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来看BB姬beebeej.com
上班摸鱼吹水好快活

[温柔杂谈]翻翻历史的三个面子。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段话“中国人喜欢在人兴趣爱好一栏写着音乐、旅游、美食、摄影……其实他们没有任何爱好,唯一的爱好就是面子。”

憋不住就笑出声来,说的太有道理了。好面子这事儿,可以说是种花民族的不良传统,中国人的很多事,很多历史就是围绕一个面子展开的。既然凡事都要讲个古已有之,那还是翻翻历史吧。

第一种是粉饰出来的。你看宋史,靖康之耻,明明是徽钦二帝被金军俘虏,但官方文件却狗屎蛋上抹金粉,非要写成“二圣北狩”。字面意思是皇帝不是被俘虏,是到北方打猎去了。

明史有样学样,英宗皇帝听信太监王振忽悠,把打仗当成过家家,御驾亲征,在土木堡被瓦剌人包了饺子,死了几十万明军,自己也被蒙古人俘虏了去。明朝廷不想提皇帝因打败仗而被蒙古人抓走的事儿,也来个美其名曰“北狩”。

皇帝被人俘虏到北方的事,对于宋明两朝来说,都是十分丢人的人,所以史官在写这段历史时,都用“北狩”,自欺欺人给皇帝脸上刷层漆,这是在史书上造假造出的面子,不用真金白银,只费笔墨功夫。

第二种面子可就破费了。再看宋史,大宋与西夏恶战,打到最后却是送“岁币”换人家称臣。咱不打架了,你叫声爸爸,我给你钱,我得面子,你拿里子,花钱买个太平,面子算个添头,钱也算花的值。

再看明史,朱棣派太监郑和率领几万人的舰队,七下西洋,一路上银子撒的像雪花,撺掇一众部落酋长,“去拜我们皇上吧,拜了就给银子。”

小酋长们一合计,我这部落累死累活,一年“狗的屁”才50块钱,去大明朝磕个头,作个揖,喊声“大哥牛X”,就能拿一万块,银子白,眼睛黑,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于是排队来领钱。

第三种那就纯粹是飙演技装X了,史书上但凡权臣篡位,都要玩一把搞笑的三推三让,安排几个托儿反复劝进。篡位可是十恶不赦之首,不忠不孝,在史书上是最没面子的事,所以要把戏做足了。

第一次劝进,将军需要说:“乱臣贼子,我家世受皇恩,你TM竟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拉出去砍了。”然后旁边人马上下跪求饶下这个人。

第二次劝进,将军应该说:“我爷爷起就吃他家俸禄,抢他江山实在于心不忍,我意已决,你们不要再说了。

第三次,大臣们一起光着膀子,闯进准篡位者的寝室,一定要拿脑袋碰的梆梆响,视死如归的说:'我们战场上出生入死帮你砍人,就是为了能当大官为祖上争光。你却死活不即位什么意思,再啰嗦我们走了。”

这时候火候到了,准皇帝就不能再推了,再推就MMP了, 但要先大哭,眼泪鼻涕一起上,要先说对不起先帝,然后要五官扭曲,表情十分痛苦的对大臣们说:“这可是你们逼我的,要不是你们逼我,我怎么能干出篡位的坏事,老子可都是为了你们。”面子戏演完,他就可以黄袍加身了。

不管是粉刷出来的,花钱买的,还是装X装出来的,总之,面子这东西,不管在我们的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都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吃点亏没问题,闷亏可以吃,明亏也可以吃,但“没面子”的亏坚决不能吃,这就是我们的面子逻辑学。

读了几部历史,我发现,面子是理解很多复杂问题的关键所在, 很多让人想破脑袋都不明白的现实,一旦联想到这两个字,马上就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历史是不断重复的,新鞋旧路,始终没有偏离这个方向……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B姬 » [温柔杂谈]翻翻历史的三个面子。
分享到: 更多 (0)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BB姬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