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废黜的国王在咆哮,特朗普:司法部长巴尔为何帮拜登"护犊子"
近两周来,"司法部长威廉·巴尔会被特朗普解雇"的风声不断传出,而这一消息终于在周五(11日)得到了特朗普本人的证实。
CNN 13日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周五的一次会议中提出了解雇巴尔的可能性,因为他对巴尔"努力不公开"拜登儿子的调查一事极为恼火。
当选总统拜登的儿子亨特·拜登近日被爆出因在金融上的不合规行为遭到联邦部门调查。《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尽管巴尔在今年春天就知晓了这一事情,但他一直没有将调查公之于众。
当地时间12日,特朗普在推特上宣泄了对巴尔的不满。他先是转发了一条"在今天下班前"解雇巴尔的推文,并附文"大失所望!",后又亲自发推,质问巴尔为什么没有在选举前向公众揭露亨特·拜登的真相,称"这对共和党人在民调中的结果大为不利!"
此前,巴尔表态称"司法部没有发现任何能够改变选举结果的舞弊证据",被认为倒戈。消息人士曾向CNN透露,特朗普和巴尔因此在白宫内进行了一次"紧张且激烈"的长时间会议,但当时特朗普和白宫方面拒绝正面回答有关问题。
(图说:司法部长巴尔在一次会议后离开白宫。图源:getty images)
然而现在冲突已经升级,特朗普告诉官员们,他对解雇巴尔是"认真的"。
不过报道称,特朗普是否真的会采取这一行动仍然是个问题,因为解雇司法部长会给特朗普带来更多问题,顾问们一直劝阻他不要这么做。
作为"前车之鉴",特朗普在解雇前司法部长杰夫·塞申斯(Jeff Sessions)时大约花了半年的时间。所以解雇巴尔或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消息人士向CNN透露,巴尔称现在和特朗普是"冷战关系",两人之间的沟通严重破裂。不过他也已经决定,除非他认为总统要开除他,否则他将继续留任至特朗普任期结束。
"巴尔不能被吓倒。"这位消息人士说,"这是'被废黜的国王在咆哮',与司法进程和特朗普的选举失利无关。"
美药管局批准紧急使用辉瑞新冠疫苗后,特朗普自夸:如果我不是总统,五年内都不会有疫苗
“如果我不是总统,五年内都不会有疫苗”。美国福克斯新闻最新报道称,谈及美国新冠疫苗研发进展,特朗普当地时间12日受访时开始了自夸。
特朗普12日接受了《福克斯与朋友们》将于当地时间13日早上6时播出的独家采访。福克斯新闻最新发布的文字报道称,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辉瑞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后,特朗普受访时将新冠疫苗的迅速研发“归功于”自己。
“如果我不是总统——几乎每个人都这么说,甚至连敌人(对手)也这么说——如果我不是总统,(美国)五年内都不会有疫苗,”特朗普说:“我推动药管局和相关公司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所以)你们现在推出了(疫苗)。”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11日批准了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与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申请。药管局在一份声明中说,这项紧急使用授权允许这款新冠疫苗分发到全美各地。
据美国媒体近日报道,今年2月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一场全球会议,导致24.5万人感染新冠,在这场约200人参加的会议上,没有人佩戴口罩,也没有人保持社交距离,也正是因为对新冠病毒的不设防,最终导致了一场超级传播事件。
在这则消息曝出的同时,美国12月11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达到惊人的23.2万人,单日死亡人数超3300人,这两个数字均创下疫情以来的新纪录。此外,美国连续10天住院病例超10万,这让医疗系统遭受巨大压力,而目前美国新冠累计死亡人数已经逼近30万,甚至超过了美国二战战亡人数。
面对持续暴涨的疫情数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也迫于白宫的压力,授权辉瑞新冠疫苗紧急使用,多家媒体报道,FDA批准后,最快可能下周开始接种。
美国一场全球会议导致24.5万人感染新冠
据央视新闻报道援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美国媒体11日报道,一项病毒基因指纹研究显示,今年2月底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一场生物技术会议成为新冠病毒超级传播源,在美国和其他国家传播的病例多达大约24.5万例。像指纹一样,基因之间的差异也具有“唯一性”,因此被称为基因指纹。利用基因指纹可识别变异病毒、病变细胞等。
据报道,美国马萨诸塞州布罗德研究所发现了新冠病毒的两个特殊的基因指纹,它们与今年2月在波士顿举行的一场生物技术会议有关。
研究人员表示,在进一步追踪后,他们发现,截至今年11月1日,其中一个基因指纹从波士顿传播到美国至少29个州以及包括澳大利亚,瑞典等其他国家,并最终导致24.5万人被感染。研究还发现,该基因指纹的另一个变种还导致美国至少8.8万人感染。
今年2月底在波士顿举行的这场会议上,有来自全球各地约200人参加。研究人员表示,会议上没有人戴口罩,没有人保持社交距离,甚至没有人对病毒的存在表现出担忧,最终引发了这场超级传播事件。
美国新冠死亡病例逼近30万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显示,12月11日,美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达23.2万例,单日新增死亡3309例,均创下疫情以来的最高纪录。
