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来看BB姬beebeej.com
上班摸鱼吹水好快活

[痞子电影]  无词条,无评分,超冷门国产片,揭开中国最魔幻的一面…

我始终认为,只要把摄像机开着,这片土地,永远不缺故事。

而有些故事,无论过去多久,都不应该被淹没:《记录》

 

壹 | 毛坦厂中学的陪读奶奶

安徽,六安市,毛坦厂镇。

每天早上六点前,白奶奶就要起床,给孙子做早饭。

有时候腰疼得厉害,只好放五块在桌子上,嘱咐孩子:吃早餐,才有力气写字…

 

十几年来,父母离异的孙子,跟着奶奶生活。

孙子说:除了岁数大点,奶奶就像我妈。

 

一年前,在河南的孙子落榜,来到毛坦厂中学复读奋战。

尽管已经78岁,但得知孙子要再搏一次,奶奶二话没说,拿着行李就往安徽赶。

几个姑姑都说:这么大岁数了,还出去折腾啥?孩子怎么说也17了,就让他自己在外面待一年,老人就别操心了…

老太太大手一挥:我就是死到那山里,也要去陪孙子!

 

在学校附近租了个小房子,每天除了给孩子做饭,就是出去捡破烂;

和邻居聊天,三句不离孩子:吃什么补脑?牛奶喝几杯最好?孩子第一志愿是哪里?

 
 

知道家里难,孙子心里也有算盘:奶奶,你自己吃肉就行,我不用每天吃肉,省点钱…

奶奶笑着撒谎:吃肉有营养,学习才跟得上…奶奶有钱呢,担心啥…

 

在毛坦厂镇,有大人陪读,也有孩子自己合租。

捡破烂之前,奶奶会到隔壁邻居家,帮忙收拾:这家只有俩小孩自己住,孩子学习忙,我反正闲着没事,能帮一点是一点…

 

在毛坦厂镇,有过万个这样的陪读家庭,驻扎在这里。

有复读孩子的家长,专门辞职过来,边打工边陪读。

临近高考,他们既紧张又兴奋:希望孩子这次能发挥好,我也就功成身退了。

作为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这里的本科上线率高达91.6%…

如果说高考是唯一的出路,那么于成千上万个农村、乡镇家庭而言,毛坦厂镇,就是这条出路的隧道。

 

这些年,因为孩子读书、自己身体不好,家里欠下了不少债。

上大学需要的钱不少,但奶奶都想好了:我和老伴的退休金还钱,儿子的钱一分钱不能动,全给孙子上学…家里困难,但孩子上学这块,必须去。

 

每天,奶奶都会去祈愿:求求树神,让我孙子考上大学…

在奶奶面前,全是其他父母,拜神烧香后,燃尽的白灰。

 

贰 | 我的渐冻人爸爸

2009年,赵文静的父亲,确诊患上了“渐冻症”。

 
 

老天爷似乎瞅准了时机,要从这家里抢人:爸爸确诊没多久,妈妈也去世了。

弟弟快要中考,爸爸已经开始发病。这个家能依靠的,只有赵文静。

她把爸爸接到了沈阳,一边工作,一边照顾爸爸。

 

孤单女儿照顾重病父亲,这样的搭配,可以有一万种悲戚的过法…

但赵文静,选择了最“闹腾”的生活。

她从朋友那借来了DV,记录下爸爸患病后的日常。

镜头里,没有埋怨苦涩,也不是沉默怨怼…相反,镜头里,全是这个爽朗的东北女孩儿,创造的欢笑。

不知道从哪借来一个场记板,喂药这件事,瞬间仪式感满满:吃药啦!

 

给爸爸擦身,常常自问自答:咱把自己弄得香喷喷的,不然拿到菜市场都没人要咯…不过没关系,没人要臭爸爸,我要啊…

 

有时候看见爸爸发呆,姑娘就像导演逮住入戏的演员:来来来,对着镜头笑一个,别害羞;

 

梳个头也能吹个彩虹屁:爸你也太帅了吧,都能去当演员了!

 

公司离家近,赵文静每两个小时就回家一趟,帮爸爸翻身、接小便,忙活完又要回去上班。

她说: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心理负担比谁都重…我要把这日子过得高高兴兴的,这样我爸才能高兴啊。

  

经济拮据,日子艰难…之前自己住,现在要养家,啥事都精打细算。

冬天蔬菜贵,她就早早囤着白菜和豆角。但又因为大大咧咧,蔬菜烂了都不知道…

心疼之余,只好苦笑:过日子真是不容易啊,我慢慢学吧哈哈哈…

 

即使是对于普通家庭,把日子过得不那么苦大仇深和愁云惨雾,也需要一点耐力和勇气;

但坚韧的人,在逆境之中,抱有的那点热忱,总显得谦卑又大气。

有时,赵文静也犯愁:爸爸现在还不知道,这个病到底意味着什么…到那时候,该怎么办?

