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到某个农村去支教,当地因为交通不便,从市里到县城要8小时,县城到乡里2个小时,乡里到村里1个小时。也就是说从村里到最近的机场需要11个小时。当时我有个表弟在美国读研究生,有次家里有亲戚结婚我们要回去,一起出发他比我到得还早。熟悉农村的就会知道这种交通条件下你就算地里能种出黄金你也富不起来,但刚好他们那个地,很多只能种出土豆来,有些甚至连土豆都种不出来。可想而知条件有多恶劣。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很多村民到了晚上连家里唯一的灯泡都不舍得打开,嫌费电。对,不是灯,而是独独的一个灯泡,还是家里唯一的。那时候是2016年。
我在那边支教一年,校长也是支教的,不过他从去那边到现在算下来呆了十年。校长去之前,当地女孩子大半是不能读书的,在家帮忙做做农活和家务,十三、四岁便嫁出去,收了彩礼,好拿给家中的男孩子上学、娶媳妇用。校长刚去的时候,每天挨家挨户的上门拜访,整个村子的人平时用的柴米油盐全是他定期上门去送的,希望他们能让家里的女孩子也上学,并且上学吃穿用度一分不用花,全是校长出。村民们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也不是白眼狼,所以大家都很尊重校长,都尽量听校长的,都把家里的小孩送到了学校。
但是毕竟我们学校只是个村小,读完五年级就要送到乡里的小学读六年级,初中也是在乡里读,而且这些毕竟不在村里的小学,费用就要自己出了。所以女孩子大部分读完小学就不会继续读了,和以前一样,回家帮忙做农活,遇到合适的人家就结婚了。男孩子也是这样,成绩不好的小学毕业就去打工也是很正常,成绩还算过得去的才会继续读初中。
问题是他们成绩怎么可能好呢,小学每天放学回家就要帮家长喂猪,做饭,洗碗,洗衣服。孩子给家长说要做作业,家长会很不理解,都在学校写了一天了回家还要写?不把饭做了喝西北风吗?很多家长都没读过书,所以不知道“作业”是什么意思,也看不懂孩子考试的试卷。他们只知道如果老师说你成绩好,那你以后可以考个大学,就算是出息了,如果老师说你成绩不好,那么你就回家种田,踏踏实实过日子。
当地的教育系统没有那么多老师的名额分配下来,学校只有一两个正式的老师,但是有1~5年级,200多个学生,我去的时候总共8个支教老师,大家每人每个月能拿几百块钱的补贴,不过吃住都是校长负责,所以日常也没有什么开销。周末校长也会带大家到乡里吃顿小炒菜。但毕竟是支教老师,不可能呆的太长久,大多数都是半年一年就会走了,明年再换新的老师,而且支教老师99%和老师没半毛钱关系,都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才去支教的,说是洗涤心灵也好,说是逃避社会也好。所以教书完全是业余的,只能慢慢摸索,等摸得差不多了,好不容易把这些孩子从考试考40分变成考60分了,自己又要回去了。下个学期一开学,小孩子就要面对一个新的,完全不熟悉的,从来没教过书的“老师”了。
所以如果你说支教老师是伟大的,那确实,每个去支教的人都怀揣着梦想,靠爱发电,去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千里之外素不相识的孩子。但是支教老师哪怕每天付出200%的努力,也没办法真正当好一个老师,教好这些孩子。不然要是随便去个大学生就能当好老师的话,师范大学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教师资格证还有什么好考的。可是如果你说支教老师不好吧,没有支教老师谁来教这些小孩子?等着教育局派来的2个老师去教全校那七八个班,200个小孩吗?当时我们支教的时候总共10个老师,每人每天上七八节课,几乎就是早上有1节课的时间休息,下午有1节课的时间休息。所以老师不够有人愿意去支教已经很不容易了,总比没老师好。
