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环球时报爆发了一场“宫斗”大戏,副总编辑段静涛举报正总编辑胡锡进乱搞男女关系,与两名女下属各生下一名私生子。胡锡进反应神速,当日作出回应称,这是段副总编的“狂想”,想以此“逼宫”,迫使自己“退位交权”。
老胡的回应,也可以说是一种“对号入座”,恰恰证实了段副总编的举报行为属实,至于说举报内容是否属实,从老胡的回应里,也能看出个一二三四。
仔细阅读胡锡进对段静涛举报一事的回应全文,可以总结出五大“天机”。
一、段静涛举报行为属实。
胡锡进在回应里没有否认段静涛的举报行为,还在第三段里证实了“她说中纪委接到举报正在调查我,已有结论”,此举客观上证实了举报行为早已存在,且中纪委可能已经有了初步调查结论。
二、段静涛的举报遇到了阻力。
同样在“回应”第三段里,胡锡进透露出10月27日,段静涛到胡锡进办公室谈判,要求老胡“退位”,由她接任环球时报总编辑。段的筹码就是“中纪委接到举报正在调查胡,已有结论”,要求胡“用辞职换平安”。但第二天段就向胡道歉,一个月后的今天,段越过中纪委直接网络曝光,说明正常的举报流程难以对胡形成有效的威胁。
三、胡锡进对“两名私生子”的事实描述没有表露出强烈的反对情绪。
按理说,“两名私生子”属于事实描述,与捕风捉影难以查证的乱搞男女关系不同,“两名私生子”是藏不住、盖不严,随时可以亲子鉴定查真伪的。正常人遇到无中生有的“两名私生子”污蔑,肯定跳脚拍胸脯,主动要求亲子鉴定自证清白了。
但老胡对这一严重的事实污蔑轻轻一笔带过,而且第一时间与“两名私生子”的母亲通了电话,对她们表示慰问和歉意,颇有一点儿“攘外必先安内”的架势,在这一点上,老胡的回应显然是有点儿失败的。
四、对于段静涛举报自己一事,胡锡进的反应不是反戈一击、指控段静涛无中生有、造谣诽谤、诬告陷害,而是第一时间捂盖子、控制事情的知情范围。
老胡在“回应”第六段里提到:鉴于事情有一定的严重性,我向环球时报社务委员会做了通报,并向人民日报分管领导做了汇报。但我们还是控制了事情的知情范围。
别人举报自己,自己害怕声张,这不免引人联想。
五、胡锡进把个人声誉和环球时报、人民日报绑定,逼迫人民日报做出正式结论。
老胡在回应第七段里写道:事情涉及到的不仅是老胡个人的名誉,还有两位无辜被卷入的同事及前同事的清白,还涉及环球时报的声誉。
第八段里写道:我们会请求人民日报做出正式结论。
老胡没有说人民日报的正式结论一定会有利于自己,而是强调了事情涉及到的不仅是老胡个人的名誉,还涉及环球时报的声誉,当然也涉及环球时报的上级主管单位人民日报的名声。
这句话,也是含义隽永、意味深长的。
当然,以上五点,只是老胡仓促回应中蕴含的信息。最终结果如何,还要看纪检部门的结论。
乱搞男女关系生下私生子,原本不算什么大奸大恶,但对于要求严格的《共产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来说,如果调查属实,也足够老胡喝一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