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大家对闲散之余游记的支持,文笔有限,写的不够好,多多包涵。今天整理照片的时候,看到了去年羌塘出差的照片,说实话,羌塘给我的感触还是挺深的。
还记得2019年8月,因工作原因,我有幸到心中仰慕已久的羌塘草原出差,领略藏北风光,感受天堂中的天堂。可谓久久念想、必有回响。围绕那曲北环线,历时18天,穿越几千公里,深入无人区的核心区,看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雄伟壮丽,体验了当地干部群众生活工作的不易,对羌塘草原被赋予地广人稀、江河水源、中华水塔的含义有了重新的认识。
塘之行,感触很深刻,情绪波动很大,有时心胸释然、激动万分,有时悲痛难耐、潸然泪下,总的可以概括为“四易四难”即美景易得、野生动物易看、路易走、干部群众易交流,呼吸难、睡觉难、思考难、生活难。
美景易得。广阔无垠的羌塘草原可谓人间极净之地,天低云显、伸手可触,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心旷神怡,长江、怒江、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发源于此、哺育众生,色林措、纳木措、其香措等璀璨甚蓝的湖水像一颗颗珍珠镶刻在翠绿的草原上,仿乎人处仙境、与神为伍,时间和整个世界都静止了,唯有你和这片羌塘草原。
野生动物易看。羌塘草原多数为无人区,人类活动少的地方,当然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随处可见成群结队的藏羚羊、野驴、野牦牛、草原鼠等野生动物,它们在湖边、草地上无忧无虑的嬉戏、觅食,尽情地享受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不用担心有人打扰,这里的一切都是属于他们的。
路易走。蜿蜒曲折、一望无际的柏油马路,干净平坦,就像在草原上奔腾的一条巨龙。一口气驾车行驶几百公里不见人际,仿乎这条宽阔大道专为你而修、专等你的到来,让你忘记城市的拥堵与疲惫,彻底放松,无拘无束,自由奔跑,放飞自我。
干部群众易交流。这里的干部群众内心是单纯的、纯洁的、善良的,他们没有大城市里人们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里的单纯也不是城市里所表述的那种“愚昧”,而是发自内心的纯洁、热情、善良,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感。感触最深的,就是在无人区的核心区双湖县,一名干部说“因天气有变,怕外出放牧的群众出意外,冒着暴风雨到处找群众”。这种干部哪个群众不爱?
呼吸难。18天的旅程,在羌塘草原无一天看到的是树,最紧缺的就是氧气,海拔最低处就数那曲市区4500多米,海拔高时达5000多米,八月份的天气生火取暖,再加上自身鼻炎作怪,呼吸就困难了,走一段路、爬几层楼梯,大口大口地吸气,心脏加速地跳动,就像一个1.2排量的发动机,当作4.0排量的发动机运转,处于崩溃的边缘。
睡觉难。深处极高海拔,最难的还是在晚上。虽然身旁有氧气、抗高反的药物,但因总体缺氧、又处在低压环境下,头痛、头晕剧烈,吸着氧翻来覆去难以入眠,等你实在疲惫不堪时,会迷迷糊糊、浮在面上潜睡一会儿。每天相互问候最多的是晚上睡眠怎么样,整个人整天都是食欲不振、无精打采的。
思考难。既然到羌塘草原工作,就需要思考,但整天脑袋朦朦胧胧、晕晕乎乎的,思考就特别费劲,最明显的就是嘴边的话想不起来,刚做的事就忘了,想表达的语言却组织不好词句,感觉最多的就是头痛头晕,最想做的就是眯着眼、吸着氧、啥都不想。
生活难。在羌塘草原工作几日,整日有氧气、抗高反药物支撑,况且如此。长年生活在极高海拔的干部群众又当如何,他们自己大棚种菜,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记的一名干部说“最难的是漫长的冬天,天气寒冷,零下三十多度去户外旱厕,冻的那叫麻木啊”。面对缺氧和因缺氧引发的各类疾病,只能靠意念默默承受,英年早逝、突然猝死者每年都会发生,但“与其苦熬消耗生命,不如苦干为民服务”的那曲精神一直支撑着他们不忘初心、坚守岗位。现在看来,区党委作出极高海拔搬迁的决策是无比英明的。
经过羌塘之行,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祖国的地大物博,羌塘草原的美丽无暇,藏北干部群众工作生活的艰辛酸苦,当前自身所处生活工作环境的幸福。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羌塘一次终生难忘的出差游记[10P]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B姬 » 羌塘一次终生难忘的出差游记[10P]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