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的商帮文化,可以从南到北,零零总总得挑出来数十家。而时至今日仍然活跃着的大家伙大致可以分成三家,分别是晋商,徽商和潮商。其中晋商,也就是山西商帮,则是我们今天文章的主角。
对于中国古代的朝代,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懂”游牧民的,一种是“不懂”游牧民的。
张家口马群
前者以唐,元,清为代表,他们深切地理解游牧文明的文化,因而可以利用北方的游牧民,或者干脆就是自己上阵,将游牧民的战马和弯刀变成国家北方不可逾越的坚固防线。
后者则以汉,宋,明为代表,他们不能也不想理解游牧文明的文化,因此他们修建长城,组织重兵集团,希望以自身的力量来与其正面抗衡。
大明刚刚立国的时候,由于蒙元带来的伤痛依然鲜血淋漓,因此对于游牧民族的态度往往秉持着一种“除恶务尽”的观点。即便到了朱棣时期,口号也仍然是“打出来一个万世太平!”。因此,大明边军数次北击游牧民,最远的记录甚至达到了贝加尔湖一带。
而被打得抱头鼠窜的游牧民们无处可退,只能一路向北,差点进了北极圈。越往北,气候越寒冷,越不适合人畜繁衍,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北方游牧民元气大伤,无力南顾。
可北伐对大明王朝来说同样是一件靡费甚重的事情,因此有些聪明人琢磨了一下,北击蒙古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削弱游牧民的力量,除了杀戮以外,经济封锁也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毕竟对游牧民来说,不论是盐铁,还是其他中原随处可见的民生物资,对游牧民来说都很珍贵。于是,大明王朝定立下了持续数百年时间的全面经济封锁政策。
食盐对游牧民来说是一种稀缺品
这种密不透风的经济封锁政策所取得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游牧民也确实由于物资的短缺而长期萎靡,最艰难的时候,甚至没有生铁用来制造弓箭的箭头,只能用兽骨,甚至是石头替代。纵观大明王朝三百年,除了最后糜烂的几十年以外,其他时候游牧民对大明能做出的最大威胁也仅仅是围一下北京城了事。
即便期间有一场后人看起来十分搞笑的土木堡之变,也并没有出现像大唐安史之乱,或者大宋靖康之役那般惨烈的后果,国家的根基稳如泰山。而这一切,都是对北方游牧民进行全面经济封锁政策所取得的显赫成果。
制度是好制度,但如果遇见了不那么好的人,再好的制度也形同虚设。在健康平稳运行了200多年之后,这个全面封锁的制度开始被内部的“耗子”们钻空子了。这些“耗子”是谁?山西商帮。
大明有着当世无二的重兵集团,到了王朝中后期,随着土地兼并情况的逐渐加剧,政府财政收入开始减少,但军队又不得不养,因此大明朝廷搞出了一个“特许经营权”外放的政策。允许商人在为国家做出一定“贡献”的情况下,经营一些国家垄断的生意,比如说盐,比如说铁。
在当时的山西,已经形成了以“乔常曹侯,渠亢范孔”为首的“八大家”,这八个家族就是山西商帮,也就是晋商的核心力量。其中乔家很多人应该很熟悉,当年有个很火的电视剧叫《乔家大院》,风靡大江南北,讲的就是晋商“八大家”里的乔家的故事。
不过乔家大院的故事发生在咸丰年间,也并不是本文的主角。本文要聊的是八大家中范家的“一代奇才”范永斗。
乔家大院
范永斗这货脑子活络,同时胆大包天。一开始,范家的主要业务是给大明边军运输军粮,在当时,给边军运军粮也属于国家认可的“贡献”范围之内,是可以向政府换垄断资源的特许经营权的。所以范家的路子是先给边军运军粮,然后通过“特许经营权”购置盐铁等垄断资源,最后和蒙古人交易,换取巨额财富。
可范永斗觉得,官府给的配额太少了,从商人的角度来看,既然用盐铁找蒙古人换皮料财货这么赚钱,为什么国家不放开呢?国家是不是傻?既然国家傻,我就自己来干吧,也是为了国家赚钱吗!
于是这货开始向边军行贿,打通边军关节,之后每当拿到盐铁等资源的销售配额之后,就十倍百倍地瞒着朝廷向游牧民销售,换回的财富再向更多的边军军官行贿,开拓更多更远的交易地点和交易路线。通过走私,范家在张家口一带迅速在游牧民中打开市场,短短数年时间家族的财富就迅速翻翻,一度成为八大家中首屈一指的家族。
为了更彻底的发财,范家联合了其他的山西商人,凑成了“八大家”这样一个晋商寡头团体,在以张家口为中心的与游牧民交易范围内,一手遮天,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土皇帝”,连大明边军的头头脑脑们,也对范家恭敬有加。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范家这种行为就是“资敌”啊!尤其是后来女真人崛起之后,在东北受到大明经济封锁政策的限制,后来听蒙古朋友说在张家口有一帮山西商人是游牧民“真正的好朋友”之后,直接从晋商团体里获得了足以称之为海量的军事物资。可以说,就算大明烂到渣了,非倒不可了,但如果没有山西商人搞的这一出,他崇祯起码还能再苟几十年。
山西商人对大清的建立提供了多大的帮助?有史料为证!
晋商招牌
乾隆四十一年,也就是1776年(这一年还赶上美国成立)。在乾隆的指示下,官方出版了一本书,叫做《贰臣传》。这本书里记载的都是一些在满人看来心情非常复杂的明朝人,包括官员,商人和士绅等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大清的建立,以一个汉人的身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没错,是杰出,用巨大都不能形容的那种杰出。
一方面,对于这些人满人是比较感激的,毕竟能主动大力帮助自己的汉人不能说稀有,但绝对算是少。另一方面, 不论是在哪一个文明,哪一种文化之中,叛徒和奸细总归是不受人待见的。于是乾隆才命人整了这么一本《贰臣传》以示纪念。
范家人作为《贰臣传》中最耀眼的那批明星,始终是受到满清皇室的顾虑的。最终,满人想了想,这种反骨仔实在是太不安全了,所以给范家设了个局。首先,朝廷把对日专营铜的特权交给范家,让范家从日本购回原铜,但朝廷会先探听购置的原铜的价格,然后再给出一个极低的价格去收购。没多久,范家就因为资不抵债被找了个罪行满门抄斩了。
满清贵胄
从范家这段历史来看,着实让人五味陈杂。你也不是很清楚他们到底图个啥?这大概就叫做利欲熏心,自寻死路吧,不过这倒也算是反骨仔的正常下场。
不论为民为官为商,根本上还是要看清楚自己终归是和民族,和国家捆绑在一起的。如果看不清这一点,离出事也就不远了。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