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原因,影院停摆了大半年。
大家的生活节奏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在这个特殊的年末,想必很多人都急需提振精神,恢复生气。
好在,一部期待已久的超燃动作片终于来了,是它——
《紧急救援》
不到三天就大破2亿,再次证明了林超贤才是大片导演的王者!
说到香港“北上”导演,林超贤绝对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位。
2016年,一部《湄公河行动》横空出世,问鼎国庆档票房冠军。
2018年,一部《红海行动》同样口碑炸裂,斩获春节档票房冠军。
通过两部作品,林超贤不仅口碑票房双丰收。
而且,也逐渐彰显出自己在动作片领域的过人才华。
从香港黄金时代末期崛起的林超贤,早年师从陈嘉上。
一开始,他就显示出对动作戏和枪战戏的浓厚兴趣。
从处女作《G4特工》的崭露头角,到《野兽刑警》的渐入佳境。
再到后来的《证人》《线人》等一众影片,林超贤对动作场面的把控能力愈发成熟。
到了《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两部影片。
他则更是通过对真实场景的拍摄与还原,树立了国内动作类型片的新标杆。
而这一次的《紧急救援》,林超贤很明显野心更大,眼光更高。
从幕后班底来看,他对标的是好莱坞的电影工业体系。
影片不仅请来金牌监制梁凤英。
更有一众好莱坞顶级团队保驾护航。
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得主鲍德熹。
《世界末日》《蜘蛛侠》等影片的视效执导约翰·弗雷格。
《泰坦尼克号》《珍珠港》等影片的美术执导马丁·莱恩。
有了顶级的团队加持,本片的故事也足够吸睛。
与《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一样,《紧急救援》同样由真实事件改编。
聚焦于一群国内少有人知的职业和群体——中国海上救援队。
在林超贤的操刀之下,影片上演了四场救援戏。
不由分说地,将救援人员工作的危险性和特殊性展现地淋漓尽致。
第一场,海上钻井平台倾覆。
随着烈火的熊熊燃烧,油井开始向海面倾斜。
紧急时刻,救援人员火速赶到,开始对未撤离工人进行营救。
第二场,峡谷山体滑坡。
一辆油罐车坠入山涧,眼看着就要被激流卷走。
负责救援的直升机及时出现,准备对油罐车中的司机实施救援。
但由于峡谷地势险峻,直升机必须一面躲避两侧的崖壁,一面紧紧跟随不断被激流冲向远处的油罐车。
第三场,国际客机在水上紧急迫降。
由于机头开裂,海水大量涌入,满载乘客的飞机眼看就要沉入海底。
依然是救援队,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争分夺秒地与“死神”展开争夺战。
第四场,巨型游轮在海上爆炸。
烈焰侵袭的船内,危机四伏。
一方面,是不断破裂的船体。
另一方面,是随时可能爆炸的天然气。
救援人员必须以血肉之躯冲入险境,成功救出被困船员。
上天下海,赴汤蹈火。
可以说,这四场救援戏在观感上层层递进,危险程度上也逐级飙升。
而影片更为难能可贵的一点,还在于——
不仅将每场动作戏打造的极具看点,而且更集中呈现了海陆空等不同情形的救援场面。
这众多复杂动作场面的处理,很明显与林超贤以往的作品都不尽相同。
就拿峡谷救援戏来说。
不仅需要机长方宇凌及时调整直升机高度,绞车手赵呈操作绞车、钢索协助救生员实施救援。
还需要队长高谦统筹整个队伍,在关键时刻做出最正确的指令和决断。
而从整体观感上来看,一场场救援戏实际上完成了大海、陆地、天空三个维度的危险系数的汇总和叠加。
救援队在每一次救援中,不仅要处理棘手的突发事件。
更要面对风、水、火、浪等不同层面的极限挑战。
在极致的动作戏之外,影片还展现了救援队员的日常生活。
很明显,导演林超贤有意所做的表达,正是让挺身而出的英雄们,回归于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
就拿队长高谦来说,他在救援队中肩负重任。
而在生活中,则是一位极富温情的父亲。
平日里,他接送儿子聪聪上学放学,与他一同玩耍,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
绞车手赵呈呢,也有着自己的小确幸。
与即将步入婚姻的女友,格外甜蜜。
当然,还有高谦与赵呈之间的珍贵友情。
这一幕幕对救援队员的日常书写,俨然通过一个平实的视角,揭示出人物更为丰富的维度和面向。
说到底,救援队员也是普通人。
他们会紧张,每次救援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他们会失误,也同样会在受挫之后怅然若失。
他们更会恐惧。
面对侵袭而来的巨浪、火焰等危险。
面对失误、犹豫所造成的的种种恶果,他们同样心有戚戚,难以抉择。
而更深层面的恐惧,自然与救援队员的亲人、爱人、朋友紧密相关。
正是因为他们,才让这一份围绕情感羁绊的书写,深深地扎进了观众的心里,触动着每个人。
影片最大的亮点也正在于此。
导演林超贤所呈现的中国式超级英雄,没有所谓的光环,更绝非无坚不摧。
而是在他们强大铠甲的背后,还有着足以直戳内心的软肋。
其实,影片想要表达的观点是朴实而简单的,也更符合人之常情。
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不是因为无畏而伟大。
而恰恰是因为他们虽然恐惧,却依然选择挺身而出,迎难而上。
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毫无疑问,这句话俨然书写着中国海上救援队的强大信念感。
更是这支队伍一次次创造奇迹的原因所在。
而现实中的中国救捞队,不仅肩负重任。
承担着海上事故的应急反应、人命救生、船舶和财产救助、沉船沉物打捞、海上消防等多项使命。
更创造了一系列十足亮眼的成绩。
2004年,中国救捞队救助失火客滚船“辽海轮”,船上330人全部获救。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地震,中国救捞队第一时间派出四架直升机实施救援,救助和运送人员225人,运送救灾物资13.9吨。
2009年,中国救捞队在风暴中,成功救助抛锚客轮“华韵1”轮。
自1951年成立至今,中国救捞队共救助遇险人员80579名,救助遇险船舶5334艘,打捞沉船1825艘。
《人民日报》曾发文称,中国救捞是14亿国人的“海上守护神”。
他们鞠躬尽瘁,舍生忘死,但大众对这帮“凡人英雄”却知之甚少。
而在这个充满着波折与意外的2020年,《紧急救援》可以说来得正是时候。
它不仅呈现了一群赴汤蹈火的“逆行者”。
更为我们揭示出一种“迎难而上”的力量。
在危急关头,是那些普通人的挺身而出,成就了一群凝聚着人间烟火气的可爱英雄。
相信在看过影片后,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能量,一往无前。
在生活的诸多难题面前,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份永不气馁的决心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