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忧郁暗黑的小女孩,赤裸裸的肉,残缺的骨骼和肢体,粉色的,可爱的,毛茸茸的动物……
文化符号正在一股脑的通过个人化的潮流艺术IP,可爱或者古怪离奇的搪胶玩具,或者几次元暗黑虚无的新媒体视觉效果,喘出第二口气,并逐渐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在新的全球化浪潮中的一个方向。暗黑,仿佛已经不再是游戏内容的专属。可爱,更是有了新的皮囊。在千人千面,每人两面的世界,我们该如何留住属于自己的那个梦境,找到自洽(Self-consistent)的灵魂,与你对话,伴你醒来。马克·莱登(Mark Ryden)被誉为波普超现实主义艺术之父,受到童话故事《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影响,他的作品既有童趣,更充满诡异。抛开成年人在潜意识中对童年影像的回忆,更深的是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Quantum Entanglement (Diptych) (#117), Oil on Panel, 35.56 x 27.94 cm, 2015
低眉&高雅
马克·莱登,1963年出生于美国奥勒冈,在低眉艺术(Lowbrow Art)的发源地南加州长大,毕业于加州帕萨迪纳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曾在世界各地艺术博物馆和艺术机构举办个展。低眉艺术的起源最早出现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加州,它是一种年轻化的跨界艺术风格,充满自由的,异想天开的视觉语言,创作的故事内容大都以黑色幽默,搞怪,超现实题材为主。因为兴起于地下艺术运动,所以开始的时候更像是亚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这些创作者非常排斥传统艺术的束缚,喜欢运用更广泛的媒介去创作。这种艺术形式,更适合与商业服饰,动画,装置艺术,涂鸦,冲浪,玩具等多种品类跨界,有巨大的延展可能性。迈克尔·杰克逊 (Michael Jackson) 的音乐专辑《危险》(Dangerous)的封面设计就出自马克·莱登之手,在2017年,他还曾为美国芭蕾舞剧院的新剧“Whipped Cream”担当布景,服装及道具设计。 马克·莱登为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专辑《危险》设计的封面
King of Pop (#135), Acrylic on panel with wood carving, 1991-2018
Princess Praline and Her Entourage
Princess Praline's Procession
Whipped Cream剧照
Whipped Cream剧照
跟低眉艺术运动中大量的波普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一样,马克·莱登受到地下漫画和童话故事的影响很大,在他的画作里经常会出现眼神忧郁暗黑的小女孩,赤裸裸的肉,残缺的骨骼和肢体,粉色的,可爱的,毛茸茸的动物,戴着黑色礼帽的总统。作为波普超现实主义的教父,马克·莱登很擅长运用神秘主义符号和象征学隐喻术,并自由的,巧妙的融合纯艺术,流行文化,民间艺术和高雅文化,使这种手法成为了他作品视觉表现力的精髓。 The Creatix, Oil on Canvas, 2005
Inside Sue, Oil on Panel, 38.1 x 27.94 cm, 1997
The Birth of Venus, Oil on Panel, 22.86 x 50.8 cm, 1998
在马克·莱登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也可以说更像唯美主义者的精神游戏。村上隆曾说,“马克·莱登,奈良美智与我,以及我们同时代的艺术家都面临着相同的方向。这种方向是指,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浸润于亚文化的影响下,这种经历深深地烙印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到青少年时期,我们开始绘画及研究艺术史,同时发展我们的绘画技巧。当我们能够完全掌握两者时,我们便成功将历史绘画方法与亚文化结合。简而言之,这就是我们这一代。”
舒适&危险
看马克.莱登的画,不禁让我们想到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故事。粉色,是他画面中塑造人物角色经常使用的色调,时而粉红鲜艳,时而灰暗阴沉,也许马克莱登的心灵深处住着一个小女孩,所有的内脏,筋骨,残缺的肢体,可爱的茸毛,都是他自我“解剖”之后的发现。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是不断寻找自我的过程,童年,是这一切的开始。当一个成年人通过潜意识回到童年去寻找,看到的也许未必是那个爱吃糖果的小孩,而是在空缺或者缺失的部分,添加出符合童年应有的,想过但没做过的刺激和勇敢。 Hospital, Oil on Panel, 2016
Chroma Structure 113 (#113), Oil on Canvas, 2015
肉,是马克·莱登很喜欢运用的元素。想起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也喜欢画身体,随意散落的身体,就像动物。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又说:“人体对应于超我,裸体对应于自我,肉体对应于本我。”本我是否更加真实呢?当我们处于或者更接近真实的状态,会更轻松惬意吗?还是觉得太丑陋,粗暴?马克·莱登的肉是伴随着小女孩出现的,她暗黑忧郁的表情也许更像是伪装的自我标签,这其中好像隐藏着一种对立,是真实与虚假的对抗,是他创造的现代神话中,相伴而生的舒适和危险这两种不可分割的气质。马克·莱登说:“我的大部分作品都在探寻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联系”。 The Angel of Meat, Oil on Panel, 96.52 x 83.82 cm, 1998
触碰&未知
所以马克·莱登通过画面想表达的核心意义是什么?是把假面当作了真实?还是永远也触碰不到的未知?眼睛,是他非常喜欢画的物体。乔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在《眼睛的故事》中说:“眼睛遭遇的事情,和普通的虚构片段没有任何的可比性。一个不断更变主人的客体的冒险,是一种浪漫的想象风格的结果,这种想象把自己限定在编排好的现实内部。” 在马克·莱登的作品中,眼睛是湿润的,也可能是被创造的,还是看不到的。眼睛的用法不只是观看,像是在他虚造的本我中运行。树洞,当你俯身望去,看到的是未知,激发的是勇敢和无尽的想象力。在“THE TREE SHOW”的作品“The Apology”中,眼睛成为了树洞的隐喻符号。森林里的每一个生物,都像是眼球隐喻的矩阵,相互替代,共生,穿透彼此,触碰未知。 58 The Apology, Oil on Canvas, 60.96 x 81.28 cm, 2006
60 California Brown Bear, Oil on Canvas, 50.8 x 40.64 cm, 2006
超灵动物
柏拉图说世界分为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而马克·莱登的画,更像是现实和理念的结合。看似完美无缺,但又可以感知。超灵动物的“美”,是来自有缺陷的现实吗?还是他自己超我的理想世界的影子而已?马克·莱登的作品始终表现的是精神和现实两个世界之间的并存,交织,记忆和走向死亡。 Salvator Mundi (#137), Oil on panel and hand-carved wood frame, 2018
Pretty Yak (#139), Oil on panel and hand-carved wood frame, 2019
“超灵动物”呈现了一组被施以魔法的角色肖像,其中细致入微地实现了原型,刻奇与叙事神秘主义的标志性融合。粉面大眼睛的神奇生物灿然出现,作品则被放置在艺术家设计的华丽木框中。这些手工精心雕刻的画框亦是作品的一部分,延展了传统意义下的平面画面。作品中形象的异世界举止受启于20世纪50年代那些独特,乖张,具有戏剧性比例面孔的复古填充动物玩具。尽管其中很多形象都展现出灿烂的笑容,带着糖果色的松软绒毛,甜腻的卷发,玫瑰和丝带蝴蝶结,但表面之下,一种更为暗黑的情感张力仍然在观者的潜意识中回荡。 Black Yak (#147), Oil on canvas and hand-carved wood frame, 2019
Sam (#141), Oil on panel and hand-carved wood frame, 2019
马克·莱登与他的橡胶脸毛绒玩具收藏,2020
马克·莱登的肉、眼睛和超灵动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B姬 » 马克·莱登的肉、眼睛和超灵动物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