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概是最支持我们“做自己”的时代。
影视剧、网文、短视频……都在反复宣讲,鼓励我们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然而,当你真正去做自己,可能会发现,如果你的梦想刚好符合社会、亲朋好友期待,你会得到支持,左右逢源。万一你想要的不太主流,想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多半就会很麻烦。
你总是得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关于这一点,BBC纪录片《荒野新生》里面的主角们,很有发言权。
首先你要面对的可能是,家人的不理解,轻则大吵小吵,重则关系破裂。
比如第二集中,心理治疗师艾玛想过一种远离现代科技的生活。
她喜欢呆在黑暗里,不喜欢电灯,菜要自己种,水要到远处的小溪里舀,烧水宁愿用木柴而不是电水壶……
而丈夫对她的想法并不认同,于是,只能离婚,一个人居住在偏僻的郊区。
其次,是收入问题。
生活毕竟不是爽剧,有梦想,不代表会开挂。
整部纪录片共四集,每一集的主角几乎都面临经济问题。
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四集中,前律师和前房地产中介夫妇养了很多猪,自己却经常吃不起猪肉。
因为,为了维持生计,猪肉早就预售出去了。
麻烦的事情还有,远离城市,意味着也远离了现代生活配套设施,去一趟电影院、商场、医院都很不容易。
第三集中,牧羊女最小的孩子,是她躺在家里壁炉旁自己接生的,根本来不及去医院。
更让她和丈夫心有余悸的是,在一个暴风雪的夜晚,他们其中一个孩子生病了,无法及时送医就诊,差点没命。
最困难的,是面对当地政府部门的阻挠和邻人的不满。
第一集中,住在货车上的梅森一家虽然买下了土地,但邻居们以为他们要建造一个流浪汉大本营,招惹各种可能破坏社区的人,坚决反对。
再加上法律不允许耕地用于居住,当地议会也一度想把他们赶走。
那段时间,他们甚至一度不得不离开自己心爱的“家”,日子过得很挣扎。
既然这么不方便,困难这么多,为什么不选择过一种被社会认可,更容易一点的生活?
因为,其实每种生活都有代价,都一样会遇见不可预见的难题。
而对他们来说,这种我们看起来很难的生活,实际上却比主流生活容易、轻松。
在他们眼中,像大多数人一样活着,也许会得到成就和幸福,却很难拥有发自内心的快乐。
幸运的是,他们的坚持,都得到了回报。
家人朋友们渐渐接受了他们的选择,生活也越来越成为他们想要的样子:
梅森一家等来了土地法的改革,开始施工造房,并渐渐赢得邻居们甚至当地议员的尊重和喜爱。
前模特不但实现牧羊的梦想,还拥有幸福的家庭。
心理治疗师开创灵修课,吸引追随者们前来修行。
未来会怎样,谁也不知道。
但他们的脸上,都写着快乐和满足。
他们没有赢得世俗的名利,却绝对是自己生活的大女(男)主。
我很羡慕他们,但并不是因为我想成为他们,过他们一样的日子。
而是,他们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人可以有不同的活法。
当我们在封闭的格子间里焦虑、抑郁的时候,想到有一群人,和我们一样的人,在郊区、在偏远的地方自由自在地放飞自我,难道不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吗?
他们,还启发我们重新审视现实社会。
心理治疗师艾玛的话就很发人深省,“财产有那么重要吗?我们的文化受到累积财富和资源的驱动,可或许体验一无所有是一份礼物,我真的觉得轻松和自由”。
当然,并不是每个坚持自己的人最终都能达成心愿。
但,无法实现的梦想不代表没有价值。
追寻本身就是一种回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知自己,越来越勇敢、坚定,面对正在来临的人生,我们无畏,且无憾。
花边分享
生命并没有价值,除非你选择并赋予它价值。没有哪个地方有幸福,除非你为自己带来幸福。
——梭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