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来看BB姬beebeej.com
上班摸鱼吹水好快活

我想,她不是失去了生命,她只是走出了时间。

      如有违规,请版主删帖,勿关小黑屋,感激不尽。
      至亲离去的那一瞬间通常不会使人感到悲伤,而真正会让你感到悲痛的是打开冰箱的那半盒牛奶、那窗台上随风微曳的绿箩、那安静折叠在床上的绒被,还有那深夜里洗衣机传来的阵阵喧哗。
        周二晚上八点接到老太太离开的消息,我以为我可以平淡的接受,我也以为我也是比较冷静、理性的人。
      印象中几年前看过开篇这段话,当时的楼主觉得自己很冷静、理性、冷漠。在虎扑上搜索了开篇这段话,却发现那篇帖子被优化了。
      大致是楼主的亲人逝去了,楼主却不觉得伤心,一点哭的想法都没有。热评第一就是发了开篇这段话,亲人逝去了,可能并不会立刻感到悲伤,但是却会在一些场景一些细节里突然悲伤涌起眼泪止不住的流。
        正像我叔说的,“十年天天早上睡醒打开房间门,都会看见奶奶在房间里坐在椅子上吃早餐,今天早上(周三)起来看见奶奶房间门怎么还关着?觉得奇怪,打开奶奶的房间门,却发现什么都没有了,心里就是有种不习惯,眼泪也就流了出来。”
      老太太摔倒了,事后两个多小时才被扶起来,又因传统观念认为初一二不能去医院,拖到了农历的初五才去医院。原来虽然走得比较缓慢,但是却依然能走动能吃能喝,自从老太太摔倒后,起床、翻身都需要人搀扶、帮助。从一开始的能吃能喝,到后面吃两口饭就饱了,甚至不吃。从神采奕奕到目光浑浊,一直认为自己拖累了子女。可能正是因为心态的变化,消极、悲观的心态导致了老太太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
      父母在时,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
      “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好象隔着什么,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亲戚、朋友、邻居、隔代,他们去世对你的压力不是那么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把你挡了一下,你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 我的大伯姑姑爸爸叔叔失去了母亲,而我失去了疼我的奶奶。
      她是一个温柔慈祥的老太太,还有些话唠。每次见她,总会再三叮嘱我不要去游泳,说很多人因游泳而溺亡,要注意添衣保暖,不要逞强,穿单衣。不要冷着,要小心感冒,有没有按时吃饭,不要饿肚子,不要熬夜,要早睡早起。
      我拿钱给奶奶的时候,她总是不要,说我工资低,等我升职加薪再给她钱,在奶奶那每次说我要回家了,下次再来看您,奶奶总是再三叮咛让我吃饱点,别饿着,别不吃饭,别担心没钱。
      我答应她做的事,她让我考公务员,我差一名,她让我做的事,也有不少没做到,没有按时三餐,没有早点睡觉。让我早点结婚,我想也是不太可能了。周四发工资了,原计划是周五回小城去探望她,该给的那一份工资,却再也不能交到她手上了。。。
      她是一个勤劳的老太太,她认为劳动创造价值,自从她腿脚不便不能出门以来,她感受快乐的方式洗个菜做个饭。自她不能动,转身都需要别人帮忙以后,她眼眸黯淡了许多,很自责觉得自己拖累了亲人。可是,没有老太太,又哪来的后辈子孙呢?老太太早到该享福的年纪了,但是却辛劳一生,空不下来,劝都劝不住,唯独空闲的时候,却是在病床上躺着,起床、转身都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
      “许多人在重要的人过世时可能在另一个城市,猝不及防之下,特别懊恼和后悔自己没能好好送送对方。
      但多数人离开时,我们也都很难做到像电视剧那样,手挽着手看着对方合上眼。大多数的离开,是睁开眼时、洗完澡时、准备吃饭时一个简短的电话或短信。
        简短到可能你不知所措地挂完电话后,悲伤才开始慢慢往上涌。
发现了吗,不管你做了多少心理准备,任何人的离开都是猝不及防的。
      于是我也开始觉得,“好好送走对方”,“好好道别对方”,它应该是一系列漫长的动作。
这些动作里可能包括微不足道的,你记得他喜欢吃苹果,你想给他买一件暖和的衣服,你常戴着他送的那个玉佩。
      如果人真的有灵魂,我想在彻底离开这个世界之前,那个人也一定通过这些连结,跟你好好道别过。”
      自老太太9月住进医院开始,做了一个多月的心理准备,我以为我已经准备好接受一切了,但当27号晚上接到消息的时候,还是难以接受,老太太离开的事实。
