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来看BB姬beebeej.com
上班摸鱼吹水好快活

[朝珂0909]再熬25年,我们可能要战胜死亡了。

每日新闻简报


1、民航局:8月底中国民航每日航班量恢复到疫情前的九成
    服贸会期间航空业唯一一场论坛,第二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峰会举行。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崔晓峰在发言中介绍,8月底,中国民航每日航班量超过1.3万班,恢复到疫情前的九成。

2、福建内蒙古两地古刹展开佛教文化交流
    “坚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积极推动宗教教育和服务、助推社会慈善,不仅有利社会长治久安,更能促进民族团结,也是践行佛陀慈悲济世的本怀。”福建省连江宝林禅寺住持悟演法师7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尔万佛寺与该寺方丈怀善大和尚开展佛教文化交流时如是说。

3、导弹专家陈定昌院士去世 他研制了中国首部激光雷达
    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研究员陈定昌,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9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4、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网上大会启动 俄罗斯为主宾国
    据云南省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9月7日0时至24时,云南省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航空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中国籍,印度尼西亚输入),系9月4日自雅加达入境航班乘客。云南省境外航空输入确诊病例治愈出院1例。

5、中印科学家联合考察发现一种新型发光真菌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网站7日发布消息:中印科学家在印度东北部联合考察时,从梅加拉亚邦竹林中的枯死竹茎上发现一种新型发光真菌。据介绍,全球已知有97种生物发光真菌类群。由于在医学、农业与生态环境传感器等方面的广泛应用,生物发光真菌一直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6、国家防总提升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至Ⅲ级
    记者7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受今年第10号台风“海神”影响,未来两天,辽宁东部、吉林大部和黑龙江中东部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根据《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及有关规定,国家防总决定于9月7日16时将防汛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1、台风“海神”致韩国2人失踪、5人受伤 百余人受灾
    第10号台风“海神”已造成韩国2人失踪、5人受伤、100余人受灾。韩国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8日表示,以当地时间当日上午6时为准,1名在江原道三陟开采石灰石后离开时被激流冲走的40多岁男性,和1名在庆北蔚珍驾拖拉机渡川时被卷入水中的60多岁男性共2人失踪。

2、DHL:配送新冠疫苗将为现有医疗供应链提出挑战
    德国物流巨头DHL7日发布的白皮书显示,由于新冠肺炎疫苗已经跨越了研发阶段,某些疫苗很可能有严格的温控要求(低至-80℃),以确保在运输和仓储过程中保持其效力,这在物流层面对传统上在约2–8°C温度下配送疫苗的现有医疗供应链提出了新的挑战。

3、是否尽快接种免费疫苗 调查显示美国人意见两极化
    据美国《国会山报》7日报道,据一项最新调查显示,21%的受访美国人表示,如果新冠病毒疫苗在2020年上市,他们会尝试立即接种免费疫苗。此外,还有21%的美国人表示,他们“绝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4、台风“海神”致日本2死逾百伤 警方搜寻下落不明者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受今年第10号台风“海神”影响,日本宫崎县椎叶村因发生地质灾害,致4人下落不明。8日,警察与消防部门展开搜寻。此次九州灾情严重,已有2人死亡、逾百人受伤。不过,临时关闭的商业设施重启营业,九州新干线也恢复运行。

5、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3名候选人敲定!选战正式打响
    据日本广播协会报道,9月8日,决定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继任者的自民党总裁选举的告示发布,自民党前干事长石破茂、官房长官菅义伟和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岸田文雄3人被提名为候选人。当天下午,3名候选人将举行发表政见的演讲会和联合记者会。

6、美纽约庆祝活动发生枪击致5人伤 包括1名6岁男孩
      据美媒报道,当地时间7日,美国纽约市一庆祝活动上发生枪击案,造成5人受伤,包括1名6岁男孩。目前,与枪击案有关的两人已被逮捕。据报道,枪击事件发生在布鲁克林皇冠高地附近的一个十字路口,当时人们正在该地区参加庆祝活动。

每日网易评论精选

 
 
 
 
 
 
 
 
 
 
 
 
 
 
 
 
 
 
 
 
 
 
 
 
 
 
 
 
 
 
 
 
 

再熬25年,我们可能要战胜死亡了。

这几天差评君在网上冲浪的时候,无意间挖到了这一张坟图。虽然这已经是五六年前的老梗了,但依旧令人唏嘘不已,毕竟这些年来的技术发展真的是又快又粗暴。

让人不由得想像公知们一样阴阳怪气一番:科技啊,请你慢些走,停下飞奔的脚步,等一等地球的子民吧!

