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苏见祈”,一个很分裂的天蝎座。
文 | 苏见祈
《人物》那篇文章发布一天之后,两家外卖公司都给出了解决方案,一个说五分钟,一个说八分钟。
我的第一反应是,真正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外卖小哥送餐时间依然是按照逆行路线来计算的,想要获得那几分钟等电梯的宽限,逆行依然是前提。
也就是说,诸如2018年仅成都一城,每天都有一名送餐员因违法伤亡的险恶工作环境,并没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要用户退让五分钟或者八分钟,而不是系统就按照遵守交规的路线计算时间,多给外卖小哥八分钟呢?
问题在于那句“你不干有的是人干”。哪怕工作有危险,公司也不愁招不到人。
外卖小哥是不是弱势群体?是的,因为所有劳动者都是弱势群体。
只要劳动者没有议价权,公司就能够随心所欲地压榨他们——这已经是约定俗成的社会潜规则。
【所有骑手摔倒后的第一反应,都是赶紧爬起来,去看外卖洒没洒,然后打电话给客人解释,没有人在乎自己。】
洒了外卖,就是耽误了工作。小哥们担心自己的失误是不是影响了工作,却并不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
我很心疼外卖小哥,但我们自己的工作也并无什么不同。
有多少熬夜甚至通宵加班的人?有多少到了饭点不吃饭的人?有多少带病坚持工作的人?
当上司在工作群连环催促,甲方的电话在休息时间一个个打来,我们是更在意工作有没有耽误,还是会在乎自己的健康?
我们的处境,和摔倒在地却只关心外卖洒没洒的外卖小哥,并没有什么不同。
谁都知道逆行很危险,谁都知道在晚高峰闯红灯要人命,谁都知道通宵工作伤身体,谁都知道不按时吃饭会得慢性病。然后呢?
“有什么办法,人都要吃饭。”所有人都在这么说。
问题是,我们不是在讨饭,我们是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这不是施舍,这是交易,交易双方不该由地位高低之分。
但目前的现实是,劳方只能被资方压的死死的,没有反抗的可能,没有选择的自由。理论上的平等地位,在现实里根本不存在。
“你不干,有的是人来干。”
这句话出自外卖小哥之口,但它几乎适用于任何一个行业,是老板们的最大倚仗。
996是不合理的,让员工冒着生命危险逆行闯红灯是不合理的,用各种理由压缩孕妇的产假是不合理的,谁都知道类似的行为是不合理且违法的。
但在老板们的利益天平上,是非对错是没有一点份量的,无论他们把劳动者压榨得多狠,也无论有多少员工不堪忍受选择离开,总会有新人愿意低着头忍受这些压榨,因为人都要生存。
于是很多人说,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劳动者被资本压榨,是过大的人口密度在经过市场的自由选择,唯一剩下的解。
可是,就连中学课本上都写着,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一个人的自由,必须以不妨碍他人的自由为前提,一个人的获利,必须以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为前提。
如果市场选择的结果损害了一方的利益,那么这存在就不能称为合理,需要法律和规章的干预。
为什么整个社会都在追求公平和正义?因为限制损人利己的自由,人们能够分工合作、社会能够平稳运行的前提。
人都是要吃饭的,但大多数人不会去偷去抢。是因为这一类损人利己的吃饭方式,都被写在刑法里。
可是,这几年已经有数不清的老板公开鼓吹996,数不清的公司高举“狼性文化”的大旗,数不清的外卖小哥逆行和闯红灯,女员工的法定产假被公司以各种理由缩短,半数的工作岗位不能保证最基本的周末双休……
这一类的损人利己,损的是员工,利的是老板——一直没有受到任何有效的制衡。
这一次因为一篇爆款长文,整个舆论的目光都聚焦在外卖行业上,公司被迫给出了整改方案。
可是舆论的关注是有期限的,舆论的焦点也是有限的。
公司给了五分钟或者八分钟的宽限,估计汹涌的舆情也会很快过去。
可是,系统路线依然逆行,外卖小哥还是面临安全问题;公司也不会将外卖员人数扩招到合适的规模,KPI的压力依然存在,问题的本质并没有得到解决。
以及,这一次我们关注了外卖行业,或许有了短期的成果。可是环卫工人呢?医护人员呢?服务人员呢?程序员呢?
我们能想到的任何一个行业,有哪一个是劳动者能够理直气壮地维护自身权益,和用人单位平等对话的?
对于特定的事件,舆论只能短暂地,有限地起效。
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不公平,只有落到实处的法律法规,以及违法必究的执法态度,才能纠偏。
我知道,人口密度带来的高强度竞争,可以给用户提供超出底线的服务。
比如我们能享受如此【廉价】且【优质】的外卖服务,就是来自对送餐员群体的压榨。
但是,人总得做份什么工作的。
在如今的职场环境下,我们每个人都在被压榨,每个人都在提供【廉价】且【优质】的服务,每个人都会被老板一句“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甩在脸上。
这句话的流行本身,就是职场公平荡然无存的证明。
规则当然应该在所有行业生效,恶性竞争产出的不正当收益会消失,这些我也明白。
如果996都能依法处罚,双休能够保证,职场性别歧视能够杜绝,私人空间不再默认属于工作……
如果以上种种都能实现,那么,我当然不介意每份外卖都晚到半小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