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来看BB姬beebeej.com
上班摸鱼吹水好快活

马云是否走下了神坛?我们需不需要马云?[11P]

轰轰烈烈的蚂蚁金服!!
枪打出头鸟,马云本以为自己是那把猎枪(蚂蚁金服),可以狙击一波鸟(股民),没想到最后自己成为了被“狙击”的对象,跌下国内首富(神坛)宝座。蚂蚁金服上市未果,引起鲢鱼效应,这应该成为马云企业经营的新起点,而不是终点。

 

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马云的讲话已被刺骨的海风吹散,但马云响彻云霄的“独到”见解,仍在被公众议论。马云开启了国内互联网电商的潮流,并一路覆盖金融、服务、网约车、外卖等多个领域,此时的阿里帝国用“膨胀”这个词一点也不夸张,而马云也需要重新认识自己带给用户的“圈套”,重新审视企业经营的方向。

 

01、支付宝等承诺为用户提供资金,让用户失去了消费的理性
支付宝初期,为淘宝和天猫服务,是马云建立自由支付平台的优质产品,用户更方便,购物更有安全保障,本是一件好事。马云说自己不喜欢钱,反正我不信,不然马云就不会在支付宝上推出借呗和还呗两款产品。利用平台对用户购物体量和还款准时度的计算,马云利用所有的信用体系来评估用户的还款履约能力,并给予相应的预支额度。

 

既然拿了支付宝的钱,肯定要算利息,支付宝通过资金预支的方式,让用户套取了大量消费额度,而这些额度最终又消费到阿里的其他平台上。简单的说,就是我借钱你,你还要买我的东西,你买的越多,我借的就越多。这不是向路边乞丐施舍饭菜,解决温饱,而是与无知的消费者进行了深度捆绑。

 

过度的超额消费,改变了年轻人的消费观念,这种影响甚至超过信用卡,毕竟网购和轻而易举的额度升级,吸引力实在太大了。马云做强了阿里,却做空了年轻人的钱包,如果真的不喜欢钱,请将钱包还给年轻人。

 

此时的马云应该重新审视支付宝推出花呗和还呗的初衷,是不是应该做好这个“马爸爸”,替年轻人想一想,对消费的额度和频次做一些限制,毕竟还是很多人需要存钱。

02、网友对“马爸爸”的称呼很亲切,但马云应该更加低调,别毁了这个“父亲”的形象
蚂蚁金服上市计划流产后,阿里的市值也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巨跌,累计跌幅超过1600亿美元,近万亿市值在短短一周内就凭空蒸发。与此同时,美股股东也对阿里提起诉讼,控诉阿里未对蚂蚁上市计划的重大事项提前披露,甚至对阿里的营收数据提出质疑,连锁反应也让马云失去了国内首富的宝座。多个专业机构预测,蚂蚁在2020年上市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再次IPO可能要等到2022年。

 

马云的那场演讲很轰动,以至于蚂蚁金服也“轰然倒地”,上市计划半途夭折,这与马云的过度高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人可以富到对钱不感兴趣,但不能将自己捧得太高,这样也会摔得很惨。马云此时也要深思,如何重新定位自己在公众的形象,阿里平台带动了电商经济的发展,但也是一把双刃剑,不要对外太过锋芒。收一收态度,缓一缓规则,看看用户到底需要什么用户才是上帝,而不应该是马云自己。

 

03、相互保是保平台,还是在保用户?
自从蚂蚁上市流产之后,网上关于支付宝相互保业务拒赔的消息也此起彼伏。投入很小的钱,如果自己因疾病,可以得到经济补偿,即使自己没用上,也可以用来帮助别人,初衷很好,但结果却很烂。心肌梗塞病人被要求患病90天后,相关数值低于50%才能索赔,如果每到90天病人就去世,就拿不到相互保的经济补偿。

 

这样的条款近乎霸王的条款,病人要想拿到补偿,还要能决定自己什么时候去世。相互保有超过1亿用户,算下来近110亿的总资金池,却拿不出钱来帮助一个去世的投保用户,这还是相互保吗?诸多打着正义的幌子,换取用户的信任和小额资金的功能,马云真的应该好好想想,这些业务到底是为了替用户分忧,还是平台为了从中套取更多的利益?

 

此时的马云,也应该深思,阿里生态也好,蚂蚁帝国也罢,如此多的业务,有几个还没有忘记初心的。马云个人既然不缺钱,就不要当这个“刽子手”,用户很单纯,不要专挑这一波人割韭菜。

写在最后:
马云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付出的回报,马云身上有很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和佩服,阿里和支付宝也曾给予我们方便和快乐。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马云久经商场几十年,也需要再次回首自己的整个商业生态。蚂蚁金服暂停上市后,马云和阿里都展露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马云自己去深入思考,只有用户至上,才可能继续前行。

 

跌下神坛的不是马云自己,而是过去的马云,希望这对马云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而不是终结。我们需要马云,但不需要谎言和圈套。
本观点取自网络,欢迎点评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B姬 » 马云是否走下了神坛?我们需不需要马云?[11P]
分享到: 更多 (0)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BB姬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