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在这里,等风也等你
安于得失,淡于成败,缘于皇会,归于1024!
「皇会老男人」
请君欣赏
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苏麻喇姑一年洗一次澡,还把洗澡水喝掉,史书上有此记载。但要知道那是在她80多岁,临死之前的几年中的事。那时候,她已经不在康熙身边做事,已经独处一室诚心向佛,因为她特殊的地位,也无人敢提出异议,就由着她的性子来了。
苏麻喇的传奇一生
苏麻喇出身蒙古族牧民家庭,初名苏茉儿,看名字就很卑微,蒙古语意为毛制长口袋。长大后随科尔沁贝勒府二小姐布木布泰(孝庄)陪嫁进入后金皇族子弟皇太极。
此后,一直追随在孝庄身边,历经后宫的尔虞我诈和朝堂上的狂风暴雨。她胆大心细,聪敏好学,不仅学会了满语,还擅长女红,参与了厘定清朝冠服的任务,并得到了朝堂上下的赞誉。
她最大的功绩就是帮助孝庄扶持两代皇帝顺治和康熙,尤其是康熙帝,幼年时期,一直是苏麻喇悉心教导。
康熙曾言:“赖其训迪,手教国书。”
孝庄作为皇太后成为清朝最受推崇的代表,而苏麻喇作为侍女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也成为不可超越的存在。
与康熙帝的感情
康熙年幼时,清廷皇宫天花盛行,诸皇子没出过痘的人,全部都要在紫禁城外避病。
玄烨当时住在西华门外的一所宅第(雍正帝时,为了怀念父皇改名为福佑寺)。在这数年时间里,苏麻喇对他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她每天骑着马往来于慈宁宫(孝庄住所)和玄烨住所,尽心尽力地对玄烨施教,当起他的启蒙老师。
康熙帝晚年回忆说:“因朕幼年时,未出痘,令保母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
康熙童年时期,很孤单,也缺少父母亲情。那时,跟他关系最近的就是苏麻喇这个和蔼可亲的姑姑,幼时建立起来的感情是最真挚,也是最长久的,就是因为这段情,康熙感恩了一辈子。
给予殊荣
孝庄皇太后病逝之后,苏麻喇哀痛至极,因为悲伤、孤独、无所事事而精神时常恍惚。
此时,苏麻喇已经70多岁高龄了,康熙看在眼里、痛在心中。为此,康熙皇帝不惜把庶妃所生的皇十二子胤祹从亲妈手中交给苏麻喇来抚养。
清朝后宫规矩,只有得到皇帝许可,嫔以上主位的妃子才有资格亲自抚养皇子。康熙帝下旨让苏麻喇来抚养皇子,可见他对苏麻喇的感情已经超过了普通的嫔妃。
康熙44年9月初七,苏麻喇活到了90岁高龄寿终正寝。康熙帝很是哀痛,下旨给予殊荣,以嫔礼为苏麻喇治办丧事,并按其心愿将其灵柩与孝庄太后置于一处。这个待遇,有清一朝,仅此一例。
不洗澡的原因
《啸亭续录》载:姑性好佛法,暮年持素。终岁不沐浴,惟除夕日量为洗濯。将其秽水自饮,以为忏悔云。
《啸亭续录》是原袭礼亲王爵的昭梿所作,真实性可以得到保证。有些人在看到这段话后,断章取义只关注了“终岁不沐浴”这句,就认为苏麻喇一直不洗澡,其实大错特错。
这只是苏麻喇在教导胤祹成人后,胤祹领了爵位,出宫开府后,她又空闲下来无事可做,便一心向佛,做出的一种虔诚的许诺,就像有些人希望家人平安,可以一年吃素、不吃荤腥一样,苏麻喇只不过更进一步,她不仅终年吃素,还为了康熙帝的圣体健康向佛祖许愿一年不洗澡罢了。
这种虔诚不仅感动了康熙帝,也感动了众多的嫔妃、皇子、皇孙等,她们称呼一个老宫女苏麻喇为“姑”,就是表达了发自内心的亲切和尊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