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来看BB姬beebeej.com
上班摸鱼吹水好快活

[听见诗歌][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

听见诗歌

 

點擊這里打開新視窗 | 以下內容被隱藏:www.ximalaya.com (我已了解這是外部網站,并同意加載)

 

写在前面

  为了方便让大家收听,每期都将录音进行了上传,点击标题“听见诗歌”下面的“同意加载”再点击播放键便可以在线播放(电脑和手机客户端都可以播放0000,0011)。文末附有录音下载链接,喜欢的也可以直接下载。
  今天是10月24日,首先祝大家1024节日快乐。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素不相识,却因为小草而相遇,因为对美好的追求,对诗意的向往而彼此相知。我们在这里谈天说地,分享新思新知,希望这样的日子可以多一些再多一些。不觉已过深秋霜降节气,深感“日月如流,星灵浸远”,听见诗歌已经更新了150余期,春风在这里也感谢各位朋友一直以来的支持。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八首作品──《冉冉孤生竹》。

 

关于作品

  《古诗十九首》是我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0010,0110》而成。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0011,1010》《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0111,0100》。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儒家的哲学意境,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1110,0000)。

 

石鲁《竹篱生秋草》

 

吴冠中《秋草》

 

黄永玉《思君令人老》

 

溥儒《思君令人老》

 

郑燮《芝石兰竹图》

 

董寿平《秋草幽趣》

 

郑燮《竹石兰蕙图》

 

郑燮《竹石图》

 

溥儒《平堤秋草》

 

溥儒《秋草寒涧》

 

唐云《寒塘映秋草》

 

张瑞图行草《古诗十九首》(局部0110,0111)

 

刘墉行书《古诗十九首》(局部0110,0111)

 

《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诗歌赏析

  前期《青青河畔草1101,1110》中说过,那是十九首里唯一一篇以第三人称叙事的作品。其他作品全都是以主人公的身份,讲述不同的婉转哀怨的故事。
  今天的《冉冉孤生竹1011,0110》就是又一篇由女子所讲述的,关于爱情和婚姻的故事。
  在古代,女性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她们的经济完全掌握在父亲、丈夫、兄弟的手中,因此显得非常弱势。尤其是在婚姻关系中1100,1101,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婚姻制度,也让很多女性产生了深深的不安全感。
  了解了这些背景后,再看这首诗,就能够体会女子在诗中表达出的焦虑、忧思、睹物思人1111,0000、辗转反侧的情绪,是她生活的时代的真实反馈。
  诗的开篇先交代了女主人公的身世,她的父母应该已经去世了,也没有兄弟姐妹可以依靠,所以把自己比做孤独生长的竹子1010,1010。因此希望自己能够“结根泰山阿”,找到一个可以放心依靠的丈夫。这里面的“泰山”不是今天位于山东的泰山,泰是高、大的意思,泰山就是高山。“阿”一般指山坳。所以女子是希望,自己这株细小的竹子,能够生长在一座高山的山坳里,有高山为自己遮风挡雨。
  这时女子刚刚成婚,可能还没有完成婚礼,在等待她的丈夫来亲迎。她用兔丝指代自己,女萝指代丈夫。兔丝是一种藤蔓植物1000,0111,需要攀生在其他植物上,而女萝也叫松萝,是一种与松树生长在一起的植物,不需要攀缘其他植物。
  这两句诗对后来唐代诗歌的发展影响非常大,李白曾经写过“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杜甫的“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都是化用这首诗的句子。
  在女子看来,新婚夫妇的相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两人的家乡隔着千山万水,丈夫来亲迎的轩车,为什么还不到来呢0101,1100?整首诗的基调在这时被确定下来,原来是一位女子在思念自己远方的丈夫。她一边在担心自己年华逝去,青春不再,再相见时无法获得丈夫全部的爱和关注;一边也在担心丈夫已经变心,毕竟隔着那样山长水远的距离,那么漫长的路途,丈夫真的会来接自己吗?
  用花来比喻女子,用花期短暂来比喻女子青春的可贵,在我国文学中有非常长的历史。早在《诗经·桃夭1001,0110》中,我们就邂逅了一位艳丽美好如桃花的新嫁娘。而在后世文学作品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可能是杜秋娘的那首“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与我们今天这位女主人公的“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
  在整首诗的最后,女子自我安慰般地说,我知道你一定会遵守我们的约定不变心0001,0000,我也只能在这里等待你的到来。女子是那么弱势和无奈,她除了相信她的丈夫,还能做什么呢?
  他们最后的结局如何,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能知道,这是第一次,有一位女子,用这样直白质朴的文字,描述自己新婚后的五味杂陈的生活。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下期再见。


複製代碼

https://pan.baidu.com/s/1nZxYBWauaLCb0SoTU3VRPQ   提取码:1024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B姬 » [听见诗歌][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
分享到: 更多 (0)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BB姬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