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来看BB姬beebeej.com
上班摸鱼吹水好快活

[小科普]不一样的天气,一样的预报流程

 

01

说到气象,很多小朋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天气预报。没错,天气预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气象产品。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天气预报信息几乎是触手可得,除了传统的报纸电台和电视,现在很多人通过各类手机应用程序就可以很方便地获取天气预报和实况天气信息。
现代的天气预报,已经远远超越了“看云识天气”的传统阶段,成为一项综合现代先进技术、需要多部门协作的系统工程。
种类繁多、传播及时的天气预报产品,都是由预报员叔叔依据天气预报系统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和判断后制作出来的。
天气预报,实质上就是在综合各种大气信息的基础上,对天气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并做出科学预测判断的过程。
我们平时看到和听到的天气预报节目一般只有短短的几分钟,预报结论也很简短;然而,要做出这样的结论却要经历一个复杂的流程。它包括气象观测、数据收集、数据加工、综合分析会商、产品发布5个环节。

 

02

世界各地的天气预报都经历同样的流程。

第一步是气象观测:气象观测是天气预报的基础。
从地面到高空,从陆地到海洋,从雷达到卫星,从自动气象站到探空气球,气象人员通过覆盖全球的气象观测系统,全方位、多层次地观测大气状态和大气运动变化。
全世界所有的标准气象观测站每天在固定时间同时对大气进行观测。丰富、准确、高质量的气象观测数据对我们了解大气运动状态和进行准确的天气预报至关重要。

第二步是数据收集:气象观测数据通过气象专用通信网迅速传递、汇集到各大气象中心。高速计算机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反映天气实况的各类图表,供预报员进行分析使用。
天气图就是重要的图表之一。天气图是一种特制的地图。在天气图的底图上,填有各个城市和观测站的位置,以及主要的河流、湖泊、山脉等地理标志,还有各观测站在同一时间得到的气象要素。
它能反映出在相应的地理位置上,主要的天气系统是什么,天气现象有怎样的分布特征,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除了天气图,还有很多其他的天气图表。它们是气象部门分析和预报天气的重要工具。

第三步是数据加工:以前,天气预报结果都是预报员叔叔用一支笔、一张纸,手工计算出来的。后来,随着高性能超级计算机的应用,数值预报产品成为天气预报的一项主要参考依据。
数值预报是一项大型工程,它是气象学与数学、物理学及计算科学结合的产物。其核心是应用高性能超级计算机,对描写大气运动的偏微分方程组进行数值求解,最终得到大气运动的定量预报。

第四步是综合分析会商:预报员叔叔研究各类天气图表和数值预报产品,结合气象卫星、气象雷达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后,做出未来不同时间段的天气预报。
由于每个预报员叔叔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积累的经验是不同的,所以在预报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也有所不同。
在每个预报员叔叔独立做出预报后,他们还要集思广益,进行讨论,就像医生给病人会诊一样,这个过程就是天气会商。经过天气会商,首席预报员叔叔对预报意见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最终的预报结论。

第五步是预报产品发布:预报员叔叔得出天气预报结论后,后期制作和发布系统会结合用户的需求情况,将天气预报结论制作成不同形式的预报产品。
这些预报产品通过各种传媒,如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应用程序、信息屏等,向公众发布。
天气预报就是这样制作发布出来。它被公众获取后,在各地、各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B姬 » [小科普]不一样的天气,一样的预报流程
分享到: 更多 (0)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BB姬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