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的《战狼2》的高票房,创造了近年以来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迹。
龙小云的扮演者余男。
在这部戏中尽管属于客串,但仍赢得了绝佳的口碑。
(一)
余男在中国影坛虽不大红大紫,但被媒体和大众一致推崇为真正的实力派女演员。
出道十几年,获奖无数,但早已被封神的她却始终是个奉行低调不炒作,只踏踏实实演戏原则的人。
在她看来,只有演技分级别,演员不分级别。低调做人、高调演戏,适合余男的标签不是明星、不是艺人,而是一位纯粹的演员。
用作品说话,是她一贯的风格!
余男出生于1976年,十九岁时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
花样年华,正是恋爱好时节,当很多女同学都纷纷堕入爱河时,她却一部部不知疲倦地看电影,并悉心揣摩。
在北影学习期间,她就已经与徐静蕾合作出演了1996年版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但演技青涩的她,并未引起特别关注。
1999年余男毕业于北影后,便获邀出演了她的首部电影作品《月蚀》,对人物精准的拿捏,内敛却极具张力的演技,让她一鸣惊人,获得了法国多维尔亚洲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一奖。
两年之后余男受邀参展法国杜威国际电影节,被法国的星探发现,邀请她出演法国电影《狂怒》。
2003年,余男参演电影《惊蛰》。
在剧中她饰演一个农村女子,进城打工,因为不适合城市的生活又回到农村。
没有跌宕起伏,没有爱恨情仇,余男朴实而细腻地呈现出了一个农村姑娘的生活际遇和内心世界。
当年,《惊蛰》报名参加金鸡百花电影奖,很多评委认为余男是非专业演员,而金鸡影后入选的门槛必须是专业演员,所以很多评委都拒绝余男参赛。
后几经辗转,余男才幸运入围,并在最后击败了李佳和蒋雯丽,爆冷夺下了那一年的金鸡奖影后。
之后余男的演艺生涯更是一路畅通,她继续演出了不少电影,尤是那部为她带来巨大知名度的《图雅的婚事》。
余男凭着在剧中饰演的图雅,成功摘取了芝加哥国际电影节和迦太基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
《好莱坞报道者》曾这样评价余男和其饰演的图雅:
即使厚重的衣服和裹住半个脑袋的红色围巾,仍然无法遮住她在每一个镜头中散发出的美丽。她(余男)拥有一张不可思议的多元化面孔。
对于西方世界而言,余男有一种“东方独有的神秘性感”,也有人评价说在东方的面孔下,她似乎又有着西方的那种诱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她拒绝陈陈相因,拒绝千人一面,《双食记》中的主持人,《西风烈》中的杀手,《杀生》中的寡妇,让她在各种角色和身份中自由切换。
演《双食记》的时候,吴镇宇说他第一次在内地找到了飙戏的对手。
对手戏的大忌是强弱失衡,只有找到了那种棋逢对手的感觉,才能引燃双方一触即发的爆点,焕发出彼此最强大的冲击力。
《杀生》里的哑巴“马寡妇”一角,是余男最有话题和噱头的角色。
剧照中的她仅披一角长布,步出祠堂;而在出殡一景中,却身袭白衣,端坐于棺木之上。她不会说话,神秘之下却更引人遐思,为一众男人所垂涎。
硬朗不失阴柔,冷静不失魅惑,性感不失分寸,收放自如的表演让余男第一次大面积圈粉。
受困于东方面孔的单调,囿于演技的乏善可陈,太多女演员只局限于国内的发展,但余男中西合璧,可塑性极强的表现力令其数次被好莱坞相中,出演商业大片的女一号。
2012年,余男受史泰龙邀请出演好莱坞动作大片《敢死队2》,饰演女主角科学家Maggie。片中她没沦为聊作背景的花瓶,而是和男主演们一起扛起了大枪、出生入死。
史泰龙在拍摄期间大夸余男,从没有见过一个女孩,第一次拿枪就能连发十二颗子弹,眼睛都不眨一下。
虽然近 10 年,余男也曾演过《无人区》、《全民目击》、《智取威虎山》、《战狼1》等影片,但被媒体人评价其角色都颇为类似,有自我重复之嫌。
有人曾说某影后演的每个角色都是她自己。而余男一直在努力演好每一个“他者”,尽管有时难免自我重复,但她从未放弃更大的突破。
余男从影17年,出任过柏林、釜山、芝加哥和东京各大电影节的评委,囊获了国内外最佳女主角奖11项。
连柏林电影节评委会的主席都说余男是:
中国文艺片的女王。
(二)
从 90 年代出道起,余男就一直是一个性格演员。
在活色生香的演艺圈,她的外貌不占特别优势,但她能朴实,可明艳;有狠劲十足,也可感性流露。率真洒脱,自成一格。
她凭“村姑角色”展露头角,再转入都市题材。这些年她越来越多的角色冷艳蚀骨,风情万种,“性感”遂成为她身上的一枚特色标签。
但你从身上感受到的绝不是肤浅的魅惑,正如她所主张的那样,并不是外表妖艳、娇声嗲气、单刀直入的那种“性感”。
而是一种强烈的冲突和对抗性——容易到手的叫sex,不易到手叫sexy。
在一些人眼里,她演戏很懂得火候和分寸,很特别但是不出戏。
