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来看BB姬beebeej.com
上班摸鱼吹水好快活

[Missing Yue]iPhone 12 与 iPhone 12 Pro 和华为 Mate 40初体验

  很荣幸能在第一时间为尾巴们带来 iPhone 12 系列的上手体验,我们率先体验到的是 iPhone 12 和 iPhone 12 Pro,至于 iPhone 12 mini 与 iPhone 12 Pro Max,得下个月才会与我们见面。因为体验的时间较短,这次我们先和大家分享下 iPhone 12 系列的外观、手感、屏幕观感及 MagSafe 的体验。
  能站起来的 iPhone
  看起来更干净利落了
  乍看之下,iPhone 12 系列和 iPhone 5 十分相像,采用的结构也和 iPhone 4 差不多。
  其中 iPhone 12(以及 iPhone 12 mini) 是磨砂处理的铝合金中框加镜面玻璃后盖,而 iPhone 12 Pro(以及 iPhone 12 Pro Max)则是抛光处理的不锈钢中框加磨砂玻璃后盖。
  还好,他们在面子上都享受着同样的待遇,均采用了超瓷晶面板来提升屏幕的抗跌落能力。
  

 

  
  换上直角边框设计的 iPhone 12 系列,视觉上看起来更加地干净利落了,或者换句话说,更有阳刚之气。
  当然,除了直角边框的设计,厚度的削减也是一大原因,由 8.1mm(iPhone 11 为 8.3mm)瘦身至了 7.4mm。至于有些人担心的手感方面,因为中框和前后玻璃仍然有一定的过渡,iPhone 12 系列并不会像 iPhone 4 系列和 iPhone 5 系列那样割手。
  同时,不管是电源键、音量键还是静音键,表面都不再有弧度,而是一个平整的按键,这也是直角中框带来的变化。
  

 

  

 

  
  先来看看 iPhone 12。与 iPhone 11 所处的地位不同,这次它所带来的变化实在是太多了,一上手便能感受到的,就是只有 162g 的重量。
  近年来不断增重的旗舰手机也让你感到厌烦了吧?用过重磅级手机,再把 iPhone 12 拿在手里,巨大的反差感会让你感受到幸福。现在 Android 旗舰也有在努力做轻,这是让我觉得十分好的一个趋势。
  

 

  

 

  
  我们再看看 iPhone 12 Pro。
  虽然在屏幕尺寸和机身尺寸上它明显是有变大的,但实际看起来和拿在手中,并不会觉得它有比 iPhone 11 Pro 大多少,如果你没有长时间使用过 iPhone 11 Pro,你甚至可能感觉不出它变大了。
  

 

  

 

  
  今年 iPhone 12 系列新增了蓝色,但在 iPhone 12 和 iPhone 12 Pro 上的呈现方式并不太一样。
  iPhone 12 的蓝色是非常纯的蓝,饱和度较高,喜不喜欢的话还是因人而异。而 iPhone 12 Pro 不管是什么颜色,饱和度都调教得比较低,再加上磨砂处理的后盖,看起来高级感更甚,摸起来也是异常舒适的。
  要说遗憾,那大概就是,曾经让人非常着迷的暗夜绿色没有了。
  全系 OLED 屏
  直角中框让「黑边」更窄
  把 iPhone 12 与 iPhone 12 Pro 握在手里,明显能感受到的是屏幕边框变窄了。
  但这个「窄」,其实是把过去有弧度的金属中框那一段弧度「视觉抹去」的结果,没了周围那一大圈黑边边,iPhone 12 就像变了个戏法一样,把黑边给收窄了。
  

 

  
  哦对,这次 iPhone 12 也用上了大哥同款的超视网膜 XDR 屏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OLED 屏,这里我只想大呼美滋滋,因为之前曾经使用过一段时间的 iPhone 11,屏幕素质虽说上乘,但和 iPhone 11 Pro 系列比还是有差距,这次用上了和 iPhone 12 Pro 几乎一模一样的屏幕后,iPhone 12 的竞争力又增强了不少。
  

 

  
  左:iPhone 12 Pro,中:iPhone 11 Pro,右:iPhone 11 Pro Max
  之所以说是「几乎」,是因为它们的尺寸、分辨率、对比度、HDR 最大亮度等都保持一致,只在日常显示模式下的最高亮度上有所不同,iPhone 12 为 625 尼特,而 iPhone 12 Pro 为 800 尼特。
  

