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南方出现了三大势力,分别是朱元璋、陈友谅和张士诚,这三人都是当世豪杰,如果他们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朝代,应该都能成就大业,可惜,历史注定这是一场淘汰赛,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胜利。
本文重点了解下陈友谅,这是一个真正的枭雄,在了解他之前,我们得了解下他原来的老板徐寿辉。徐寿辉,湖北罗田人,小伙子长得很漂亮,据说是罗田第一美男子。公元1351年,刘福通的军队经过他的家乡,徐寿辉长期积累的怒火开始爆发,自己组织起了军队,反抗元朝的统治。
他手下有两大强人,分别是邹普胜和彭莹玉(《倚天屠龙记》上有此人描述),起义军连续作战,先后攻克黄州和浠水,并最终定都浠水县城。如果要说古代奇葩国号,徐寿辉政权的国号绝对能排在其中,他的国号名字叫“天完”,如此不吉利,似乎是过几天就完蛋的意思,而实际上取这个名字完全是因为想压“大元”,所以在大元上面加了一横和宝盖头。
徐寿辉的军队最讲究兄弟义气,他手下有四大名将,分别是邹普胜、丁普郎、赵普胜和傅友德,丞相则是倪文俊,倪文俊一直觉得徐寿辉除了帅以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而自己却是博学多才、文武双全,为什么要在徐寿辉手下打下手呢,于是他企图暗杀徐寿辉,篡夺帝位,但还未行事计划就被泄露,于是他只好从汉阳逃到了黄州。
为什么逃到黄州呢?原来他的学生陈友谅正在黄州驻扎,在他看来,陈友谅应该会庇护他,但结果可不是这样,陈友谅大大方方的杀了他。别人不敢杀上司、杀兄弟,他干起来毫不犹豫,干完后还大大咧咧的承认:就是我干的,你能怎么样?
在他的心中,利益永远是最重要的,倪文俊投靠陈友谅后,将内幕全盘托出,说到伤心处更是眼泪哗哗流,而陈友谅只是平静的问了他一句:“赵普胜他们怎么样了?”倪文俊悲从心中起:“他们那几个人,你还不知道吗,都是徐寿辉的死党”,好了,这就够了,一天后徐寿辉就收到了倪文俊头颅。
陈友谅在杀掉倪文俊后,成为“天完”国第一重臣,徐寿辉算不了什么,主要是他下面那几员大将,于是不久后赵普胜以图谋不轨的名义被杀掉,丁普郎和傅友德吓得赶紧跑到了朱元璋那边,在解决好这些事情后,一场奇特的弑君大戏开始。
陈友谅率领十万军队攻克了采石,他邀请徐寿辉去采石城的五通庙拜神,徐寿辉自然来了。等徐寿辉到了庙里时,陈友谅正站在窗前,身旁站着两个卫士,徐寿辉多少有些尴尬,以一种近乎讨好的语气说:“我们就要打下应天了,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陈友谅没有回头,只是淡淡的说:“你是看不到那一天了”,徐寿辉再笨 ,也懂这话的意思,他战战兢兢的说:“我把皇位传你,你让我做个平章可以吗?”陈友谅终于回头了,他难以置信的看着徐寿辉:“你是怎么在这个乱世生存下来的”,旁边的两个卫士上前,用铁锤打碎了原老板徐寿辉的脑袋,就在当天,陈友谅在五神庙登基,国号为“汉”,也被称为“陈汉”。
历史学家一直觉得朱元璋狠,但跟朱元璋比起来,陈友谅无疑更狠,他的一生信奉的都是杀人灭口、斩草除根、无毒不丈夫之类的人生哲学,厚黑学应该是他的专长。倪文俊欣赏的就是他这点,但倪文俊想不到的是,有一天,陈友谅会把这招用在他身上。
要分析陈友谅这个人,得从他的童年说起。他家几代都是渔民,而且还是那种最低等的渔民。元朝时,这类渔民一般都不允许上岸,吃住都在船上,村民们也不会跟他们打交道,因为他们身上总有挥之不去的鱼腥味。
从小就饱受别人的歧视、辱骂,以及那种看见他就异常鄙视的眼神,在这种环境下长大,陈友谅心中有深深的自卑感,对他而言,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靠自己。
于是,他努力读书,考上了秀才,也被人叫成陈秀才,并在县衙找了份写作文书的工作,但这个工作并没有给他带来尊严,那些瞧不起他的人依旧瞧不起他,别人的蔑视和嘲笑让他近乎发疯。原来读书在乱世也改变不了自己的出路,正好天下大乱,陈友谅似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出路。
于是乎,当徐寿辉的军队经过他的家乡时,本身拿元朝公务员工资的他,迅速投靠了起义军,与那些贫苦的老百姓相比,陈友谅的动机明显不一样,那些老百姓只想有口饭吃,只想能卑微的活下去,而陈友谅是想爬上去,爬的越高,权力越大,才能征服别人。
也因为如此,在陈友谅以后的人生信条中,利益和权力永远是最重要的,但人类能发展至今,道义是不可缺少的,失民心者失天下,这话一点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