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来看BB姬beebeej.com
上班摸鱼吹水好快活

[逗来乐・闲聊]山东由齐、鲁两国组成,但为什么向来简称鲁,而不是更强大的齐?[7P][渡有缘游客上岸]

 

山东,有齐鲁大地之称。武王伐纣之后,姜子牙被封到齐地,而周公姬旦被封到了鲁地。由此,齐国和鲁国成为山东半岛最著名的两个诸侯国。自古以来,山东均被称为“齐地”,或者被称为“三齐”,被封到此地的藩王一般也被称为齐王。而鲁地呢?只拥有曲阜周围的一小块地区。然而从清朝开始,山东的简称却由“齐”变成了“鲁”。

 

因此,很多人就不理解了。从国力上来说,齐国和鲁国有天渊之别。齐国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而鲁国不过是二流国家。那么,后世为何要选择较弱的“鲁”作为简称?因此,很多山东朋友纷纷向国家呼吁,希望将山东的简称改为“齐”。那么国家为何将山东改“齐”为“鲁”呢?一般而言,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鲁国的文化一直在流传,但齐国文化却湮灭无存

 

齐国和鲁国虽然都是周朝分封的大国,但两国所走的道路却完全不同。齐国是典型的海洋文明,凭借鱼盐之利,大力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使齐国成为一个富裕的军事强国。而鲁国呢?却走上了一条“礼制”的道路,将西周正统王朝的礼乐文化,一项项地教会了鲁国的居民。最终使得鲁国成为诸侯国中,最讲究秩序的国家。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因“趋利”而强大,而鲁国却因为过分崇尚“礼制”而逐渐衰落。因此当时人都认为,“齐政”远胜于“鲁政”。然而随着儒学的兴起,以及统一帝国——汉朝的建立,注重秩序的“鲁政”逐渐成为了主流,而注重商业、讲究实用的“齐政”逐渐湮灭无存。为何?因为对于统一大国来说,“鲁政”更适合农业社会,在重农抑商的环境下,齐政变得不合时宜。

当年则齐强面鲁弱,因此山东皆被称为“齐”。但随着儒家文化的深入,山东开始称鲁不称齐。当年则齐盛而鲁衰,后世华夏文统宗鲁,而齐国之俗则泯于千年之中矣。

其次,鲁地出了孔子

 

山东之所以被称为“鲁”,孔夫子的作用功不可没。孔子是鲁国人,他手下的弟子也大多是鲁国人,而他所编写的《春秋》也是以鲁国国君来纪年的。在儒家文化占主导的后世,鲁国的地位便持续攀升。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孔子也成为了世界级的名人。几乎所有外国人都知道,中国有个孔夫子,他的学说源远流长。

此外,世界三大圣城之一就是现在的山东曲阜,也就是鲁国的国都。如今曲阜的孔庙仍然香火旺盛,而姜家、田家今天又在哪里呢?

最后,命名为“鲁”是电报的需要

 

在明清时期,“齐鲁”是山东的代名词,例如出身于山东的明朝朋党就被称为“齐党”。但随着电报的引进,“齐”“鲁”的地位就开始发生转变。由于电报必须言简意赅,因此在记录省份时必须用简称。

当时清朝京师所在地——直隶省简称为“冀”,而“齐”的读音与“冀”太相似。为了减少发报失误,山东便以“鲁”为名。从此以后,山东便以“鲁”为名。之后,八路军在山东建立根据地,均为冀鲁豫、苏鲁豫,而非冀齐豫。

逗来乐渡有缘游客上岸
已渡ID:穿道授液,文学区作品:《擎天一柱》
已渡ID:游客干不倒,达盖尔帖子编号:4070104
已渡ID:小俊狼,技术区帖子编号:4070909

 

✿本帖不水  无防水图✿

 
凸>>>>仅以此图送给那些自己从不发帖<<<<凸
凸>>>>又喜欢在别人帖子里瞎哔哔的人<<<<凸
。◕‿◕。

聚聚们的妙语点评是最趣味的互动

-完-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B姬 » [逗来乐・闲聊]山东由齐、鲁两国组成,但为什么向来简称鲁,而不是更强大的齐?[7P][渡有缘游客上岸]
分享到: 更多 (0)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