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汗国,在形式上仍继续存在一百余年,不过在中国历史上已不再重要。 216年时,它最后一位元首呼厨泉单于从平阳去邺城拜会当时中国的宰相曹操,曹操把他留下。下令将匈奴汗国分为五部,每部各设立一个都督,直属中国中央政府,单于名位撤销。这个煊赫一时立国约四百三十年的庞大国度,最终覆亡。
西汉初期,中亚大陆是属于匈奴的。深以被匈奴人凌辱为耻的汉武帝下定了决心,决意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匈奴人彻底击溃。汉武帝很幸运,大将军卫青,足智多谋,是不可多得的帅才;骠骑将军霍去病,是骁勇善战的奇才,天生是匈奴人的克星。被打败的郅支单于,率部向西逃到今天的俄属突厥斯坦。
公元前36年,西汉校尉陈汤发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震惊天下的誓言,率军在一次近乎玩命的袭击中直抵楚河畔,袭击了郅支单于,并砍掉他的头。跟随郅支单于迁到威海边的匈奴人在史书中消失了。直到公元4世纪末,当他们的后裔渡过伏尔加河和顿河入侵欧洲时,匈奴人的踪迹才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杀妻弑父建立匈奴王国
公元前234年,秦国进攻赵国,两军在平阳交战,赵军大败,10万人被杀!赵国启用曾经击败匈奴10万大军的李牧,两军交战于肥下,赵军几乎全军覆没!这一年,匈奴部落酋长头曼的妻子生了一个儿子,取名莫顿!
头曼是匈奴的第一任单于,此人粗狂豪放,前妻生了冒顿,后妻瘀氏又生了一个儿子,他爱幼子而轻视长子!所以,头曼打算把单于之位让给小儿子,于是派冒顿去大月氏做人质!冒顿没送去多久,头曼就进攻大月氏,冒顿偷了一匹好马,逃走了!冒顿逃跑以后,头曼有点后悔,认为冒顿有胆识,是个人才,所以给了一万骑兵给他!但是冒顿,却非常憎恨他的老爸,一心想杀他!但是,冒顿的力量不足以与老爸抗衡,所以暗中开始训练刺杀卫队!
冒顿手里掌握一万骑兵,在军中他发明了一种射出去就能响的箭——鸣稿,以此来训练他的军队!冒顿挑选了一些精英,并对这些人下令说:“响箭射什么,你们就跟着射什么,不射的人处死!”莫顿首先带领这些人去射猎鸟兽,有人没有跟着响箭所射的目标,冒顿就把他杀了。不久,冒顿以响箭射击自己的坐骑,刺杀小组当中还是有不敢射击的,冒顿又立即杀了他们。过了些日子,冒顿又用响箭射击自己心爱的妻子,当中有人感到恐惧,一直犹豫不决,不敢射击,冒顿又把他们杀了。又过些日子,冒顿出去打猎,用响箭射击父亲头曼的坐骑,这下没人有犹豫都跟着射击。于是冒顿知道他挑选的人都是可以用了。有一次,他跟随老爸头曼去打猎,趁头单于老爸不注意用响箭射击他的头,他左右的人也都跟随响箭射死了头曼。头曼死后,冒顿把他的后母及弟弟和不服从的大臣全部杀死,自立为匈奴单于,建立匈奴汗国。
匈奴汗国在冒顿的统治下,开始扩张领土,当时的东胡非常强大,以前匈奴没有建国之前一直被欺压!东胡的国王听说冒顿杀了自己的父亲自立为单于,想试探一下冒顿,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所以,东胡就提出要他老爹的千里马,冒顿毫不犹豫的给了他们。东胡国王认为冒顿怕得罪他们,于是变本加厉的试探,这一次向冒顿索要一个妃子,冒顿还是答应了。东胡认为冒顿很软弱,没有什么好怕的,决定攻打他,于是向西占领了一千多里的土地!
冒顿这次不再顺着东胡,而是出兵反击!两军在一片荒无人烟的大草原对峙,很多大臣还是很忌惮东胡,认为这块地无人居住,为了避免战争,送给东胡。但是面对土地,冒顿这次不干了,他把这些出卖土地的大臣全部杀了!并在军中下了一道死命令,全军攻击东胡,如有后退者格杀勿论!由于东胡人没有把匈奴人放在眼里,有些轻敌,防备松懈,匈奴一攻击东胡就崩溃,后东胡王被杀,百姓被收编!
匈奴打败了东胡以后,用他的铁腕政策,打败了大月氏,以及西域一些小国家和少数民族部落。当时的中原正是楚汉之争,中原王朝未定!冒顿趁机进攻中原,收复了被蒙恬占领的河套地区。匈奴汗国逐渐强盛,逐步统一了北方,并拥有强大的骑兵30余万人,对中原形成威胁!