 

  
  左:iPhone 12 Pro,右:iPhone 12
  还好,经过我们肉眼的简单对比,把 iPhone 12 和 iPhone 12 Pro 一起摆在阳光下,两者的显示亮度差别并不明显,也就是说日常使用并不会带来明显的使用体验差异。
  但若你拿 iPhone 12 Pro 和 iPhone 11 Pro 比,它们之间的差异除了屏幕尺寸、以及因为尺寸提升所带来的分辨率提升外,是完全一致的,这不管是从参数上来看还是从肉眼观察来看都是如此。不知道能否期待下一代 iPhone 在屏幕上的升级呢?
  MagSafe 磁吸充电
  干掉 lightning 接口的前兆?
  不得不说,MagSafe 真的很好玩!
  「哒」的一声,iPhone 就和它连接上了,充电速率也提高至了 15W。过去那种因为摆放位置不正确、导致没充上电的情况再也不会发生了。以 MagSafe 的牢固性和充电速率来看,我完全可以很肯定地说,它基本上可以取代我们以往通过 lightning 接口进行充电的方式。
  

 

  

 

  
  说到这,我其实还有一个小小的私心,也让我更加喜欢无线充电。
  平时我都喜欢带着手机去洗澡,但是如果手机的 lightning 接口弄湿了是没有办法充电的,又或者平时出门在外,雨水打湿了手机也没办法充电,此时无线充电就派上用场了。
  

 

  
  当然也有喜欢玩手游的用户会说,无线充电没办法边充边玩,实际上 MagSafe 是支持让线缆与 iPhone 垂直来充电的,不一定就是竖着,这也大大方便了玩手游的用户。
  你也不用担心说 MagSafe 不够牢靠,它设计的磁性让你既可以快速地摘下又不至于一碰就掉,当然想要单手取下还是有些困难,除非你不介意弄坏地去拽它。
  

 

  
  说到 MagSafe,难免会让人想到曾经 Macbook 上的那个磁吸式电源适配器,但我说实话,看来看去,它还是更像 Apple Watch 的磁力充电器,同样是依靠磁性把充电器与电子设备紧紧地吸附在一起,并且完全不需要精确对准,它自动找对位置。
  

 

  
  Apple Watch 磁力充电器
  这不就是 MagSafe 吗?只不过它不叫这个名字、也不能给除 Apple Watch 之外的 Apple 设备充电而已。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一种可能:会不会未来 Apple Watch 也能通过某种方式支持 MagSafe?
  话又说回来,MagSafe 给我的感觉,是 Apple 在经历过 AirPower 的尝试之后,重新挖掘出来的一条路,未来说不定也会有采用类似 MagSafe 充电方式的 AirPower 呢?我们并不知道,但可以预见的是,或许在不久的将来,Apple 会正式将 iPhone 上的 lightning 物理接口取消,完完全全改成 MagSafe 的连接方式 —— 不管是充电,还是数据交换。
  

 

  
  MagSafe 是 Apple 在为实现「全面无线化」所铺的路,但可能也让第三方配件厂商的路不那么好走。
  官方推出的 iPhone 12 系列保护壳中,全部都支持 MagSafe,即便是透明的清水壳,也被加上了那一圈磁体。目前我们暂且未知这个 MagSafe 是否为 Apple 的专有协议,如果是的话,第三方配件厂商面临的要么是自家配件不支持 MagSafe(特别是保护壳),要么是一笔不小的授权费用,甚至于我都可以预见,很快我们在第三方手机壳的广告上,会看到「兼容 / 支持 MagSafe」的字样。
  

 

  


  在刚刚过去的华为 Mate 40 系列发布会上,全新旗舰正式亮相,而距离华为 Mate 系列的第一款产品面世,到今天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
  

 

