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来看BB姬beebeej.com
上班摸鱼吹水好快活

[古代中国人在外国 Ⅰ 东游记五]智勇双全的赴日使臣赵秩

        明朝建立后,对外交往方面不是很理想。明朝出现外交上的困惑,一方面是因为明朝初期国力还不是很强,周边国家不愿意来朝贡;另一方面,元朝统治者曾经武力征讨过这些国家,所以,受过元朝侵袭的国家,对新生的明朝政权还是比较害怕,尽管明太祖派遣使臣到处通好,但是效果还是不理想。走出去的使者有的受到了侮辱,有的就再也没有回来,死在了走访的国家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使者们还是坚强地走出了国门,他们远踏东西南北,仅仅是为了顺畅明朝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其中,外交家赵秩是这一时期赴日使臣中最勇敢的一位。


临危受命,解决外交困局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就派遣使者前往日本了。登上皇位不久的他,是很看重外交的。他改变了元朝统治者的征讨策略,以友好共处的策略指导自己的外交工作。所以,他始终要求自己的使者坚持以和为贵的方针。在对日本的国书中,朱元璋说明了明朝建国的基本情况,并表示了友好交往之意。结果明朝的国书虽然到了日本,但是日本的统治者却无暇顾及此事。

        日本这一时期,正是内乱的时期。足利尊氏影响了日本的历史进程。13世纪中叶,日本皇室发生了变化。经过长时间的斗争之后,皇室分裂成了持明院派和大觉寺派两派。这次分裂之后,日本出现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内部斗争。最终的结果是,镰仓幕府灭亡了。镰仓幕府虽然衰败了,但是他的成员却并不服输,足利尊氏就是其中的一位。足利尊氏效力于镰仓幕府,他目光深远,有很大的抱负,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时机。灭亡后的镰仓幕府,旧皇室的力量还是强大的,流浪的后醒翻天皇归来了。他回到京都以后,就掌握了政权,重组了自己的皇室,历史上称为“建武中兴”。后醒翻天皇上任后,急于巩固自己的政权,推出了很多公卿、武士不能接受的政策。后醒蘭天皇的做法,不仅没有维护自己的新生政权,还激化了公卿和武士的矛盾。足利尊氏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上演了自己执导的历史话剧。

        足利尊氏设法获得了天皇的欢心,留在了天皇的身边。他留下来不是为了照顾天皇,而是为了充分了解皇室的情况。过了一段时间后,足利尊氏在镰仓起义了。这一年,是1335年。初战不是很顺利,足利尊氏在镰仓战了很久之后,于次年一月进攻了京都。后醍醐天皇虽然没有做充分的防备工作,但是皇室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后来,足利尊氏又进攻了九州,但是战争的结果都很不理想。挫败的足利尊氏没有丧失信心,他假装狼狈而逃,逃过了后醒酬天皇的眼睛。足利尊氏带着自己的人马,来到了荒无人烟的郊外。他把自己的部下安顿在这里,请来了很多民间医生为他们疗伤。足利尊氏利用疗养的机会,到处招兵买马。不久,足利尊氏恢复了元气。他率领自己的大军重新踏入了京都。这一次,后醍蘭天皇麻痹大意了,他根本就没有防备足利尊氏。所以,当足利尊氏大军到来的时候,他连逃跑的时间都没有,就做了足利尊氏的俘虏。顺利攻破京都后,足利尊氏拥立丰仁亲王为光明天皇,并且囚禁了后醍蘭天皇。刚刚重组政权的光明天皇王室,忙着政权的建设,忽略了后醒蘭天皇。后醒蘭天皇和自己以前的侍从联手,逃了出来。越狱后的后醒醐天皇,来到了吉野山。不久,就建立了自己的新政权。从此以后,日本历史就进入了京都光明天皇的“北朝”和吉野山后醍醐天皇的“南朝”对峙时期。光明天皇是足利尊氏一手扶持起来的天皇。所以,足利尊氏一定要要回属于自己的东西。1338年,足利尊氏成了征夷大将军,他在京都设立了足利幕府。这个幕府表面上代表光明皇室,管理国家的行政军事大权,实际上是所有事情都是按照足利尊氏的意思办的。足利尊氏巧妙地孤立了光明天皇。明朝使者到来的时候,日本政局很混乱,所以,明朝建交的要求被忽略了。

