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来看BB姬beebeej.com
上班摸鱼吹水好快活

东北历史(194):二道的名字咋来的?辖区里有一条河

东北历史(194):二道的名字咋来的?辖区里有一条河!

作为主城区,二道区在长春市的整体经济布局中越来越重要。

那么,二道区的名字怎么来的呢?

 

伊通河

伊通河的名字是一句满语,意思是波涛汹涌的大河。这条河发源于吉林省伊通县,最后注入了松花江。

在满清抗击沙俄的历史上,伊通河战功赫赫。正是依靠这条河,清政府将粮食源源不断地送到了抗俄前线,有力地打击了沙俄对东北的侵略。

伊通河流经长春主城区的河面比较宽广,流动缓慢,所以吸引很多长春先民在河边居住。最早,那些闯关东的人们就是选择在了伊通河边生活,开疆拓土,逐步让长春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因为生活在伊通河边居民区形成了宽窄比例非常大,所以很多人管这里叫做宽城子,也就是今日的南关。

与南关区相邻的是二道区,这个区的名称也与伊通河有关系。

 

伊通河

早期的长春城区,较大的河流有两支,一个是伊通河,另外一支是双阳河的一支,也蜿蜒流过长春城区。它与伊通河同向流行,都由东南流向西北。

因为伊通河在南侧,双阳河在北侧,所以人们管伊通河叫做头道河,管双阳河的那支叫做二道河子。

那时,二道河子流经的自然屯有于家油坊(今东盛路南)、莲花泡(今劳动公园内)、唐家菜园子(今八道街附近)、二道河子屯。

这条河多年失修和河道淤积,加上各种自然作用,河水今已干涸,如今没有了,河上早已经盖起了高楼大厦。

不过,因为这条河,长春市有了很多新的河名,比如说今天的和顺街,原本名字叫做顺河街,就是因为这条河而起的名字。

 

伊通河

伪满洲国的时候,在今日的二道区设立了和顺区。这个名字直至伪满洲国破灭,国民党统治时期,和顺区这个名字依然使用。

长春解放以后,新中国将二道区称为第五区。1956年,长春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八里堡办事处并入,此后更名为二道河子区。

为啥用这个名呢?因为二道区内的主要河流是二道河子,对于这条河的认识,公众的认可度较高,所以用了二道河子区。 1995年,政府将这里更名为二道区,一直沿用至今。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B姬 » 东北历史(194):二道的名字咋来的?辖区里有一条河
分享到: 更多 (0)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BB姬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