 

差评君和大家一样,有幸生活在了这个大变革的时代。但不知道各位差友们有没有想过类似的疑问:未来的科技,究竟会发展和进步到怎样的地步呢?

一想到这个问题,发际线似乎就后移了不少。。。

 

但直到最近,差评君才得知一位名叫库兹韦尔( 我们可以亲切的地称他老大哥老库 ) 的未来学家早就给出了解答。

而他认为未来的科技不会再经历进化,而是直接爆炸发展到无所不能。 ( 实在没想到科技的未来会如此艺术 )

 

老库还大胆预测,在 2045 年,也就是 25 年之后,这个科技大爆炸就会到来。

到时候计算机智能将远超全部人类,包括生老病死在内的科学难题都会被解决,而我们不用吃唐僧肉也能长生不老,并且会如神一样无所不能。。。

老库把科技大爆炸前的那个事件点,称为技术奇点。是不是听起来有些玄乎?今天,差评君就和大家简单聊聊库兹韦尔的技术奇点理论。

 

什么是技术奇点

首先啊,差评君想给大伙们介绍一下什么叫做 “ 奇点 ” 。

奇点是个在数学和物理领域的名词,先别急着头秃,其实只要小学的数学水平就能轻松理解。我们从小就知道除数不能等于零,而除数等于零这个无法处理的点,就可以称为是奇点。

还有黑洞的中心、宇宙大爆炸前的状态等等都可以称作是奇点,是数学和物理定理的无法理解的禁区。

 

而技术奇点也差不多一个样,指的是在这个事件点之后,技术发展的速度会到达无穷大,到达一种我们完全无法理解,让人懵逼的一种状态。

其实早在 1982 年就有科学家提出过了 “ 技术奇点 ” 这概念,但真正让这个名词名声大噪的,还是要属这位来自谷歌的大佬——库兹韦尔

 

肯定有差友会问了,话说 25 年之后我们就能长生不死,就能永生?差评君你不会是被什么江湖骗子给传销了思想吧?

桥豆麻袋,其实如果细细盘一下这位大佬的理论,确实还是有着几分的道理。

 

指数的增长观

老库之所以会这么认为,是因为他觉得大部分的人都在用线性的观念来看待技术发展,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技术的发展是指数型的。

网络上有个很形象的例子来形容指数增长的可怕力量:把一张厚度只有 0.1 毫米的 A4 纸对折 42 次( 如果能实现的话 ),那么这张纸的厚度会有 439804.651 千米,比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还要远。

 

老库觉得科技同样遵循指数发展的规律,越到后面发展的速度越快。例如在人类数十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如车轮、火、石器从发明到广泛应用需要好几万年的时间。

而 500 年前,如印刷机从发明到广泛应用,只花了 100 年左右。今天,一个产品( 例如移动电话和万维网 )从发明到广泛使用,只需要短短几年的时间。

 

是不是觉得很反直觉?别说是我们普通人,就连科学家们也经常低估指数增长的强大威力。比如 1990 年开启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有科学家认为,按照当时的速度,完成那个项目需要 100 多年的时间。

结果却出乎意料得快,在 2003 年,所有的测序工作都已经完成了。。。

 

还有大伙们比较熟悉的计算机领域,说起来大伙可能不信,经过短短的 50 年,烧钱无数的阿波罗 11 号登月器的计算能力,还不如如今十几块钱的便携计算器强。

而一台 iPhone 的计算能力则是阿波罗 11 号登月导航计算机计算能力的上亿倍。是不是感觉到科技进步的惊人速度了?

 

在未来,很可能你因为赖床睡了一整天,第二天的世界就已经发展到你难以理解的地步了。

而老库觉得,增长的极限会出现在 2045 年,那时科技增长函数的切线几乎是垂直了。每时每刻的科技进步,可能都要超过去一切科技成就的总和。

大伙们能想象的到技术奇点到来之后的几个小时,这个世界会发生什么吗?差评君的脑子可是要直接行法式军礼投降了。

人工智能让我们到达技术奇点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技术会带领我们到达技术奇点呢?有的人认为是量子计算机,也有科学家认为是可控核聚变技术。

但是老库却觉得打开这扇门的,是人工智能技术。

 