这还只是我在的那个自然村落,每个行政村下面都有好几个自然村,所以教师的短缺是非常非常严重的,根本没办法解决,谁愿意考到那边去当老师?当地的财政情况能给教育系统多少拨款,教育系统能给老师开出多少工资?所以如果没有我们校长,那我们学校肯定就是像十多年前的感动中国上一样,1个老师带全校,上午教书下午还要种地,可是感动中国骗完你的眼泪以后不会告诉你,这样的小学出来的学生,考试都是十几分的水平,甚至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十几分这个数我一点没有夸张,因为当时我们隔壁有个村就是这样的情况,那边读了2年的就会送到我们这里来读三年级,刚好我教三年级,我从来没遇到那边送过来的孩子能考15分以上的,只能又从一年级开始读。那种地方,那种情况,有几个家长能坚持让自己的孩子读书的?就算坚持下去,又有几个小孩子能考上大学的。
那时候我们每天下午会多开一节课,给学生们做作业用,那节课我们会互相交叉去给别的班的个别学生补课,大部分就是给考试50多分这种差一点就能及格的补,下课以后我也经常和他们聊聊天,给他们说说外面的城市里是什么样子。我记得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看我的手机,当然,他们并不像城里的小孩子,他们根本不知道手机有多好玩,他们只知道我的朋友圈看起来很有意思,刷到的每条朋友圈他们看起来都像是电视里面的人过的生活。他们羡慕那些小哥哥小姐姐看起来那么好看,羡慕他们可以穿那么漂亮的衣服。
每周我都会让他们写周记交给我,我看过之后再写点点评还给他们,说是周记和点评,其实有点像我在和他们互通书信的感觉,让他们写写自己的生活,我给他们写的多半是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或者别人的有意思的故事等等。借此开发他们的好奇心,也给她们说说为什么要读书之类的道理。
当时有个5年级的小女生,成绩刚好每次离60分差一点,就一直在我这里补课。我觉得她眼睛水灵灵的,看起来很聪明,她写的周记也是最有感触的,会写自己希望自己将来可以做什么,可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甚至会说自己不希望小学毕业就回家结婚,不想过每天种地、喂猪的生活。可是她就是我前面说到的以前父母本来不想让她读书的那些孩子之一,是校长刚去的时候挨家挨户劝来学校的,所以她虽然才5年级但是已经14岁了,父母连婆家都给她找好了,就等着读完小学就让她结婚。
我每天去她家劝她父母,我甚至几乎听不懂他们说的方言,我就一遍一遍的重复我的想法,重复到我自己都觉得那么的苍白无力,然后一个人生气又难过的留着眼泪走回学校。我甚至开始后悔自己做的事情,如果我不让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有那么美好的幻象,那她现在是不是就不会有那么失望,也就能从容的接受和她父母一样平淡的过一辈子了。
我们校长给我说,这种事情你现在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她的父母和我们一样,也都是为了她好,他们是这样过的一辈子,他们的祖祖辈辈也都是这样过的一辈子,他们和任何人的父母一样都希望女儿不要离自己太远,所以找一个合适的人家,已经是他们能给他们女儿的最好的人生了。但是我们在这个小女生的心里埋下的种子,以后一定会在她的儿子、女儿身上开花结果,当她们长大了,为人父母了以后,一定会在孩子回家以后问他们有没有按时写好作业,看看他们考试的卷子。他们的孩子,一定会过得比他们好。
其实人人都知道,贫穷和落后,只能靠教育去解决,但是教育是个很复杂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
但总有一些人要逆天而为,觉得自己五年十年就可以解决这个人类社会几千年都为之努力的问题。然后让韭菜们高呼万岁,再留自己十年。
所以每次看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脱贫的年份”,或者是某些省份打出“我省已经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战”等等新闻的时候,真的是可笑又可悲。
笑有些韭菜听到这种屁话都能信以为真。
悲这些山区里面的孩子,他们甚至连当韭菜的资格都没有,只被当权者当作浇灌韭菜的粪土。
[ 此貼被仿佛如云在2020-12-05 13:46重新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