        27号周二晚上刚加完班,朋友相约聚一聚,刚到地方坐下,便接到姐姐打来的电话,说家族群里怎么在发些良辰吉日,什么情况?我说不清楚,问问家里,稍稍约莫三两分钟后,电话再度响起,传来噩耗,姐姐阵阵啜泣带着哭腔说:“奶奶已经走了,下午两点左右走的。”,我以为我做的准备已经足够充分了,直到那一瞬间,我才发现一切防御被瞬间摧毁,犹如单薄的衣物无法在下着暴雨刮着狂风的室外寒冷冬夜御寒保暖一般。
        突然想起韩寒曾经提过一个问题,告别与告白哪个更需要勇气?他的答案是告白更需要,认为告白面对是不可控的开端。
        而我给出的答案是告别,表面上来看,我们害怕告白,是在担心失败之后难免就成了告别。好像说到底也是在怕告别。只是告别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情愿也好,不情愿也罢,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告别,告别日升月沉朝云晚霞,告别过期的情话逝去的恋人,告别离去的亲人。日出日落,来来去去,有了开端,始终会一步步逼近故事的最终章。
        残酷的是,无论是美好的童话故事亦或是令人痛苦的悲剧故事,人的离去,似乎是显性或隐性的最终定局,只是它是一份隐藏的答卷,被寄托了真挚感情的人的离去,似乎更难让人接受。
      本来这周工作计划安排,跑外勤回到小城的乡镇,晚上住县城的酒店,正好可以去见老太太,结果由于厂家等种种原因,迫使当天来回不过夜,领导又取消了后续的工作计划,遗憾错过见老太太的机会。
      今天本应是回来探望老太太的日子,却没想过却在周三奔丧而归,今天早上在殡仪馆见老太太的最后一面,她安静的在那沉睡着,从和蔼慈祥的笑容,灵动的眼眸,温和的话语  到  合拢眼睛  静静地听着她所关心的后辈们的哭嚎呼喊。
      她是个温柔的老太太,会对所有的后辈关怀备至,不管到场亦或未到场的后辈们都念着老太太的好,说老太太多温柔,多关心他们。但是她如今却如此的残酷无情,忽视了众人的呼喊声,自顾自的在那睡着觉,不再受疼痛病痛的侵扰,不再为人间俗事烦恼,不再关心后辈子孙的情况。我能理解的,但是我现在还不太能接受。
      在医院呆着的日子里,见了人生百态,有人痛哭流涕、呼喊姓名不舍离别,有人面带喜悦,迎接家属出院,更有充满希望的住院的病患,相信自己可以恢复健康。
        今天早上在殡仪馆的时候,眼见着馆内的众人,无论是旁人亦或是亲戚家属都是沉默不语、脸色苍白亦或哭嚎不已,我以为我做了这么久的准备,已经可以坦然面对,但是直到在悼念堂的那一刻,我见到老太太安静的在那睡着觉,耳边传来众人恸哭,阵阵的哭泣声、呼喊老太太的声音,我眼睛一直眨啊眨,我以为我会忍住不哭,突然鼻子一酸,无声的流出了泪水。触目伤怀,情不能自已。
      殡仪馆的仪式流程完成后,众人离开悼念堂前去焚化遗物和上香的地方,老太太安详的被推去火化,在踏出灵堂的那一刻,我突然想回头再看一眼老太太,我爸止住了我转身的动作,让我往前走,不让我回头。
      走到焚化遗物和上香的地方,等上完香,亲人将老太太的衣物以及一些遗物扔去焚化,在殡仪馆允许的范围内,购买了馆内售卖的爆竹,燃放过程中,突然一颗燃放完的爆竹弹到了我的手背,我一开始不解,怎么站着这么远都弹得过来?
        过了好一会,我才想明白,那一刻正是老太太的躯体在火化的时候,我又是老太太最疼爱的孙子,如果真的有灵魂的话,老太太想必是最后离开躯壳的那一刻,还摸了摸我的手,可能想说些什么吧,只是我再也听不见了。。。
      念高中的时候,舍友在阳台吞云吐雾的时候,我问他为什么抽烟,有什么意思?
他说能解决烦恼,至少能暂缓一下压力和烦恼的侵扰。
      我说我抽过一支,感觉没什么意思,还很呛,简直就是浪费钱。
      舍友说等你懂了烟酒的时候,不见得是好事。最好你就不必抽烟喝酒。
      但是这几天我烟酒都沾了,吞云吐雾,一身酒味甚至今晚明天还要约人一起抽烟喝酒。又是一件没做到奶奶要求的事,不碰烟酒。我真是不听话啊,可是奶奶再也不会教育我了。
      有些遗憾会抱憾终身,但太阳会照常升起,生活还是得继续,我想等她奔向9,迈向10,而她停留在了8的这一刻。
      我想,她不是失去了生命,她只是走出了时间。
      她只是和爷爷去过二人世界了,在时间的尽头之外,我们会再相逢的。
      愿各位珍惜眼前人,很多事的的确确是到了发生后,才会有不甘、有遗憾、有悔恨。
      老生常谈,但是真正懂了这句话的人,想必莫不是承受了磨难、痛苦、不舍、遗憾的可怜人。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B姬 » 我想,她不是失去了生命,她只是走出了时间。
分享到: 更多 (0)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BB姬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