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来看BB姬beebeej.com
上班摸鱼吹水好快活

[剑泉酒馆]点翠的冠,真是“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

  
  她身着红色华服,在雨中漫步,就像是从古代穿越回来的。
  

 

  精美的造型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她头上的翠冠。
  仔细看着这顶点翠的冠,真是“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
  它虽然没有宝石的炫亮华丽,但却自有一种艳丽拙朴之美。
  

 

  据悉,这位小姐姐头上戴的是明末时期「点翠」制成的翠冠,价值7位数,可以称为文物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让很多人开始这个“古代绝对顶级奢侈品”产生了兴趣。
  

 

  

 

  点翠,其实是一种工艺。
  因为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而且不易褪色,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
  

 

  但也因为工艺复杂,一般只有王家富贵才会使用。
  ▽万历皇帝的元配孝端皇后所用
  

 

  就像《甄嬛传》中华妃戴的头饰,就是点翠真品,价值100万以上。
  

 

  它首先要用金、银、铜或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胎体,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羽毛剪下来,一点点慢慢地镶嵌到胎体上。
  所以,点翠也被称为“集奢华与残忍于一身”的工艺。
  

 

  因为一套点翠头面需用数十只翠鸟的羽毛,由于过程非常残暴,“点翠”一度让翠鸟濒于灭绝。
  

 

  有些人看到这里也许会问,那为什么不尝试人工饲养翠鸟呢?
  野生动物的习性都不相同,有的温顺能够在人工条件下稳定地饲养繁殖以供应需求。
  但是翠鸟的性子就属于比较“刚烈”的那种,“不自由,毋宁死”说的就是它们。
  一旦被人抓住关进笼子很容易急上火、恐惧导致“心脏病”突发而死。
  

 

  而且翠鸟都是以天然水域中的小型鱼虾、蛙类等为食,人工饲养的成本太高了,哪里有直接抓捕省事儿呢?
  

 

  所以为了保护“翠鸟”,现在市面上很多点翠饰品都是用染色鹅毛、缎带或者养殖的蓝孔雀代替翠鸟羽毛。
  效果也都很好。
  但还是有一些无良商家,为了追求利益,继续做着“丧良心”的事儿。
  ▽weibo@雁鸿Aimee做的仿点翠头冠
  

 

  

 

  据中国绿发会一志愿者透露,苏州某非遗珠宝工作室长期销售点翠工艺品,使用大量真翠羽毛制作饰品,价格从五千到数万元不等。
  

 

  面对质疑,商家出来回应称:
  他所持有的点翠技艺至今已有四代,所用白胸翠鸟非国家保护的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三有保护动物。
  

 

  但是据相关资料介绍说,绝大多数翠鸟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商家说的白胸翡翠虽不属于国家级保护动物,但也属于珍稀鸟类。
  国内非法狩猎“三有保护”动物20只以上的属于犯罪,50只以上的属于重大刑事案件。
  

 

  旅行菌还记得去年深圳海关在口岸截获的222只白胸翡翠鸟的剥制标本。
  海关关员介绍,该批鸟类尸体由一名中年妇女携带入境,被装在4个用胶带严密缠绕的包裹中。
  当时他们对四个严严实实的包裹进行了开拆检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打开袋子全是羽毛非常艳丽的鸟的尸体。
  

 

  这些鸟的内脏全被掏空了,扑鼻而来的是防腐剂的刺鼻气味。
  后来经过询问,当事人自称携带这批“鸟”是提供给工厂作牛仔裤配饰。
  为了做配饰,活生生的将222只翠鸟杀死,每每想起都让人如鲠在喉。
  看到这里一定有人觉得他们实在太过残忍,殊不知还有比这更残忍的事情。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用翠鸟的羽毛进行点翠,一般都会采取“活拔”的方式。
  换句话说,这些羽毛不是鸟自行脱落的,而是活生生的从它们身上拔下来的。
  

 

