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刘长卿《送南特进赴归行营》:虏云连白草,汉月到黄沙。
释义
白草:生长于北地的一种草,类似狗尾草,无芒,干熟时白色。
黄沙:指弥漫于空际的黄色尘沙;也指沙漠之地。
形容边远地区一片荒凉景象。
辨析
[近义] 投山窜海
[反义] 塞上江南
用例
白草黄沙,毡房为住家。胡儿胡女,惯能骑战马。(元·施惠《幽闺记·三·虎狼扰乱》)
白草
源流变化
【白草黄沙】 白草:生长于北地的一种草,类似狗尾草,无芒,干熟时白色。《汉书·西域传上》九六上3876:鄯善国,本名楼兰……地沙卤……多葭苇、柽柳、胡桐、白草。|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唐诗》一九九):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黄沙:指弥漫于空际的黄色尘沙;也指沙漠之地。南朝宋·王僧达《和琅玡王依古诗》(《文选》三一442上):仲秋边风起,孤蓬卷霜根。白日无精景,黄沙千里昏。|《梁书·简文帝纪》四106(并见《南史》八230):丁巳,夭雨黄沙。|《魏书·吐谷浑传》一〇一2234(并见《北史》九六3180):部内有黄沙,周回数百里,不生草木,因号沙州。 《宋书·吐谷浑传》九六2373作“其国西有黄沙,南北一百二十里,东西七十里,不生草木,沙州因此为号”。
后来两词连用或四字成文,形容边远地区一片荒凉景象。刘长卿《送南特进赴归行营》(《全唐诗》一四八):虏云连白草,汉月到黄沙。|李嘉祐《送崔夷甫员外和蕃》(同上二〇六):君过湟中去,寻源未是赊。经春逢白草,尽日度黄沙。|元·施惠《幽闺记·三·虎狼扰乱》(《六十种曲》三3):白草黄沙,毡房为住家。胡儿胡女,惯能骑战马。|董元恺《苍梧词·玲珑四犯·过汴故官有感……》(《清名家词》三158):花鸟才华,化作一天冰雪。堪叹白草黄沙,断送尽、宋家宫阙。
又作【白草黄云】,黄云:指弥漫空际的尘埃。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阮瑀》(《文选》三〇439下):河洲多沙尘,风悲黄云起。 李善注引《淮南子》:黄泉之埃,上为黄云。 耿湋《陇西行》(《全唐诗》二六八):雪下阳关路,人稀陇戍头……白草三冬色,黄云万里愁。|权德舆《赠老将》(同上三二二):白草黄云塞上秋,曾随骠骑出并州。
又作【黄沙白草】。清·蒋士铨《冬青树·八·辞宫》:长门永巷之苦,已过半生;黄沙白草之灾,又逢今世。
又作【黄云白草】。李频《送边将》(《全唐诗》五八七):悠扬落日黄云动,苍莽阴风白草翻。
又作【黄榆白草】,黄榆:落叶乔木,耐沙碱,边塞多植此树。黄觉《送梅昌言出镇太原》(宋·刘攽《中山诗话》,《历代诗话》287;《宋诗纪事》七):云笼古戍黄榆暗,雪满长郊白草衰。|尤侗《百末词·贺新郎·塞上》(《清名家词》一88):极望长城烟一抹,但见黄榆白草。又添得、孤鸿缥缈。|陈维崧《湖海楼词·念奴娇·闻雁》同上二326):拼逐征南诸将帅,飞透黄榆白草。万里边愁,一行兵气,辛苦凭谁道?
PS:图片源于网络,以供大家学习。如果侵权,请联系删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