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妃活泼可爱,风格靓丽,有着鲜明的性格特征。她讨厌皇宫中呆板无聊的生活,讨厌各种麻烦的深宫规矩,尤其对后宫中各位嫔妃勾心斗角更为厌恶。珍妃爱自由,喜欢潇洒的生活。珍妃这样的性格特点,与她的生长环境有关,也与她先天的性格有关。
珍妃到底做了什么让慈禧厌恶的事,最后竟然落了个二十四岁就被人投进井中而死的悲惨结局?是她咎由自取?还是慈禧单纯地厌恶于她?关于慈禧太后为何要治珍妃于死地,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说一说。
年轻时候的珍妃
珍妃简介
珍妃,即恪顺皇贵妃,他他拉氏,户部右侍郎长叙之女,满洲镶红旗人,生于1876年2月27日,卒于1900年8月15日。她是光绪帝的妃子,也是光绪后妃之中最受宠爱的妃子。这在《国闻备乘》中有新详细记载:“惟珍妃生性乖巧、讨人欢喜,工翰墨,善棋,日侍皇帝左右,与帝共食饮共乐,德宗尤宠爱之”。[1]
珍妃画像
珍妃活泼可爱,风格靓丽,有着鲜明的性格特征。她讨厌皇宫中呆板无聊的生活,讨厌各种麻烦的深宫规矩,尤其对后宫中各位嫔妃勾心斗角更为厌恶。珍妃爱自由,喜欢潇洒的生活。珍妃这样的性格特点,与她的生长环境有关,也与她先天的性格有关。
珍妃自小就跟着伯父长善在广州生活,直至长大。长善是广州将军,喜爱揽交文人墨客,他曾聘著名学士文廷式教他的侄女读书。广州是首批五口通商城市,开放最早,与西方的人和事接触的最多,受西方思想影响最大。
而且长善广交鸿儒雅士,其中具有很多先进思想的著名人物。而这些,都对珍妃的个性形成与思想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再者,珍妃的母亲也很开通,她的两位长兄志锐、志钧也都是思想开明的人物。珍妃的家庭环境对她的熏陶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珍妃来自赫舍里氏,她身份高贵,这也使得她进宫位份会比较高。赫舍里氏一进宫,就被光绪帝封为贵人,光绪皇帝还特意给她赐了封号为“珍”。由此可见,刚进宫的珍贵人,给光绪皇帝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让光绪皇帝觉得她是一位非常与众不同的,非常珍贵的女子。
初次见面,光绪帝对珍贵人印象极佳,这也使得珍妃在刚开始的后宫生活十分幸福美满。光绪帝曾经想等珍贵人诞下龙嗣,就将珍贵人晋升为嫔妃。只可惜,珍贵人一直没有怀孕,等到了光绪五年,光绪皇帝决定不再等下去,就册封赫舍里氏为珍嫔。
赫舍里氏成为珍嫔后,得到的宠爱只增无减,可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短短的三个月时间,珍妃又被晋升为珍妃。只用了三年时间,她就从贵人晋升到珍妃,其中从嫔到妃,更是只用了三个多月时间。这样的升迁进度,在后宫是几乎没有的。
珍妃雪肌花貌,皓腕贝齿,五官端正挺立,长相十分有辨识度。而且她冰雪聪明,活泼伶俐,十分惹人喜爱。
光绪十四年十月初五,珍妃被入选宫中,同时,十三岁的她被封为嫔妃。光绪十五年二月十八日,她被册封珍嫔。直至清光绪二十年正月初一,因慈禧太后六旬万寿,珍妃再次晋升,同年十一月因被认定习尚浮华不尊家法以及忤逆太后,降为贵人。
光绪二十一年恢复妃号。同年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二日,她被册封珍妃。光绪很是宠爱珍妃,有宫女回忆道:“他念念不忘的只有唯一的知心人珍妃了。光绪对珍妃一见钟情。皇上这样加恩于我,不怕旁人嫉恨我吗?’在甜蜜的日子里,珍妃悄悄地对光绪说。‘我是皇上,旁人能对我怎么样!’”