  就像是在你很清醒的时候,把你的头发一根根的拔掉甚至拔光。
  那种痛楚我们虽然无法感同身受,但也能想象到有多疼。
  为什么要“活拔”呢?
  因为这样才能保证鸟毛的色彩和质量。
  这是很多点翠卖家给的答案。
  

 

  许多人认为羽毛在鸟身上有营养供应,活拔现取可以让羽毛的颜色艳丽而且更富有弹性。
  于是,活拔翠鸟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成了一个“规定”了。
  但有时那些捕猎的鸟没有办法立刻投入使用中,他们又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拔下来的羽毛会逐渐脆化和失去光泽。
  所以会先把鸟进行处理…
  

 

  这也就是为什么深圳海关截获的那222只鸟会被掏空内脏,制成了标本,那是他们为了最大程度保存鸟羽毛的色泽…
  宁可捕杀这么多翠鸟也不愿意使用“替代物”,难道真的是因为翠鸟的羽毛比那些“替代物”好么?
  

 

  这里,希望大家明白一件事儿:
  点翠传承,传承的是手艺而不是羽毛。
  只要心思够,仿点翠也能媲美真点翠。
  这个道理那些商家不知道么?
  他们当然知道,他们是舍不得那巨额的利益罢了…
  因为翠鸟做的能卖高价,哪怕赚的钱都带血,他们也视若无睹。
  

 

  都说有市场才会有买卖才会有伤害,换句话说正是因为现在依旧有人追求“真”,所以才无法彻底杜绝这一现象。
  而这个“市场”说白了就是为了满足一些人的虚荣心罢了。
  

 

  就像是鱼翅的口感跟粉丝没有什么区别,却依旧有人要吃。
  熊掌吃了也不能长命百岁,但依旧有人会去买。
  他们认为这些就是身份的一种象征,而自己只有拥有了这些才能彰显出自己的“高贵”。
  

 

  这就让旅行菌想起了一件很讽刺的事儿。
  之前看过一部叫做《被捕杀最多的动物—穿山甲》的片子。
  (影片的开头就告诉观众,画面可能会引起不适,请注意。)
  哪怕最好了心理准备,但是点近视频后,旅行菌还是被吓到了。
  片子里充斥着血腥气,也讲述了人类的残忍。
  大量的穿山甲被人类虐待、捕杀,画面真的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
  它们的麟甲被活活剥下
  骨血相连
  只是看着画面都能感受到那种疼痛
  

 

  ▼
  它们想要逃跑
  却被人踩在脚下
  用木棒敲打
  

 

  ▼
  它们被火焚烧
  在绝望的叫声中
  失去生命
  

 

  ▼
  甚至连刚出生的穿山甲
  都没能逃脱他们的魔爪
  它们还是孩子啊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一个谣言…
  不知道谁说的,说穿山甲的鳞甲有奇效,是上好的药材。
  

 

  就是因为这一句话,让它们成为了被人类捕杀最多的一种野生动物。
  但事实如何呢?
  稍微了解过的人都应该知道,它的鳞甲只是角质化的皮肤附属物,它的主要成分是β-角蛋白,和毛发、指甲等成分没有本质区别。
  

 

  哪怕事实摆在眼前,哪怕有充足的科学依据证明,可一些人还是要“一意孤行”的猎杀它们。
  

 

  如今国内穿山甲的种群数量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经下降了90%,甚至还多,这意味着穿山甲距离灭绝仅有一步之遥。
  这个在地球上生活了4000万年之久的动物,几乎没有什么天敌,但是直到人类的出现…
  

 

  为了进一步加大对穿山甲的保护力度,我国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
  防护工作一直在做,也希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这条守则,大家都能遵守。
  

 

  有句话,大家都不陌生: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话虽简单,但要做到这几个字,真的还需要很多的努力。
  我们始终要明白一件事情,我们虽然生活在地球,但是地球不只是人类的专属。
  敬畏生命,敬畏自然,与动物和解,我们才能在这颗星球上继续繁衍生息。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B姬 » [剑泉酒馆]点翠的冠,真是“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
分享到: 更多 (0)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BB姬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