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界形势有了新发展。
有媒体报道说,印军开了第一枪,后果很严重!
认真看了报道,其实不是对人开枪,而是向天明枪,有明枪示警的味道。
不过,印军显然不认可,他们说不是他们开的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开的枪。
双方各执一词,各国高层都相信自己的士兵说的话,不管是谁开枪,有一个事实不容否认:那就是双方士兵有人开枪了。
有人会问到底是谁先开的枪?其实,笔者有个消息来源。
让我们把时光拨到6月15日,在该日,越线挑衅的印军遭到沉重打击,死亡20多人,中方死伤情况不详。
仅仅过了一天,莫迪就宣布授权边境一线部队有自主开枪权。再问是哪方先开的枪,明白了吧……
虽然此次鸣枪事件没有伤亡情况发生,但这也是自1975年以来中印边境第一次响起枪声,意义绝对不凡。
那么,很多朋友表达了一个担心,中印会不会最终打起来?下步会不会由向天鸣枪发展到向人射击,从对峙发展到热战?
学过辩证法的朋友们知道,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外因。
那么,中印之间也不外乎这两点。
首先看内因,内因是中印存在着边境争端,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老问题。
印度原本由英国殖民,英国走后,为了激化中印之间的矛盾,人为画了两条线,把本该属于中国的领土划给了印度。
中国肯定不承认,但印度却认为既然英国之前划定了,那英国走后就是印度的,所以一定要想着拿回来。
就是这么一个无赖国家,一个无赖要求,在当时竟然有很多国家支持他。但对中国而言,老祖宗的土地怎么可能白白给印度?所以中国坚决不答应印度的要求。
一个不给,一个硬要,这是双方矛盾冲突的根源,是内因。
外因是什么?外因就是国际环境。在1962年的那场仗,就是外界环境明显对印度有利,当时的印度获得了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支持,使得自信心爆棚,从而不断进行挑衅。
最终激化了双边的矛盾,爆发了热战。
据说当时毛泽东主席说,自己想了十天十夜,也没有搞明白,印度为什么要搞我们!
但对于挑衅之敌,毛主席坚持的原则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于是,在印度不断挑衅的情况下,毛主席忍无可忍,大手一挥“扫了它”。
当时林彪曾说了这么一句话:此一役,可保西藏30年无事。现在看,何止30年!
几十年过去了,中印又有了新一轮的摩擦,而这次的摩擦、对峙、冲突,又是跟大环境密切相关的。
这个大环境,主要是指两个大国即美国、俄罗斯的态度。
在2017年中印洞朗对峙,莫迪在对峙了两个月之后连夜撤军,因为当时米国跟中国关系还不错。
印度虽然还想,但却没有足够的底气与中国抗衡。
但到了2020年,形势急转,先是中米关系因疫情出现激烈争吵,再就是美国国务卿成为“人类公敌”,一系列的对等互砍,导致中米关系陷入低谷。
而这时印度看到了机会,加强了跟美国的合作,并蠢蠢欲动,在边界问题上开始制造事端。
很多人说,印度找米国,那我们就找俄罗斯,毕竟中俄可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啊。
但很多朋友知其一不知其二,事实是:俄罗斯不仅跟大国关系好,跟印度关系更好。
看看近日的报道,有俄罗斯军队加入印度军队进行友好交流的,有俄罗斯军队与印度军队进行海上演练的。
而且都是在中印冲突的背景下进行的,在这样的敏感时刻,俄罗斯的这种行为,意味着什么不言而明。
有朋友很希望俄罗斯能出面顶中国一把,这样中俄、美印一对一pk,中方的压力就会少许多。
但7月2日,在海参崴被抢夺160周年之后,还在驻华大使馆微博进行庆祝,而且还明确标明(意思为统治东方)的俄罗斯,真的会力挺大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