她坚持自我,为了表演艺术,在尺度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底线,但她骨子里又是极度保守的,出道十几年,除了与著名导演王全安的那段恋情,再无其他绯闻传出。
感情上有洁癖的人,对朋友却是义薄云天。
吴京拍《战狼1》的时候,不仅筹资遇到重重困难,包括请演员。接拍《战狼1》,不仅片酬低,而且很危险,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出演,吴京当时找到余男,也是踟蹰再三,但没想到她很干脆地就答应了。
吴京坦陈没多少片酬,余男说没事,就当帮你实现梦想。
吴京曾这样形容两人的关系:
龙小云是冷锋心里最纯洁的一块位置,这是我对爱情观的一种表达。”提起龙小云这个角色,吴京也觉得非余男莫属,
她的演技是令每个导演想去珍惜的。她的戏会自然地带出感情,跟这样的对手对戏,才是最过瘾的。”
戏里是好搭档,戏外,两人还是“好哥们”。再度出演《战狼2》,余男还是那么痛快。“我给她打了一个电话,她说行了,哥们,你别说了,我来了。
就是这样。有的时候很多人把电影想的很复杂,有些人把电影想的过于简单,但面对气场、精神都契合的人,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直接。”
(三)
很多人喜欢用“演技派”、“个性”、“低调”、“性感”等词语形容余男,但余男认为“自由”一词更贴合自己。
谈到自己精通法语和英语,余男强调,她的兴趣并非在语言本身,“如果让我单学语言什么的没有意思,因为这不是我的兴趣。
但是用另外一种语言去表达自己,那这个兴趣远远大于语言本身。所以可能是这种兴趣跟愿望,让我持续了这么久”。
余男在影片《图雅的婚事》有过精彩演出,并凭借该片夺得多个奖项。
为演好该片,她曾在拍摄地生活了三个月,与牧民同吃同住,余男坦言
可能我上辈子是蒙古族吧。到了那里没有任何不舒服、不适应的感觉,一去那就合适了,所以拍完我想,如果有一天我不做演员也可以回来在这儿生活”
谈到她心目中的“好演员”评价标准,余男称“每一个真正有作为的好演员,一定有几部真正有意义的电影”,“当你到了另外一个高度的时候,你一定知道底下是有东西的。
现在回头看,我觉得还蛮欣慰的,因为我之前确实拍了几个很好的电影”。
有几部真正有意义的作品,是作为一名好演员的标志,这不仅意味着名利这些衍生品,更重要的是它象征着你艺术境界上所能达到的高度。
而对演员来说,痴迷是对艺术最好的热爱。
从这个角度讲,余男无疑是一个戏痴,她的业余生活并不丰富多彩,演戏成为人生里最重要的构成。
2001年,余男参加国际电影节期间,在巴黎闲逛时遇到了法国片《狂怒》的选角导演,导演给了她一大篇介绍主人公身世的法语稿后说,如果你三天之内把它念下来,就一切OK。
为了完成任务,原本不会说一句法语的余男找了巴黎大学的一个朋友做老师,不分白天黑夜,晨昏颠倒地念叨那些不知含意的字母,甚至上厕所也不放手。
三天的死记硬背,余男过了关。
正是这种不服输的狠劲,让她战胜了诸多挑战,成就了自己一个个精彩的角色。
在电影中,余男既是淳朴的牧民、妖娆的舞女,也是能言善辩的律师、英姿飒爽的军官,余男在大银幕塑造出诸多不同类型,反差极大的角色。
对此,她表示自己非常愿意选择一些离自己“比较远的角色”。
“对我来讲,离我近的(角色)
有时候还挺麻烦的,挺难的。
但是离我越远的(角色),好像特别复杂需要表现的
对我来讲反倒很容易似的。”
余男出演的电影中很大一部分是所谓的“男人戏”,她也笑称自己身上可能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质”,因此才会被导演选中。
她坦言:
我是觉得男人戏里都是充满着阳刚之气,这个时候如果你特别,也容易下去,但是你太阳刚,跟别人就完全平行了,没什么意思。
所以我觉得这种东西可能在我身上两者兼得吧。那种介于阳刚气跟女性之间的这种东西(角色),可能是最贴近我吧。
最优秀的女人往往雌雄同体。小时候男孩能做的她都能做,女孩能做的她也能做,但她更喜欢跟男孩拼,更会挑战自己,更愿意去挑战自己。
她很讨厌别人对她“知性”的定位,因为那并不是真实的她。
不矫揉造作,不多愁善感,豪爽干练,大气豁达,因为性格上更趋“男性化”,在上高中时,很多男生都不把她当做女生。
摒弃了骄娇二气,不恃弱行凶,让她有别于那些女性特色尤为鲜明的演员,走出了自己的一条康庄大道。
余男被不少人称赞是“只专心做演员,从不哗众取宠”的演员。
这个只在工作上较真,生活上特别不讲究的余男活得悠游自在。不拍戏时她完全不想工作的事,是个“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去刻意规划生活的人。
她曾说:
我也不设想,因为我觉得所有的规划跟设想,最后基本上都不会按你想象的那个位置去达到。幸运会给你一条路,前面是什么样子也看不见,只能先走着。我觉得只要是在当下做好了,未来就会好。
这就是余男。
该清流激湍时清流激湍,该从容下行时从容下行。
入得红尘,又能遗世独立。
她的性感和美丽,你慢慢才会懂。
动图来自无删减版《怒之拳》
磁力链接:magnet:?xt=urn:btih:4C5603172E4190F3D1D9B611FC5E6220255C43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