  
  作为华为最高端的旗舰机型,这次 Mate40 系列依然是配置全堆满,搭载了全新的麒麟 9000 芯片,摄像模组实力再次跃升,既有传承,也有超越。
  当然,由于麒麟芯片的特殊处境,华为 Mate40 系列在当下收获到的关注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很荣幸在第一时间上手体验到了全新的华为 Mate 40 Pro 新机。作为上手,这次我们主要和大家分享对华为 Mate 40 Pro 的外观、配色、手感、屏幕观感的「第一印象」。
  在手机正面部分,华为 Mate 40 Pro 和 Pro+ 机型采用了 6.76 英寸的双挖孔曲面屏,屏幕曲率达到了 88 度,视觉上接近 Mate 30 系列的瀑布屏,但侧边的「音量调节键」和「电源键」都不再是虚拟按键,而是以物理按键的形式呈现,相信这一点回归,还是会让许多用户感到高兴的。
  

 

  
  另外,华为 Mate 40 则是采用了单挖孔屏方案(文中出现机型为 Mate 40 Pro ),不再使用前两代产品上的「刘海屏」,在参数配置上则是一块主流的 1080P 90Hz OLED 屏,尺寸为 6.5 英寸,作为标准款,还是稳打稳扎的。
  

 

  
  在正面视角下,华为 Mate 40 Pro 左右边框被完好隐藏,画面向更广处延伸,视觉沉浸感十分强烈。
  此外,整机的握持手感也不错,搭配震感优秀的 X 轴线性马达,以及全新的 EMUI 11,上手体验还是流畅舒适的。
  

 

  
  相较于正面,其实这次华为 Mate 40 系列的背部要更加引人注意,可以看成是在 Mate 30 「光环」摄像模组的基础上,增加「镂空」设计,让华为 Mate 40 的摄像模组呈现出了「星环」的样式,新款设计为机身增加了一抹未来感,个人认为比前代会更加吸引眼球。
  在超大杯 Mate40 Rs 保时捷设计版本上,背部摄像模组变成了八边形「星钻设计」,还多了一颗红外测温传感器。
  

 

  
  机身配色方面,华为 Mate40 和华为 Mate 40 Pro 提供了亮黑色、釉白色、秘银色、绿色和黄色五款配色,其中黑白银是玻璃材质,观感更为透亮,黄色与绿色则是素皮材质,更显高级质感。
  至于陶瓷黑白双色,则是 Pro+ 的专属。
  

 

  
  充电续航方面,华为 Mate 40 系列将有线充电速度提高到了 66w,无线充电功率提高到了 50W,基础体验应该会不错,但没有太多惊喜,我两年前购买的华为 Mate 20 Pro 就做到了 40W 快充,一度超越 OV 成为快充领头羊。
  在 2020 年,当友商冲上 120W 的时候,华为的 66W 可以说能看能打,但还成不了独占卖点。
  不过,比起定位相近的苹果、三星旗舰,Mate40 Pro 在充电配置这方面还是要强上一大截。
  

 

  
  至于摄像方面,Mate40 的摄像模组不会像 P 系列那么激进大胆,主要是将 P 系列中成熟的方案完善并应用,基本就铁桶配置。
  在 DxOMark 公布的榜单里,华为 Mate40 Pro 相机得分是 136 分,自拍 104 分,均排名第一。从纸面参数来看,华为 Mate40 Pro 除了 10X 潜望镜头,影像素质与真旗舰华为 Mate40Pro+ 基本保持一致,Pro+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5000 万高像素大底主摄
  2000 万像素超广角电影镜头
  1200 万像素 5X 潜望镜头和 800 万像素 10X 潜望镜头
  3D 深感镜头
  有意思的是,这次华为在长焦镜头上的表述,也根据 iPhone 12 的「长焦定义」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加上了「与超广角镜头相比」的基准,Pro 可实现 7 倍的光学变焦,而 Pro+ 可实现 17 倍的光学变焦。
  

 

  如果谈起华为 Mate40 最大的升级点,自然就是麒麟 9000 芯片了,这颗被称为「绝代麒麟」的芯片,在过去半年里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未来一段时间也仍然会是热门话题。
  麒麟 9000 基于 5nmEUV TMSC 工艺制造,官方表示比 2020 年安卓旗舰标配的骁龙 865+ 快 10%,不过在目前,我们没法测试它的性能和功耗表现。
  至于 5G 方面,华为的 5G 手机已经更新到第三代了,成熟度或为手机行业最高,细节方面就不再赘述,一切还得看实际使用体验。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B姬 » [Missing Yue]iPhone 12 与 iPhone 12 Pro 和华为 Mate 40初体验
分享到: 更多 (0)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BB姬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