但很快,她看到天晴,马上把爸爸推到楼下晒太阳,给爸爸剪头发、讲笑话…

是的,明天的事,明天再忧愁吧。

 

叁 | 失明女囚的高墙人生

二十多岁时,吕小翠的男友对她说:咱俩结婚吧。

吕小翠觉得太仓促:先处一阵再说吧。

没过多久,丧心病狂的男人,把吕小翠的眼睛挖了下来。

 

成了残疾人的小翠,在村里人的介绍下,和第二个男人生了个女儿。但没过多久,男人觉得养家辛苦,抛下妻女消失了。

命运多舛,但作为一个残疾的农村妇女,吕小翠知道,自己的人生,没有拒绝婚姻的选项。

 

和第三个男人生下了儿子后,男人就开始打她。好几次正干着活,男人心情不好,窝心脚踹过来,吕小翠看不见没法躲,只能忍着…

她哀求:咱们离婚吧。

男人扔过来一把斧头和一根绳子:离婚不可能,但是你去死的话,我还能放你孩子一条生路。

 

那天夜晚,听到男人鼾声响起,蜷缩在床脚的吕小翠六神无主…她知道,对方醒来,自己也不能活命。

她摸到斧头,往床上砍去…

她回忆:我当时就想,他死了,我也自杀,孩子活着就行。

 

在监狱里,吕小翠倒觉得轻松了不少。孩子被接管到儿童村,自己也不用再担心突如其来的暴打。

吕小翠是文盲,在监狱里,除了背行为规范,就只能学推拿。

她认真学习每天的课程:这个穴位要轻一点,这个要重一点,这个治失眠,这个医头痛…

 
 

出去之后,她想凭自己的本事,开一间按摩馆,自己养活俩孩子…如果可以,还欢迎其他同样遭遇的姐妹,一起来生活。

她说:我知道我命不好,但是我还不想认命。

 

每个月,在护监的帮助下,她会给孩子们打电话,那是她最期盼的时刻:娃娃啊,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不能调皮…

 

2014年,腾讯新闻自制纪录片《记录》在平台上线,目前豆瓣没有词条、没有评分。

每一期的节目平均10分钟,从时事热点到个人生活,记录下了中国27个普通人的片段,在各种变故之下的,悲喜人生。

 
 

比如,被意外打乱正常生活的:

因为MH370,天人永隔的中国家庭…

从怀着一丝侥幸,到马来西亚政府宣布全机组丧生,家属们的心,起起伏伏,最后仍然坚信亲人在世;

   

云南农村的村民,被战争后遗留下来的地雷炸伤…年纪轻轻就命丧黄泉…

侥幸活下来的,有的选择结束自己,有的选择孤独一生,本以为生活在和平年代,却无故要为战争买单;

 

还有被命运裹挟着,举步维艰的普通人:

失独的父母,决定在退休的年龄再怀孕;

 

地震后努力重建家园、却常常情绪失控的灾民;

独自抚养自闭症儿子的爸爸…

 

片子特意对准了这批,并不十分幸运的人,在他们的身上,有中国底层社会的不幸、窘困和苦涩…

但同时,我看到了,人在绝境之中,弥足珍贵的坚毅和善良…

老伴患上尿毒症,老爷爷一刻不离地伺候。

从吃饭的量、睡觉时间和日常精神状态,都记录得清清楚楚:没人要我记,但可以给医生做个参考,可能有一天,医生需要用到某个数据,我老伴就好得快一点…

   

在地雷的阴霾下,有人选择迎难而上,自己学习拆地雷的同时,还把一片废置的土地用了起来:有土地才有饭吃,我边拆地雷边种地,这样生活才能过下去;

 

无法治愈儿子的自闭症,为生活奔波的父亲,选择在网上作诗,作为唯一的排解:

住在阳台房的北漂,来自五湖四海,但人在异乡都学会抱团取暖…

这个世界,有多少样生活,就有多少种委屈、苦闷、哀愁;

同样,也就会有多少种欢乐、温暖和善良。

 

最令我触动的,或许是失明女囚的故事。

被挖目、婚姻不幸、遭遇家暴、家境贫穷…一个社会底层的苦命女人,际遇难堪…

但和孩子们通电话时,她每次都会小声地说:看到别人有困难,要多帮助别人。

 

一个被生活反复伤害和折磨的人,却从未忘记,最质朴的善良。

某程度上,经历过不幸的人,选择邪恶和刻薄,也许能让人过得更容易;

但总有满身伤痕的人,从黑暗中走来,柔声告诉你:选择善良、选择谦卑…不为什么,只因为,这么做是对的。

 

有人说:中国人的信仰,是活着。

似乎无论发生什么,无论身处多么痛苦的悲戚之中,中国人总能用一种,无奈又坚强的姿态应对。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段话:每一代人,无一例外都在赶赴,时代留给他们的盛宴;

有时,他们被生活的滩涂淹没,有时又要挣扎着,露出水面喘气…

既要处理生命的矛盾与分裂,又要探索,如何与他的时代、命运相处…

活着,从来不是一件易事。

但选择承受和前行,似乎也是我们与命运相处的,最不卑不亢的方式。

 

为生活不易却始终努力的成年人,“点赞”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B姬 » [痞子电影]  无词条,无评分,超冷门国产片,揭开中国最魔幻的一面…
分享到: 更多 (0)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BB姬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