美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走势(图片来源: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美国单日新增死亡病例走势(图片来源: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此外,11日美国报告了108044例新冠肺炎住院病例,达到新高,这也是美国连续第10天新冠肺炎住院病例超过10万,这让医疗系统面临巨大压力。
截至美东时间12月12日7时26分(北京时间12日20时26分),美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达1585.2万例,累计死亡达29.6万例。
另据美国新闻周刊、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死于新冠肺炎的总人数已超过二战期间战亡的美国人。
死亡人数超过二战 动画展示美国疫情怎样走向失控(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报道称,二战是美国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估计因战斗死亡人数为291557。报道还指出,美国由于新冠疫情造成的死亡数字仅仅发生在不到一年中,而美国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持续了大约4年。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于当地时间12月9日发布的一项预测报告显示,到明年1月2日,美国预计将有33.2万~36.2万人死于新冠。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也预测,到明年1月20日新任总统上任之际,美国因新冠病毒死亡人数可能突破38万人。
据研究人员预测,到明年4月1日,尽管一些州为了遏制病毒的传播重新实施了封锁措施,但美国死于新冠肺炎的总人数仍可能超过50万。
据美国《国会山》日报网站12月10日报道,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当地时间周四就新冠肺炎造成的死亡人数不断上升发出严厉警告。他说,在接下来的一段残酷时期,美国每天死于新冠肺炎的人数都有可能超过“9·11”恐怖袭击或珍珠港事件遇难人数。
美药管局授权辉瑞新冠疫苗紧急使用
在白宫的“催促”下,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11日批准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一款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申请。
图片来源:FDA官网
疫苗适用于16岁及以上年龄人群,医护工作者和住在养老院的老年人有望成为首批接种人员中的“主体”。美国政府先前说,一旦获得药管局授权,将立即开始分发疫苗。多家媒体报道,最快可能下周开始接种。
据新华社援引美国《华盛顿邮报》等多家媒体11日报道,为“击败疫情”,美国政府寄希望于新冠疫苗,多次催促药管局尽快批准紧急使用。白宫办公厅主任马克·梅多斯11日早些时候给药管局局长斯蒂芬·哈恩打电话,说如果疫苗当天仍未获批,后者“要准备好辞职”。
一名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记者,尽管梅多斯的话带有“调侃”意味,但白宫催促药管局“尽快行动、把活干完”的意图不假。
美国总统特朗普11日同样在社交媒体对哈恩“开炮”,要求他“停止玩游戏”,立刻批准疫苗的紧急使用。特朗普同时对药管局表达不满,称后者“依然是只又大又老、慢吞吞的乌龟”。
美联社报道,白宫方面所发“威胁”再次证明,美国政府干涉科学家工作,不希望让审批人员花时间仔细评估疫苗,包括列出安全警告事项。
不过,哈恩11日晚些时候在声明中说,媒体对他与梅多斯的通话“描述不实”。
美国布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阿希什·贾阿11日告诉美联社记者,政治干涉只会降低美国民众对疫苗的信任。
最后期限内,特朗普正抓紧时间在中东给拜登挖坑
无论是摩洛哥的迟疑还是美以的急迫背后都有玄机。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撮合下,又一个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建交了。
10日,特朗普发推称“以色列和摩洛哥建立外交关系”。白宫随后发表声明称特朗普当天与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通了电话,表示“承认摩洛哥对西撒哈拉的主权。”
离任在即,特朗普为何还在忙着给以色列“拉关系”?建交的背后隐藏着摩洛哥和美以怎样的考量?此举是否有试图搅乱中东局面,给继任者拜登“挖坑”之嫌呢?
特朗普嗨了 联合国急了
在位的最后时光,特朗普忙碌依旧。
“今天,我签署了一项声明,承认摩洛哥对西撒哈拉拥有主权。摩洛哥可信、现实的自治提议是实现持久和平与繁荣的唯一基础!”“今天又一次历史性突破!我们的两个伟大的朋友以色列和摩洛哥同意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中东和平的重大突破!”“摩洛哥于1777年承认美国。因此,我们很恰当地承认他们对西撒哈拉的主权。”
10日,特朗普就“以色列和摩洛哥建立外交关系”连发三推,字里行间难掩兴奋之情。
随后美国白宫证实,特朗普与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通了电话,继而确定了以色列和摩洛哥将签署关系正常化协议。
特朗普嗨了,被绕开的联合国却急了。
对于特朗普单方面“承认摩洛哥对西撒哈拉的主权”,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赶紧表态,称“联合国对西撒哈拉的立场没有变,解决西撒问题必须基于安理会的决议,双方要避免局势激化的举动。”
联合国为何反应强烈?
