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楚辞·卜居》中写道: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大概意思是这个世界很混乱,楞说蝉翼是重的,千钧是轻的。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那些进谗言的都升官了,而真正的贤士却寂寂无名。
黄钟,黄铜铸的钟,我国古代音乐有十二律,阴阳各六,黄钟为阳六律的第一律。
上面这段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实际上,这并不是自然选择,而是人为选择。
你在国王手下做事。国王喜欢吹牛逼觉得自己是古往今来第一圣明君主。每天要求你高呼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你要么直言纳谏要么闷声发财要么奋力高呼万岁英明。
你会掂量这些选择的后果。
你还是有一点头脑的。
然后你选择了闷声发财。
然后你发现其他人拍马屁升官很快。你因为闷声发财而有被查是否贪污的风险。因此,
你开始选择大声恭维圣上英明。
然后你获得了提拔。
按照这个逆淘汰路径,说真话有思想的人,慢慢都被淘汰掉了。剩下的都是一呼百应的无脑官员。
皇帝说:众爱卿,突厥国王惹朕生气了。
于是,各位大臣蜂拥而上,大骂突厥国王,用尽世间各种词汇来贬损对方,揭开突厥国王五世穷人乞丐的真面目。
爽!
于是,后来所有的人都会顺应某一个思路说话。这个国家从此没有了真实,因为国王只能听到赞美不能听到任何其它消息。
直到民生凋敝四处造反。
直到王朝毁灭。
然后下一个王朝还会如此重复。
这就是屈原的“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 此貼被天涯死者在2020-09-11 22:57重新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