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来看BB姬beebeej.com
上班摸鱼吹水好快活

被中国国安部问话 澳大利亚媒体急撤离驻华记者; 北京准备对香港“司法独立”动刀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今天透露,旗下一名驻北京记者与一名《澳洲金融评论报》驻上海记者,早前分別被中国国家安全部问话后,昨天已紧急搭机离开中国。

报道称,这两名记者是在澳大利亚外交人员与中国官员斡旋后才安全出境。据称,两人为仅剩的两名驻华澳大利亚记者。

ABC新闻中心总监盖文对撤出驻华记者一事发表声明称,驻华记者站是ABC国际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致力于重返中国。

声明表示:“对所有澳大利亚人来说,在中国发生的新闻、中澳关系以及中国在亚太地区以及在世界上的作用都非常重要,我们希望能够继续让我们的记者进行实地报道,”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佩恩也就此事发表声明说,澳大利亚政府向这两名记者提供了领事援助,并帮助他们回国。“我们的驻北京大使馆以及驻上海总领馆都与中国有关部门进行接触,确保他们的福祉,并确保他们回到澳大利亚。”

她并表示,澳大利亚针对中国的旅行建议已经在两个月前更新,目前保持不变。今年7月,澳大利亚政府更改了至中国旅游的建议,警告澳大利亚公民到中国旅游可能面临被关押的风险。

同时佩恩说,澳大利亚政府将继续向包括成蕾在内的被拘留在中国的澳大利亚公民提供领事援助。

中国环球电视网的澳大利亚籍华裔新闻女主播成蕾,据报8月初在北京被拘留,并在一个秘密地点被“监视居住”。

成蕾1975年生于湖南岳阳,10岁随父母定居澳洲。1994年获得昆士兰大学商学学位后短暂在商界工作。她于2002年在中央电视台9频道主持财经节目,隔年加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并在其位于新加坡的亚太总部为《环球第一财经》节目提供国际股市评论,后赴上海为驻华记者。她于2012年起在央视旗下的中国环球电视网工作至今,主持《全球财经》等节目。

成蕾定期在北京参与澳洲商业论坛和活动,在中国的澳洲商业界颇有名气。
——————————————–
戴庆成:“三权分立”为何在港再起争议?

近段时间,许多亲北京建制派人物频频发话批评香港法官、批评司法体现,明眼人都会看得出北京在造势准备对香港的司法系统进行打磨,并引出另一个话题——香港政治体制到底是不是“三权分立”,近日在社会上引起了更多议论。

事缘香港各大出版社的高中通识教科书经教育局审阅后,陆续在上月推出市面,当中被人发现不约而同地删除了“三权分立”内容。教育局局长杨润雄解释,这是因为香港回归前后都没有“三权分立”。特首林郑月娥随后进一步引述《基本法》,解释香港只有“行政主导”,根本没“三权分立”这回事,结果触发泛民在舆论上大反击。

所谓“三权分立”,是指香港特区的管治权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分别由行政长官为首的政府、立法会和法院行使。在司法独立的情况下,行政与立法之间相互制衡。至于“行政主导”,则是指行政长官具有类似于执政者的某种地位和功能,“三权”关系是各司其职,经特首向中央政府负责。

究竟香港政治体制存不存在“三权分立”?翻查历史,其实这并非新的论调,每隔一两年就会在社会上炒作一番。

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前几年还没有升为全国最高领导人之时访港期间,也说过香港政治体制是行政主导,呼吁“三权合作”,当时建制和民主阵营还为此争论了一段日子。

然而,和之前港府对“三权分立”议题模稜两可、事件很快就渐告平息,不同的是,这次是首次有特首扭转以往的暧昧态度,将北京的说法纳入香港官方说法,意味着港府开始在该问题上“正本清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次“三权分立”风波的背后,其实是涉及到香港管治权争夺的问题。

香港法律界往往被视为是民主派的桥头堡,在建制派阵营眼中,不少法官的政治取向偏向民主派。早在2014年“占领运动”时期,建制派已对法庭裁决大有意见,不满一些法官不断推翻对民主派的控罪,对示威者判刑过轻,进而出现了“警察拉(抓)人、法官放人”的论调。

除了所谓“黄丝”法官,就连港府的律政司部门似乎也是一片“黄色”。据我一位亲建制的检控官朋友说,经去年反修例一役,不少检控官心里都同情抗争者,在检控时有意无意的不作为,拖长告上法庭的时间,甚至故意做一些小动作,制造障碍。

譬如早前有一宗反修例的案件,律政司向法庭提交的检控同意书上竟然打错被告的名字,以致被告当庭释放。

据朋友分析,律政司出现这种低级错误的概率非常低,很难不怀疑此事是有人故意而为。

事实上,作为“三权”之一的立法会,纵使在回归后一直被建制派把持,也一度“失守”过。据闻去年反修例初期,北京一度有意强行通过逃犯条例草案。当时建制派议员都已准备好集体到立法会开会通过法案,但一些立法会职员以立法会被大批示威者围堵、无法出席为由一起缺席会议,间接令会议无法召开并通过法案。这种变相的“软政变”,事后令北京当局大为震惊。

在司法和立法“二权”都无法百分百掌控的情况之下,近些年北京不断提出行政主导论,要求“三权合作”。如去年《人民日报》便撰文指出“止暴制乱是香港行政、立法、司法机关的共同责任”,意思是“三权制约但要互相合作”,一定要服从于行政权威之下。

《香港国安法》在6月底实施后,北京对港政策的下一个重点似乎开始转向“司法独立”。过去几个月司法界开始出现一些细微变化;譬如,律政司司长郑若骅表面上是主管检控的一把手,但检控权力实质上却是在被视为亲民主派的刑事检控专员梁卓然手上,而梁在早前已突然请辞。

至近日,先后判处多宗反修例示威案中被告罪名不成立的东区法院裁判官何俊尧,也将被调离裁判法院,转往高等法院工作,暂时无须审理刑事案件。何俊尧曾称赞抗争人士是“社会栋梁”,其调职也难免令人猜想是否为司法机构在建制派的压力下的一项安排。

北京出于管治的考虑,希望完全掌握香港的司法领域,并不难理解。但法治和司法独立作为香港的核心价值及赖以成功的基石,任何削弱其独立性的举措都会影响到香港的竞争力。北京作出任何相关动作时,一定要慎重!

[ 此貼被夏日阳光在2020-09-08 22:12重新編輯 ]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B姬 » 被中国国安部问话 澳大利亚媒体急撤离驻华记者; 北京准备对香港“司法独立”动刀
分享到: 更多 (0)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BB姬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