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直接了解情况的知情人士周五表示,北京反对TikTok的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被迫出售其在美国的业务,宁可希望看到这个短视频应用在美国被关闭。
根据路透社报道,字节跳动一直在就将TikTok的美国业务出售给微软和甲骨文等潜在买家进行磋商。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个月威胁说,如果不出售,他将禁止该服务。
特朗普给字节跳动设定的敲定协议的最后期限是9月中旬。
不过,中国官员认为,被迫出售将使中国和字节跳动在华盛顿的压力面前显得很软弱,消息人士表示,考虑到事态的敏感性,消息人士要求匿名。
字节跳动在一份声明中说,中国政府从未向它建议应该关闭TikTok在美国或任何其他市场的业务。
两名消息人士称,如果有必要,中国愿意利用8月28日对一份技术出口清单所做的修改来推迟字节跳动达成的任何协议。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外交部和商务部没有立即回应下班后发出的置评请求。
当被问及特朗普和TikTok的问题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昨天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方反对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无理打压别国特定企业。
字节跳动及其创始人张一鸣陷入了世界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冲突之中。
据此前报道,TikTok的潜在买家正在讨论从字节跳动收购TikTok美国业务的四种方式,其中包括可以通过在不包含关键算法的情况下出售TikTok在美国的资产,而无需获得中国商务部的批准。
特朗普上月发布了两项行政命令,要求字节跳动必须出售TikTok在美国的资产,否则将面临在美国被禁的风险。TikTok在美国青少年中非常受欢迎。
美国官员批评这款应用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暗示用户数据可能会与北京共享。TikTok表示,它不会遵从任何与中国当局共享用户数据的要求。
北京方面表示坚决反对特朗普的行政命令,并在8月28日采取行动,修改了一份需要中国政府批准才能出口的技术清单,从而使自己在这一过程中拥有了话语权。专家们表示,TikTok的推荐算法包括在这一技术清单中。
中国监管机构上周表示,这些规定并不针对特定的公司,但他们重申了执行这些规定的权利。
——————————————-
反修例运动期间15岁女生浮尸海面案 港死因庭裁定陈彦霖“死因存疑”
曾经参加反修例运动的香港15岁女学生陈彦霖去年浮尸海面,死因裁判法庭昨天裁定“死因存疑”。受访法律界人士认为,社会各界对陈彦霖的死因一直有争议,死因庭的裁决“说了等于没说”,无助消除社会撕裂。
由两男三女组成的死因庭陪审团,昨天退庭商议约四小时后,一致作出上述裁定,指出因遗体腐化而无法确定陈彦霖的死因。至于死亡时间,判断为去年9月19日晚上至9月20日期间,死亡地点不详。
陪审团同时作出两项建议,包括建议医院管理局检讨青少年精神科会诊跟进机制,以及建议卫生署法医科日后遇到同类案件时,要化验香港水域的硅藻。
负责案件的死因裁判官高伟雄听取裁决后指出,对这起事件感到非常难过,指陈彦霖生前修读她喜欢的课程,但离世前遇到的事情不太好,他对此感到遗憾。
高伟雄向到庭旁听的陈彦霖母亲何姵谊表示,陈彦霖对朋友和家人很好,即使与家人有小争执,但心里其实对家人很好,希望何姵谊能恢复正常生活。何姵谊点头,并用纸巾擦眼泪。
高伟雄还说,知道公众都相当关注这起事件,也感谢陪审团努力找出真相,但很多时候即使尽了力也无法找到真相。希望这次死因研讯能够解答公众的疑虑,还何姵谊一点公道。
何姵谊过后接受无线新闻台查询时表示,无论死因庭作出什么裁决她都不会评论,希望事件可以告一段落。
何姵谊说,自己失去女儿后,过去一年还无端被人批评、质疑,心里实在很难过。她说,自己不需要出名,只想尽快了结事件,可以恢复正常上班,与家人安静地生活下去,不需要身边的人照顾。
陈彦霖是在去年9月22日,被发现赤裸浮尸在将军澳魔鬼山一带海面。警方指她身上无表面伤痕,也无被性侵迹象,相信死因无可疑。但由于陈彦霖遗体被发现时全身赤裸,加上有报道指她生前是跳水好手,以及曾参与反修例运动,有人因此认为此案很大概率是他杀,况且何姵谊也不是陈彦霖的生母。
在过去一年的社会运动中,陈彦霖一直是代表牺牲者的重要标志之一。
裁决消息传出后
引发网上两派热议
死因庭陪审团昨天裁决的消息传出后,立即在网络上引发热烈讨论。在泛民网络讨论区大本营“连登”,有网民声言,这次裁决证明警察从来没有认真查案,而真相已经给警察埋藏了。但在建制派主导的“香港讨论区”,则有网民批评裁判官只给两个选项供陪审员二选一,陪审员在没有选择之下只能选“死因存疑”。
香港法学交流基金会秘书长陈晓锋博士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表示,香港社会过去一年对陈彦霖的死因出现激烈争辩,于是政府决定召开死因庭研讯。但裁决结果是“死因存疑”,这不是“说了等于没说”,无助修补社会分歧。
陈晓锋指出,陈彦霖事件发生后,刺激反修例运动进一步发展,并且不时有悼念陈彦霖活动。这次裁决结果公布后,部分反修例人士仍会相信陈彦霖是被害的,使这起事件继续成为社会运动炒作的议题之一。
陈晓锋相信,警方对此事件的处理是根据程序进行的,但没有考虑到当时的政治氛围,结果被港人质疑草率处理。他认为警方有必要从事件中吸取教训,日后在调查一些敏感案件时应增加透明度,以及多向公众解说。
[ 此貼被夏日阳光在2020-09-12 10:57重新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