        朱元璋对于日本皇室的怠慢很生气。于是,他准备派遣使者继续交涉。正在这个时候,山东、江浙一带传来了倭寇猖狂的消息。这一次,朱元璋不能再忍受了,他派遣杨载等7人赴日本谈判。不料,这次接待明朝使者的日本官员是南朝派驻九州的怀良亲王。怀良亲王杀了明朝5个使者,另外2个使者被扣留了起来。这次谈判又失败了。

        明初和日本的两次建交都失败了。日本没有建交的诚意,而且日本的倭寇更猖狂了。倭寇的足迹已经遍布了山东、福建、江浙一带。我国沿海地区处在了危险的边缘。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派遣赵秩出使日本。赵秩出使前为菜州的同知。所以,对于沿海严峻的形势,他是很清楚的。赵秩是很爱国的,看到猖狂的倭寇,他非常痛恨。

智勇双全,不辱国家使命

        数日之后,赵秩和自己的随从来到了日本。赵秩是一个很强硬的人,他到达日本之后,直接见了怀良亲王。赵秩亲自把明朝的国书呈递给了怀良亲王,他希望怀良亲王能够认真地看一看,好好想想。赵秩望着盘中的茶水,静静地等候着,这个时候也许只有那澄澈的茶水,才可以让他耐心等待。赵秩原来打算,见了日本官员之后,如果对方态度蛮横无礼,他就准备武力进攻日本岛。可是,现在他已经没有了动武的念头。日本岛上很混乱,一旦发生战争,岛上各个政权就会出来抗争,那样的结果是不堪想象的,到时候日本岛会更加混乱,中日和谈的路程将会更加遥远。所以,赵秩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他决定和日本官员好好交流。

        怀良亲王看明朝国书的时候,赵秩只是抿了两口茶,然后就等待着结果。怀良亲王是一个沉稳的人,为了考察赵秩的外交诚意,他故意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怀良亲王说道:“你们不远千里,来到我们国家,一路上一定很劳累,我代表日本政府感谢你们。贵国的国书我已经看了,我会向天皇传达贵国的诚意的。请你们先在我们国家休息一段时间吧!顺便逛逛!”赵秩以为怀良亲王会立刻给个答复,没有想到怀良亲王会这样说。他知道怀良亲王可以作是否和中国交往的决定,但是怀良亲王却作了这样的安排,他一时半会儿也摸不清怀良亲王的意图。赵秩很困惑,但是他也很冷静,他知道这局面来之不易,怀良亲王能够接待他们,已经很有诚意了。赵秩说道:“谢谢怀良亲王的热情接待,那我们就暂住一段时间。等候怀良亲王的答复!”赵秩既答应了怀良亲王的邀请,也表明了自己等待结果的意图。怀良亲王说道:“请放心吧!我一定会很快给你们答复的!"怀良亲王想拖延时间,他想多了解一下赵秩等人,没有想到,赵秩爽快地答应了。怀良亲王特别高兴,就亲自送赵秩等人到住的地方。怀良亲王哪能知道,他的用心早就被赵秩看穿了,而聪明的赵秩,装着什么都不知道,任由怀良亲王摆布。两人都笑着,可是两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赵秩一行就在日本岛暂时住了下来。这段时间,赵秩充分了解了日本民情,知道岛内很多人民都希望中日修好。一日,赵秩在日本官员的陪同下,在街上散步,日本热闹的街市吸引了赵秩等人。他们走到街市拐角的地方,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就走了上去。赵秩以为是艺人表演,就挤了进去。结果,不是什么卖艺的,却是一位老人趴在地上,在受一个武士的辱骂。武士疯狂地骂着,老人一点也不敢反抗,只是拼命地点头。赵秩看到这种情况,就准备出手。可是他还没有出手,就被随行的日本官员拉住了,那官员在他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赵秩哪能听得进去,他是一个很仗义的人,他不可能不管的。赵秩拉起了老人,那个日本武士恶狠狠地走过来,说道:“你知道我是谁吗?"赵秩一个拳头挥了过去,那个日本武士就仰面朝天了。老人更害怕了,说道:“大人快请走吧,他是不能惹的。”赵秩把老人扶到一边,又走上去,指住了武士的脖子。这一回,赵秩还没有开口,武士就连声求饶:“大人饶命,我以后再也不敢了。大人饶命 ..赵秋勇敢搭救老人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夸奖。原来,那武士是这一带出了名的霸主,专门欺负没有势力的人。要不是遇见赵秩,这位老人就得向他交纳钱财了。

