到河里的一个饮料瓶。它们跟随河流,流入大海。
  

 

  现在,大海已经“装不下”了。垃圾所到之处,都是惨剧。一个废塑料袋,可能套住一只海豚的喙,使其无法进食。
  

 

  一张漂浮的塑料纸,会被海龟当作水母误食致死。
  

 

  而打渔产生的破渔网,每年都会缠住数千只海豹、海狮的脖子。
  

 

  一只死去的布氏鲸,它的胃里一共发现了六平方米的塑料布。海鸟也逃不过。
  腹中填满垃圾,走都难,更别说飞。
  

 

  最让人震撼的一幕,是科学家们用剪刀把死去的海鸟胃部剪开,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的塑料。数一数,一共234块。
  

 

  按体重换算的话,相当于一个人,体内有6-8公斤的垃圾。打火机、瓶盖……因为它们看上去很像浮在海面上的小鱼。
  

 

  最讽刺的是。你说这些塑料垃圾最后去了哪呢?塑料制品会被洋流、海浪不断冲击,变成更细小塑料微粒。它们,又再次被海洋里的鱼类、贝类进食,接着被一批批地捕捞,送回人类的嘴里……
  

 

  

 

  在针对法国、比利时和荷兰沿岸六个地点蓝贻贝的检测中每一个有机体体内都存在塑料微粒
  

 

  04
  捡起来
  要清理地球上的垃圾有多难?Sir想到了两个神话: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不。就连神话也想象不到我们眼前的难题。愚公,至少可以一块一块把石头搬走。可珠峰上的垃圾,搬走一块要历尽千难万险,留下一块却太轻易。夏尔巴人一人一趟可以背25到50公斤的垃圾。珠峰上留下的垃圾有多少呢?四万多公斤。相当于还要来回上千次,这还不一定追得上垃圾增加的速度。
  

 

  精卫,可以衔起石子一颗颗扔进海里。可是它要如何大海捞针一样,找到每一片垃圾,叼出海洋呢?一个数字。地球海洋中塑料碎片的数量多达5万亿枚。塑料与浮游生物比例为1:2,照此速度增长,2050年海洋中塑料重量将超过鱼类……
  

 

  还有在人迹罕至的沙漠、极地。垃圾也从不缺席。
  

 

  

 

  

 

  △ 被泄漏原油污染的企鹅地球上所有的远方,都已经被我们的垃圾、污染标记。我们热爱自然。并习惯使用“征服”“梦想”的字眼。但自然,不该为人类的征服买单。自然太脆弱。她始终没有接受人类的一个习惯——垃圾就是用来丢的,不然呢?很多城市人潜意识里觉得,不管走到哪,永远会有人为自己的污染行为擦屁股。反正有人清理,已经成了游客丢垃圾时,最爱用的自我安慰借口。《珠峰清道夫》中一位登山队员说:登山旺季,会有好几十只登山队伍到达这里,他们寄希望于清洁人员,干脆就把垃圾扔在山上。
  

 

  

 

  

 

  

 

  

 

  想当然地以为,这是当地人应尽的轻松义务,却无视背后的艰辛与代价。
  

 

  

 

  

 

  

 

  

 

  而且,擦屁股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游客们破坏的速度。就拿西藏来说,2019年,西藏自治区接待游客4000万人,产生垃圾达到十几万吨。当地居民就是没日没夜的捡,也捡不完。所以,我们总该做点什么。也是Sir最近看到的一个视频。2018年4月,江西小伙林鹏骑着一辆三轮车从四川雅安出发。在川藏线每天边骑行,边捡拾垃圾。90天,每天只有20公里,却能捡满5-6个编制带的垃圾。
  

 

  捡得完吗?不。但如果你问Sir:哪里还有真正的净土?你至少可以让你所到之处,脚下都变成一方净土。哪怕你没有时间和力气,克服那么多困难,去捡回垃圾。只要做一件轻松的事情,也完全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就是让那个闯入大自然的垃圾,从未被你丢弃过。就像是诺兰说的“逆熵”——请让那个恶的“果”。退回到它诞生的“因”当中。没有乱扔的可乐瓶,就不会有村民们冒着生命危险去峭壁上捡拾。你处理好了包装袋,就不会有一头牦牛误食而死亡。少用一个吸管,可能就少一只被插中喉咙痛苦死去的海龟……你看,只要慎重身边每个小小的“因”。就能让许许多多的“果”,不必来到这个世界。《信条》的结尾说:“谁会记得没有爆炸的炸弹?谁会记得拯救世界的人?”
  

 

  可是Sir相信。你做过的事。地球上的每一个生灵都会记得。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B姬 » [姬影可乐]这刷屏的垃圾不抵制不行
分享到: 更多 (0)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BB姬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