楚汉之争后,刘邦打败项羽,他决定灭一下匈奴人的威风。于是,亲帅大军进攻匈奴。当时正是寒冷的冬天,据说很多战士的手指都被冻掉了,加上当时轻敌,中了匈奴人的埋伏,结果汉军被打败,刘邦逃到白登山上,被匈奴团团围住,差点被俘虏!刘邦被围困了七天,在谋臣的建议下贿赂冒顿的爱妃,让其在冒顿身边说好话,后来冒顿在山的一处解除了围困,刘邦趁机才杀出重围,才得以逃脱!
刘邦回到长安,茶不思饭不香,对汉朝来说这是奇耻大辱!但是,对匈奴人也没有办法!所以朝中有一个大臣叫娄敬的,他建议刘邦和亲。因为冒顿六亲不认,连老爸都杀,只认武力,不认亲戚。大汉用武力无法征服他们,不如把公主嫁给单于,结为亲家,以此解除他们的武装威胁!娄敬的很多建议,让刘邦茅塞顿开,于是同意把自己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单于,但是吕后不肯,哭得死去活来。刘邦只好另外找了一位,封了一个公主,加上很多奇珍异宝,送去和亲了!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和亲,但是《史记》和历代史书都没有记录这位和亲的公主是谁!和亲的效果不言而喻,冒顿单于与大汉和亲以后,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战争,但是轻视大汉!刘邦死后,吕后弄权,冒顿写信去调侃吕后,说他死了男人,愿意娶她做小三,吕后气的吐血,但是对他的调侃也无可奈何!可见,当时的匈奴已经很强大了,如果趁机进攻汉朝,历史很可能被改写!
匈奴的灭亡
公元前58年,东方将领们拥立一位亲王即位,号称呼韩邪单于。握衍胸提单于出兵讨伐,战败被杀。但西方将领们也拥立另一位亲王即位,号称屠耆单于。两个单于,互相攻击。过了一年(前57年),另外又崛起了三个单于,于是五单于并立,全国大乱。经过一番为敌报仇式的自相残杀,最后,只剩下呼韩邪单于。这时他的一位族兄却又在东方自立,号称郅支单于。公元前54年,郅支单于向西进攻,进入王庭(当时匈奴的王庭设在蒙古哈尔和林),呼韩邪单于节节向南败退。从这一年起,匈奴分裂为南北两个汗国。两国汗国为了争取外援,争着向中国奉承乞怜和争着派遣太子到中国充当人质。
呼韩邪单于不久就无法支持郅支单于的攻势,公元前51年,他率领南匈奴汗国全部人民牲畜,向中国投降。这是一件爆炸性的事件,呼韩邪单于到长安朝觐时,中国皇帝刘病已在皇宫中大摆酒筵欢迎他。呼韩邪单于要求迁居河套,刘病已同意,并派大将韩昌率领骑兵一万六千人,沿着黄河驻防保护。这一次朝觐对西域各国是一个晴天霹雳般的震撼,他们认为绝不可抗拒的庞大的匈奴汗国,竟被中国征服。
呼韩邪单于自此不断朝觐,最后一次朝觐是公元前33年。当时皇帝刘奭(刘病已的儿子)把一位宫女王昭君赏赐给他。刘爽并不认识王昭君,等到辞行时才发现她竟是一位绝色美人,使他那数百名后宫的小姐们都黯然失色,他大大地跳了起来,下令把宫廷画家毛延寿杀掉,因为毛延寿没有把她的美貌画出来。关于王昭君的故事,中国流传最久也最广,被写成很多诗歌戏剧,家喻户晓。
呼韩邪单于在中国全力援助下,力量渐大,不断反攻。现在轮到郅支单于不能支持了。于是向西移动,侵入西域北境,灭掉坚昆王国(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和丁零部落(贝加尔湖畔)。他向中国要求送还充当人质的太子,中国政府慷慨答应,派使节谷吉一直把太子护送到他的临时首都坚昆王城。可是,万万想不到,郅支单于不但毫无感谢之情,反而记起中国援助他的对手呼韩邪单于的怨恨,竟把谷吉杀掉。郅支单于杀了谷吉之后,才发现杀掉中国使节的严重性,他不得不放弃坚昆,继续向西迁移。就在这时候,康居王国(哈萨克突厥斯坦)屡屡被乌孙王国击败,想借匈奴的力量保卫自己,两国遂结成同盟。
公元前四四年,郅支单于率领他的部下,到达康居。康居王把女儿嫁给郅支单于,郅支单于也把女儿嫁给康居王。即行出兵攻击乌孙,乌孙王国不能抵御,西界边陲,几乎全部残破。
但康居王国和北匈奴汗国间的蜜月很快结束,郅支单于以康居王国的保护人自居,而且性情粗暴,把康居王的女儿也杀掉,又把康居贵族当作奴隶一样驱使迫害。又兴筑城垒,向西域各国发出通知,要他们进贡。康居王国深悔引狼入室,但已无法挽救。