        赵秩继续逛街,他的随从和日本官员还在讨论着刚才的事情。日本官员特别钦佩赵秩。因为在当时的日本,像那样的事情很多,大家都是不怎么关注的,只要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可是,赵秩却站出来了。赵秩不是爱管闲事,他只是要伸张正义,虽然这不是在自己国家的领土上。后来,赵秋逛完街就回住的地方了。也许,他早就忘了这个事情。可是,和他一起逛街的日本随行却没有忘,他要把这件事情禀告怀良亲王。

        怀良亲王这几日一直在注意着赵秩的行动,他想考察赵秩交往的诚意。就在这个时候,他知道了赵秩的事情。怀良亲王很感动,他当下就决定接见赵秩等人,他觉得赵秩不仅很有诚意,还很关爱自己国家的人民。怀良亲王决定和中国交往。中日两国的关系出现了小小的转机。可是,事情并非一帆风顺。

        原来,怀良亲王的部下发现赵秩和蒙古使者赵良弼同姓。这个发现,让怀良亲王不安了。怀良亲王是决定要与中国交往的,他也观察了赵秩很长一段时间,觉得赵秩很有诚意。可是,他部下的发现,让他想起了很多年前的事情。那时候,元朝的铁蹄踏进了日本岛。元朝奉行的宗旨就是武力征讨。想到那一幕幕战争的场面,怀良亲王怀疑赵秩是蒙古使者的后裔。想到这里,怀良亲王没有勇气往下想了,他命令随从逮捕了赵秩。赵秩被关起来之后,怀良亲王还不放心。他命令杀了赵秩。但是,赵秩一点也不害怕,他勇敢地说道:“我与贵国交往的诚意是不用怀疑的。中日修好是迟早的事情,也是两国人民的心愿,你杀了我没有关系,还会有更多的使者到来的。”一番话说得怀良亲王不出声了。赵秩又接着说道:“我国国力强盛,要征服你们国家,那还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只是我国皇上爱惜民力,也不忍心伤害你们国家的人民。不然的话,也不会三番五次派遣使臣的。如果发生什么冲突,以你们国家现在这种分散的局面,是不好应付的。”赵秩的这些话,让怀良亲王彻底清醒了过来。怀良亲王想起赵秩从来日本的第一天到现在,一直都是修好的态度,并没有他担心的那些事情发生。怀良亲王终于鼓起了勇气,他决定和中国修好。他下令放了赵秩。至此,赵秩出使日本的任务完成了,明朝和日本的南朝初步建立了外交关系。

        洪武四年(1371),怀良亲王派遣使者来中国,主动和中国修好,使团带来了很多日本贡品。日本使者的到来,使朱元璋终于安下了心。赵秩的出使,沟通了中国和日本南朝的关系。赵秩之后,朱元璋加紧了和日本通好的步伐。经历几番挫折之后,也修好了中国和日本北朝的关系。

        正是因为赵秩成功的出使,才有了后来中国和北朝修好的历史。赵秩据理力争,为明朝的外交书写下了美好的篇章。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B姬 » [古代中国人在外国 Ⅰ 东游记五]智勇双全的赴日使臣赵秩
分享到: 更多 (0)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BB姬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