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荷兰画家梵高的作品《盛开的果园》。
树上有樱桃千万颗
作者:裴多菲
树上有樱桃千万颗我却只有一个老婆就这一个也已经太多早晚她会气死我她真是一个天生的怪物她一靠近我我就会哆嗦她要我做什么我都依她可我的工钱却只是挨骂我曾经有一次这么想打她我可以对付她已经老了可是她盯着我的脸我什么勇气就都不见已经有三次了她几乎送命天哪,那时候我是多么高兴可是魔鬼并没有把她带走她太坏了连魔鬼也摇头
无论是经典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还是“我愿意是急流”,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总给人一种特别的炙热和忠诚。他像闪耀的火,呼啸的风,奔腾的水,把生命的张力和洒脱展露无遗。
和裴多菲许多广为人知爱情诗不同,《树上有樱桃千万颗》充斥着一个丈夫对妻子“恨之入骨”的控诉,让人不禁好奇这个妻子究竟有何种本领,把丈夫欺压得宛若夹缝求生?
这首诗创作于一八四三年,此时裴多菲正努力实现“成为演员”的梦想。生活上的极度贫穷并没有将这位诗人压垮,他跟随流浪剧团游遍了匈牙利的半个江山。这时的裴多菲并没有恋爱的经历,所以《树上有樱桃千万颗》并不是诗人对自己婚姻的渲泄,他可能是看到了某个人的故事,亦或是通过一出剧目有感而发。
而事实上,裴多菲的婚姻,与这首诗歌中的境遇截然不同。一八四六年秋天,裴多菲在艾尔多特的一个舞会上结识了森德莱·尤丽亚。裴多菲与尤丽亚一见钟情。裴多菲写了许多爱情诗献给她。诗中充满着追求、赞美、怀疑与渴望。后来,裴多菲向她求婚,尤丽亚同意了,但却遭到她父亲的拒绝。尤丽亚的父亲森德莱·依格诺茨是一个死守陈规旧例的庄园主,他极力反对女儿嫁给像裴多菲这样的流浪诗人。但这两个年轻人最终还是结婚了。裴多菲与尤丽亚结婚后,定居布达佩斯。这一时期裴多菲的生活颇为安定,诗歌创作量达到了最高峰。裴多菲曾经说过:“爱情是我写诗的源泉”。他同尤丽亚结婚后,感觉无比幸福。因为尤丽亚美丽善良,还与他有着共同的的志趣、理想和生活追求。一八四九年,裴多菲在战争中死去,年仅26岁。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婚姻生活可谓幸福美满。
美图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