史书《国闻备乘》记载:“珍妃皮肤白皙,五官清秀,而且聪明伶俐,性格开朗,喜欢书法,善于下棋,常陪伴在光绪身边。”珍妃,是唯一一个给黑暗中的光绪皇帝带去阳光和温暖的女人,也是光绪人生中唯一宠爱的妃子。她从贵人到珍妃,只用了三年时间,可恩宠来的快去的也快,最后不仅惨遭降位,褫夺封号,甚至被投井杀害。
慈禧太后对珍妃的印象
在很多书中,我们都会看到,慈禧太后厌恶珍妃。可事实是这样吗?其实不是的。看一些原始史籍,我们便会发现,在珍妃刚进宫的时候,慈禧太后还是很喜欢她的,后来因为一些事情,慈禧太后才开始厌恶珍妃的。为何呢?原因如下:
喜欢
一:珍妃十分的漂亮,而且冰雪聪明
珍妃长这一张樱桃小嘴,杏核大眼,柳叶弯眉,很是漂亮。而且她秀雅绝俗,自有一股轻灵之气。 她雪肤花貌,一双眼睛仿佛装着秋日的湖水,左右顾盼之际,带着一番优雅高贵的气质,那冷傲灵动中颇有魅惑人心的姿态,不禁让人浮想联翩,魂牵梦绕。
珍妃容貌的变化
冬日艳阳天,她栖身在椅子上,轻轻地捧着古卷,乌黑的三千青丝如瀑布般的顺滑,她朱唇微翘,眉毛扑闪着,好似两只蝴蝶。这样的她,美得不可方物。她那明亮的眼睛中,蕴含着一池清波,清波上闪烁着聪慧与才华。记得古时有这么一句话:“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这好像就是专门写给珍妃的。
二:慈禧认为珍妃像极了年轻时候的自己
珍妃心灵手巧,喜欢写字画画,正好,慈禧太后也喜欢这些。在慈禧太后的指导下,珍妃进步得极快,慈禧太后经常夸奖她,在慈禧太后高兴的时候,她甚至会悉心传授珍妃写擘窠大字的诀窍,慈禧太后还让珍妃代自己书写“褔”、“寿”斗方,赏给讨字的王公大臣。
慈禧很喜欢珍妃,知道她喜欢画画,便令宫廷女画师缪嘉蕙教之,还将进贡的稀罕宝物赏赐给珍妃。
珍妃智商高,很聪明。她总是能做到行礼时安分守己,端庄得体,但又不失俏皮活泼。这样的灵动之姿使得慈禧太后对她更加青睐了。
厌恶
一: 珍妃仗着自己聪明,太后和皇帝的喜爱自己,在宫中的行为不禁有些放纵和任性。
珍妃喜欢女扮男装,经常穿戴男子的冠服与光绪嬉戏,有时候还穿上皇帝的龙袍。在珍妃看来,这是情趣,是游戏罢了。但在慈禧太后看来,这是有损皇家颜面,是有失体统的行为。
珍妃
珍妃还喜欢拍照片,她让人买来照相机,在自己的景仁宫,和皇帝居住的养心殿以及其他地方,不但自己拍照,还和光绪帝一起照相。慈禧十分不喜欢她的这种做法。珍妃不顾她的反对,在宫中照相,她的行为惹怒了慈禧,使慈禧太后厌恶于她。
光绪和珍妃
二:珍妃夺走了慈禧太后侄女隆裕皇后的宠爱
从清朝留下的照片以及一些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光绪皇帝的妻子,也就是当时的皇后,相貌平平,甚至还有几分丑陋,这就使得光绪皇帝从外貌上淘汰了他,而且,这位皇后娘娘是慈禧太后的侄女,思想古板,很年轻的光绪皇帝没有共同语言,这使得光绪皇帝对她毫无兴趣。
而珍妃,不仅年轻貌美,而且活泼可爱,思想开明,她时常陪着光绪皇帝打发时间,逗光绪开心,给他解闷。所以光绪更喜欢珍妃。
正如《我的两位姑母——珍妃,瑾妃》所言:“珍妃性格开朗,活泼好动,而且青春貌美,进宫后虽然独得光绪皇帝宠爱,可是因为性格耿直,敢于和宫廷封建礼教相抗衡,无视宫中礼仪,屡次当面顶撞慈禧太后,逐渐成为慈禧太后的眼中钉。”[2]珍妃专宠,皇后娘娘被冷落,这让慈禧太后对珍妃的不满又增加了不少。
三:珍妃大肆卖官,干扰朝政
珍妃喜欢打发下人,根据《国闻备乘》的记载:“珍妃出手十分大方,只要宫女或是太监帮她办点事情,或是说几句巴结她的话,就可得到赏赐。”她还喜欢做些漂亮衣裳,她开销极大,三百两银子是根本不够她花销的。在她看到慈禧太后大肆卖官,从中盈利颇丰的时候,她心动了。于是她通过光绪帝提拔亲信,违反宫闱禁忌,卖官受贿,虽然收获了银两,但彻底惹怒了慈禧太后。
据《西太后遗事》记载:“裕宽谋求福州将军一职,先请托于太监李莲英,因李莲英索银多,又以与珍妃娘家亲近关系,“乃辇金献之珍妃,俾伺便言之上前”。[3]这就说的是珍妃大肆卖官的事。
光绪帝的诏书记载“朕钦奉慈禧……皇太后,本朝家法严明,凡在宫闱,从不敢干预朝政。瑾妃、珍妃承侍掖廷,向称淑慎……乃近来习尚浮华,瑾妃、珍妃均着降为贵人,以示薄惩,而肃内政。”从光绪诏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珍妃因买官和干扰朝政被降为贵人。
四:珍妃支持光绪帝变法
珍妃思想开明,善解人意,她与光绪一见如故,两个人都喜欢维新变法的新思想,所以她全力支持光绪帝的维新变法运动。这触及了慈禧太后的绝对权威与绝对利益,也注定了慈禧太后容不下她的结局。
根据史书记载:“珍妃性子活泼开朗,接受新事物很快。珍妃自幼生长在广东沿海地区,对西方新事物接受程度快,对于一心想从西方政治制度寻求国家突破的光绪帝而言,更是解语花一样的存在。”
珍妃图片
珍妃的所作所为,让慈禧太后起了杀心,维新变法失败之后,慈禧让大太监崔玉贵从冷宫之中带来了珍妃,把珍妃投入到了水井之中。《清史稿》中用了简单一句话进行了概括——“二十六年,太后出巡,沈于井”。[6]
珍妃之死这件事,在《清列朝后妃传稿》这样记录:“妃有宠于帝,光绪二十六年各国师入京师,帝西狩,妃仓猝不能从,于宫中殉焉。”[8]这也记载了,八国联军侵华,进入北京的那一天,慈禧太后西逃的那一天,就是珍妃离世的那一天。
至此,年轻貌美的妃子香消玉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