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来看BB姬beebeej.com
上班摸鱼吹水好快活

项羽火烧阿房宫的历史真相——来自考古工作者的无私奉献!

  过去两千多年有关“阿房宫”的猜测和传说层出不穷。它一直未淡出人们的视线,其中最为人们乐道的就是项羽火烧阿房宫。阿房宫是由秦始皇派人修建的。传说其富丽堂皇,宏伟壮大,西楚霸王项羽最后将其焚毁。在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就有所体现,“覆压三百余里”“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002年,当时国家因为要制定秦阿房宫的保护范围。派遣了一支考古队到陕西西安进行考察。带队人就是李毓芳老师。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1年调入陕西咸阳博物馆工作。1979年又调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她始终坚持在考古发掘第一线。

2002年前先后参加了汉高祖长陵陪葬墓、秦都咸阳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等重大项目的考古发掘工作。其中由她领队发掘的汉长安城陶俑官窑被评为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也正是参加主持了这么多的考古项目,为她积累了丰富经验,她才在阿房宫这个考古任务上做出新的贡献,当然还有她的品格“敢说真话”。

不过,李毓芳虽然早已硕果累累。但却是由于主持了阿房宫的考古工作才出了名,甚至闻名世界。她到达阿房宫前殿遗址后,立即开展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钻探,她决定再挖两个探方试试(考古探方:此处采用的是10m×10m),结果令人大失所望。因为发掘出来的地层中,并未出现秦代的遗物。用李老师的话说就是“这儿应该就出现秦代的瓦当、板瓦、筒瓦等秦朝的遗物或墓葬,但却都没有”。

最后得出,阿房宫前殿遗址,也就是这个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现在高12米。而在这个台基上,只有东西北三面有墙,墙上也已经铺了瓦。南面根本还没建成,连墙都没有。在这个范围内根本没有宫殿建筑的遗迹。

李毓芳因此得出了阿房宫根本没有建成的结论。而在一些历史文献中也有所说明,如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就说了阿房宫只有前殿。经过密集的探眼调查中(探眼有多密呢?差不多每20cm就有一个探眼,最远也只有1m),李毓芳又得出了秦阿房宫根本没有被火烧。因为没有被火烧的痕迹。也提取了土样进行了炭粒检测。经过了科技的检测,还是没有发现有被火烧的痕迹,所以可以说是准确的判断。也就为项羽火烧阿房宫这桩历史谜案解答了。

其实,在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就记载了项羽“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这说明项羽烧的是秦咸阳宫,而不是这个“土台子”阿房宫。再一个因为司马迁离项羽的时代只相差八九十年,所以他完全可以看得到阿房宫。所以说明阿房宫确实没有建成,也没有被火烧。

但李毓芳依旧不放心。由于自身作为考古工作者的那份责任,加之自己的严谨。她又带队在这个阿房宫遗址上,划分了一个范围。北到渭河11千米、西到沣河6千米,南到昆明池北岸5千米,东到皂河2千米,大概135平方千米的范围内。继续进行考古工作,目标是找到秦代的建筑。

经过六年多的时间,李毓芳和团队将这135平方千米的范围内都给找了一遍。但都没有找到秦代的建筑,于是才正式得出了上面的结论。

到了今天,相信大家都对阿房宫的传说有了一定的认识。因为我们有李毓芳这样的国士,去为我们中国文化寻根,发现并解释。如今,李毓芳先生也算出了名,出席了很多节目,但她说,“每到一处,我都会反复强调出土资料才是还原历史的最可靠手段,这其实也是考古最让我信仰的真理。”

让我最感慨的是李老师在一次节目上说,“她那年生完孩子,立即就回去参加工作了,等到再回来的时候,孩子已经一岁零两个月了。”

在去年,李毓芳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我想说,这就是共和国对那些为国家为民族付出的人的一份褒奖。我们也应铭记那些无私奉献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们!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B姬 » 项羽火烧阿房宫的历史真相——来自考古工作者的无私奉献!
分享到: 更多 (0)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BB姬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