因为老库认为,未来的技术会发展到我们人类无法理解的地步,

而人工智能可以拥有比人更快的思维速度。别说像人一样聪明了,在老库的观点中,未来的 AI 会远超人类的智慧,真正的成为全知全能的神。

当然这并不信口开河,库大佬也给出了他的理由:

 

首先啊,人工智能技术成长得快。因为人工智能所代表的信息技术,是最接近指数增长模型的,而且可以无休止地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在短时间内,对世界的认知就可以更新换代好几个版本。

其次 “ 思考 " 的速度也快。机器可以在近乎光速的速度下进行信号的处理和转换,而哺乳动物的大脑进行信号传输的速度仅为 100m/s ,比机器慢了 300 万倍。

 

而且人工智能具有可塑性。也就是拥有改变其结构的能力,人类大脑的体系结构则有自身的生物局限性

除此之外,老库还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快速地共享资源,比人类的语言文字的效率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所以在技术奇点到来之后,可能也只有人工智能这个学霸可以理解超越人类理性之外的知识了

而那时的人工智能的智慧之于人,很可能就相当于人类之于蚂蚁。。。这也是为啥有人曾说,强人工智能将是人类最后一个发明,之后的文明,将由人工智能延续

 

奇点之后的世界

虽然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到达技术奇点的关键之一,但是老库却并不认为信息技术就是未来唯一的主角,而应该是 G  ( 基因技术 )、 N  ( 纳米技术 )和 R  ( 机器人技术 )三重叠加的 GNR 革命。

比不过就加入,在这些技术的帮助之下,人类才可以超越生物上的局限,可以像程序一样被编辑,不断地自我改造,从而和 AI 真正的融为一体。

 

像什么脑机接口、意识上传之类的更是不在话下,从而达到意识不灭的永生状态。按照老库的说法,那就是把我们的思想从生物形式的严格限制中解放,这是一种根本的精神事业。

 

当然对于差评君这种基于碳基的生命来说,技术奇点之后的世界,已经不是我这个小脑袋能够理解的了。

反对意见

25 年后我们就能永生?人工智能就会成为我们脱离肉身的救世主?就算是写到了这里,差评君对于老库的技术奇点理论还是将信将疑,但苦于知识水平不够高,只能弱弱地发出:你不对劲。。。

也有好多大佬就对老库的理论提出了些不同的见解,对他批判了一番。

 

学过经济学的差友可能听说过马尔萨斯陷阱,意思就说粮食的产量是线性增长的,但是人口的增长却是指数型的,人口过多时往往就会有战争和饥荒的产生,去淘汰那些过多的人。。。

而粮食的产量就是人口增长的天花板。

 

就有经济学家以此类比老库的理论,认为科技和人口一样,不可能会以指数爆炸的形式发展下去,因为人工智能的智能无极限,也就意味着所消耗的能源也是无极限的,这不合理!

而且说不定技术的发展是并不是指数型的,而是 y=arctanx 型,我们只是刚好处于发展速度最快的中间阶段罢了。

 

也有人认为,科技的发展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即使是老库所说的信息技术领域,也都遇到了发展的瓶颈,不信你们看摩尔定律都失效多久了,各大芯片厂都已经改名为牙膏厂了!

而且人类对神经科学的了解还不够深入,连人脑的原理都还没弄明白,还想开军舰设计强人工智能?搞意识上传?

 

但其实话说回来,这也不是老库第一次搞这种对未来的预言了,毕竟未来学家的名头可不是白给的。

早在 1990 年,老库就也曾提出过在当时看似耸人听闻的预言,例如苏联的解体、互联网的扩张、计算机将打败象棋冠军、翻译软件能做到实时翻译、能听懂人话的语音助手会出现( 类似于 siri 、小爱同学 ) 。。。

 

可怕的是,他过去的预言还真的大部分都实现了。比尔盖茨,更是称老库为预测人工智能未来最准的人。

 

所以说,这个技术奇点会不会也成真呢?

当然啦,作为我们这些吃瓜群众,还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吧。毕竟 25 年的时间说短不短,长嘛,也没想象中那么长。

但如果技术奇点真的会到来的话,差评君只想替 25 年后中年的自己问一句:

你们的长生不死服务怎么收费,需要买 svip 吗?

—-转自差评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B姬 » [朝珂0909]再熬25年,我们可能要战胜死亡了。
分享到: 更多 (0)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BB姬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