因为西撒哈拉是联合国认定的非自治领土,主权未定,是当今非洲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目前,还有53个国家承认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建立的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而特朗普绕开联合国,单方面以“承认摩洛哥对西撒哈拉的主权”为条件,撮合“摩洛哥和以色列建交”的行为显然是违反国际法的。
对此,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李伟建表示“这不仅侵犯了一个非洲国家的主权,还严重干涉了非洲国家的内政,这是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更是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的。”
摩方的迟疑 美以的急迫
那作为建交双方——摩洛哥和以色列,分别出于怎样的目的呢?
一些细节背后有“故事”。
10日,摩洛哥国王办公室发表声明称摩洛哥将与以色列恢复官方联系,并尽快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而摩洛哥外交部一名高级官员说,摩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是对双方以往关系的恢复。
此外,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还立马给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打了电话,称摩方“从未放弃捍卫巴勒斯坦人合法权益的责任”,支持以“两国方案”化解巴以冲突。
“尽快”、“关系正常化”、和巴勒斯坦总统通电话表态……李伟建认为这些用词和举动,无不反应着摩洛哥的犹豫和顾虑。
“‘关系正常化’与‘正式建交’还是有区别的。对于和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摩洛哥官方目前仍然遮遮掩掩。考虑到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历史恩怨(尤其是巴以问题),摩洛哥迟疑其实是为了观望国内外的反应,尤其是国内老百姓、宗教份子、反对势力以及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态度,以免将矛盾激化。”李伟建说。
但李伟建认为,尽管有顾虑,但摩洛哥还是会承认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
一是由于阿拉伯国家已处于分裂状态。虽然历史因素犹存,但伴随阿联酋、巴林、苏丹等国和以色列建交,伴随着各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阿拉伯国家观念已经发生转变,往日的团结精神已逐渐被冲垮,分裂趋势愈发明显。
二是出于阿拉伯国家的现实需求。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一些阿拉伯国家经济进一步下滑、民生日益凋敝,这无论对于产油国还是非产油国来说,负面影响都显而易见。所以这些阿拉伯国家之选择与以色列建交,更多是为了摆脱困境,谋求更多的机会,例如和以色列进行经济、技术上的合作。
三是源自美国的“诱惑”。例如美方承认摩洛哥在西撒哈拉地区的主权,再如美国向阿联酋出售武装无人机……美国总是会以一些“实惠”的好处作为交换。
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同意与以色列建立外交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与摩洛哥的顾虑和无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和以色列方面的迫不及待。
“以色列和美国是早就针对阿拉伯国家采取了‘个个击破’的策略,早就想把抱团的阿拉伯国家一个一个拆散,以减小对自身的威胁,所以美以方面想尽快把与摩洛哥建交做成既成事实,第一时间就官宣定调。”李伟建说。
可以说,无论是摩洛哥的迟疑还是美以的急迫背后都有玄机。
埋雷的前任 苦恼的拜登
算起来,摩洛哥已经是特朗普撮合的第四个和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国家了。离任前,特朗普在中东地区开始了他最后的“表演”。
对此,李伟建表示不排除特朗普在为自己的下一任拜登在中东“埋雷”。
第一个雷区,是伊朗。
特朗普可能会想尽办法在拜登上台之前,为美国重返伊核协议的计划制造麻烦。“这是出于两个目的,一是为拜登‘埋雷’,而是为自己以及共和党人在2024年卷土重来铺路。”李伟建说。
可以肯定的是,一旦美伊紧张关系加剧,拜登即将面对的不仅是更为棘手的伊核问题还有更为复杂的外交局面。
第二个雷区,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
拜登在巴以问题上,坚持民主党人的惯有立场,主张回归到“两国方案”。
“两国方案”寻求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以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前的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与以色列和平共处。这一方案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支持。
特朗普就任总统后,推翻美国长期支持“两国方案”的立场,不顾国际社会反对,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把美国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不再视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不符合国际法,停止资助联合国巴勒斯坦难民援助机构。今年下半年,特朗普又撮合阿联酋、巴林、苏丹、摩洛哥与以色列建交,这无疑引发巴勒斯坦强烈抗议。
“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长期对立,巴以问题是一大症结。特朗普试图让其他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组成阵营,相当于种下了政治祸根,这对拜登奉行的‘平衡’策略造成了强大的干扰。”李伟建认为。
不难看出,最后期限内,特朗普正在抓紧时间搅局中东!
而这不仅是对拜登的考验,也苦了那些无奈“被牵着鼻子走”的阿拉伯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