公元前36年,距郅支单于杀中国使节八年,中国西域总督府副总督(副校尉)陈汤调发各国军队,连同屯垦兵团,共四万余人,分两路向郅支单于夹攻,南路翻越葱岭(帕米尔高原),穿过大宛王国;北路则穿过乌孙王国,在郅支城(哈萨克江布尔)下合围。郅支城陷落,联军斩下郅支单于的头,传送航空距离三千三百公里的中国首都长安。陈汤在他给政府的报告中,陈述所以发兵的理由。他说:“凡侵犯中国的,逃的再远,也要诛杀。”北匈奴汗国灭亡。
呼韩邪单于成为匈奴汗国唯一政权,不久即向中国皇帝请求离开河套,回到北方他自己的故土。
公元1世纪40年代中期,匈奴汗国一连几年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东方新兴的强敌乌桓部落又不断侵袭,匈奴势力范围萎缩至蒙古哈尔和林及以南地区,大批人畜死亡,国力大衰。更糟的是,到公元四八年,南部八个大部落另行推举一位亲王当单于,也称呼韩邪二世单于。这位呼韩邪二世单于同样地归降中国,请求保护。于是匈奴汗国再度分裂为二,南匈奴汗国臣服中国,北匈奴汗国继续与中国对抗。
到了50年代,北匈奴汗国进攻南匈奴汗国,南匈奴不能抵抗,向中国求救。中国政府采取三项措施: 一、把呼韩邪二世单于所属的人口牲畜,全部迁入长城,使他们在西河美稷(内蒙古准格尔旗)一带屯垦; 二、中国特设匈奴协防司令(护匈奴中郎将),与单于共同处理匈奴内政外交事务; 三、另设北疆边防司令(度辽将军),屯兵曼柏(内蒙古达拉特旗东南),一则防止南北两匈奴复合,一则防止北匈奴向南匈奴攻击。 北匈奴汗国当然不肯甘心,不断南下突袭,使中国北方沿边郡县,白天都要紧闭城门。
1世纪60年代之后,中国国力恢复,开始对北匈奴反攻。73年,大将窦固出酒泉(甘肃酒泉)西进,直到天山,占领北匈奴汗国最肥沃的耕地之一伊吾卢(新疆哈密),留兵屯垦。另一位大将耿秉出张掖(甘肃张掖)北进,深入三百公里,直到三木楼山(蒙古工则克山),北匈奴坚壁清野,向后撤退,没有受到重大创伤。85年,北匈奴汗国的七十三个小部落投奔南匈奴汗国。87年,位于乌桓部落北方新茁壮起来的鲜卑部落(内蒙古西辽河上游),也向北匈奴侵略,北匈奴在迎战中大败,优留单于被杀,内部混乱,又有五十八个部落共二十八万人,进入长城,归顺南匈奴汗国。
中国乘北匈奴内外交困,及时的与南匈奴组织联军,给予最沉重的一击。89年,中国大将窦宪出朔方(内蒙古磴口),北疆边防司令(度辽将军)邓鸿出五原(内蒙古包头),南匈奴休兰尸逐侯囗单于出满夷谷(内蒙古固阳北),在涿邪山(蒙古戈壁阿尔泰山)会师,向北挺进,深入瀚海沙漠群一千五百公里,到稽落山(蒙古古尔班察汗山),终于捕捉到北匈奴主力。北匈奴主力在中国强大攻击下崩溃,北匈奴单于(历史上未记下他的名字)向西逃走,亲王以下一万三千人被杀,八十一个部落共二十余万人投降。窦宪就在燕然山(蒙古杭爱山)上,竖立石碑,纪念这次空前的胜利。
两年后(九一年),窦宪再派遣大将耿夔、任尚,出居延塞(内蒙额济纳旗),企图一举把北匈奴汗国消灭。耿夔统军急进,在金微山(蒙古阿尔泰山)下,把北匈奴单于包围,北匈奴再度崩溃。皇太后亲王以下五千余人,全部被俘。只北单于在混战中突围,向西逃走。
这一次战役,对中国固然重要,但对西方世界更为重要。北匈奴汗国残余部落在漠北不能立足,只得向西流亡。三百年之后的四世纪时,终于侵入黑海北岸,引起推骨牌式的民族大迁移。原住在黑海北岸的西哥德部落,向西侵入多瑙河上游。原住在多瑙河上游的汪达尔部落,向西侵入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对这些排山倒海而来的野蛮民族,无法抵御,而终于沦亡。 北匈奴汗国西迁后,只剩下南匈奴汗国,则永远成为中国的臣属。
匈奴汗国(也就是南匈奴汗国),在形式上仍继续存在一百余年,不过在中国历史上已不再重要。 216年时,它最后一位元首呼厨泉单于从平阳(山西临汾)去邺城(河北临漳)拜会当时中国的宰相曹操,曹操把他留下。下令将匈奴汗国分为五部,每部各设立一个都督,直属中国中央政府,单于名位撤销。这个煊赫一时,立国约四百三十年的庞大国度,最终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