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来看BB姬beebeej.com
上班摸鱼吹水好快活

[皇会异闻录]七部棺谜案

 

我就在这里,等风也等你


安于得失,淡于成败,缘于皇会,归于1024!


皇会不负有心人,结草衔环渡游人。不忘流年不忘卿,初心不改建姬城。


如有违规,请版主删除,勿禁言

今天讲的故事发生在福建泉州,在这个城市的闹市区,居然露天停放着7口装着尸体的棺材,300年来无人敢动。

一、七部棺由来
      在泉州市区,有一条历史悠久的路,大家都叫这条路“花巷”。为什么叫花巷呢?是因为这条路从明代开始就有一排商铺,专门卖纸花、盆花等等祭祀用品。
再往前走,就到了一个叫做“留府埕”的大屋(埕是闽南地区对地名的一种称呼),这间屋子以前住的是一户姓留的人家。每天都有不少全泉州人经过这里,但却很少人知道,这个大门紧闭的地方,曾经置放过7部棺材,从明朝末年,一直停放到1946年。这7部棺材,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它们的故事也很有悲剧色彩。清朝顺治年间,一个名叫“留起春”的明朝名士,在清军就快抵达泉州城的时候,他发誓绝不向清军投降,于是带着一家7口人自杀了。当地的其他留氏族人趁清军还没来到,赶紧把留起春一家7口安置在打造好的棺材里,结果还没来得及给他们下葬呢,清军就攻入了泉州。留氏一族只好赶紧先逃命,这7口棺材就这样一直露天放在留府埕的院子里。
      一开始呢,因为战乱,没人顾得上这7口棺材的入土问题。可能正是如此,棺材里的亡灵亡灵久久不能得到安息。特别是到晚上,留府埕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阴气森森的氛围,可能是因为这亡灵多年被困在里面,因此怨气十分深重。战乱结束后,留府埕院子里开始出现各种灵异的传闻。据说曾经有人半夜经过留府埕,看见院子里那棵高过屋顶的大树上,有几个像人影一样的东西挂在那里,不过有树叶遮挡看不清楚,等那个人站定再看时,立刻吓得落荒而逃。原来,他看见有7双脚,在树上晃来晃去,难道是留起春那一家7口的亡灵出现了?!事情传了开来,很多泉州人都不敢到那附近去,大家都很怕在那里碰见什么吓人的东西。有人知道是这7部棺材没有下葬,才使得亡灵不能安息,于是就打算出资请人修墓。不过更加诡异的是,但凡想要出资帮助7部棺材下葬的人,不是离奇死亡,就是病魔缠身…最终这7部棺材也没人再敢管,足足在那里放了300年。

二、亡灵招财
      关于“7部棺”的奇谈,在泉州当地流传了好几百年,不过流传度和可信度最高的,就要数“卖花的小女孩”诡异事件了。那7部棺材,从清朝一直被放置到民国年间,按理来说,木材如果放了这么多年,就算不被虫蛀烂,风吹雨淋的,也破烂到一定程度了吧?可奇怪的是,这7口棺材不但位置不变,还没有什么损毁的痕迹。民国时候流行一种叫做“买花”的博彩活动,就相当于现在的六合彩。用一块钱买花,最多的时候能赢三十块钱左右,这在当时算收益非常高的博彩类型了。所以当时很多泉州人都非常热衷于买花。当时,在留府埕附近就开了这样一间花档,花档的李老板在当地也是有地痞势力的,他的花档开的很大,他作为庄家经常靠出千赢了很多钱。可是就在快要接近7月15(农历鬼节)的那几天,李老板发现档口的收益居然一天比一天少,他怀疑自己的伙计们偷钱。他叫来伙计们一问,个个都否认自己贪了钱。其中一个伙计想了想说,这几天晚上,花档口经常来一个穿着红衣服的姑娘,大概17岁的样子,经常来买“花”,不论档口怎么出千,她就是逢买必中,搞得花档赔了不少钱。李老板一听,心生疑惑,他决定今晚蹲在花档口看看这个姑娘是何方神圣。大概晚上9、10点的时候,果然有一个穿红衣服的姑娘进来了。李老板看见这个姑娘的衣服非常破旧,脸色苍白的不像正常人。而且她居然有一双小脚,脚上还套着一双红色的绣花鞋。只见红衣姑娘动作有点僵硬地拿钱投注,而且她真的逢买必中,一会儿工夫,花档就赔了不少钱。李老板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他没有生气地赶那姑娘走,等她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李老板悄悄跟了上去。奇怪的是,这个姑娘看起来很瘦小,没想到走路很快,没有半点脚步声,李老板差点追不上她。就在一个拐角的地方,那个姑娘停了下来。这时候李老板看见,她的下半身居然空荡荡的!而且她正慢慢地,慢慢地把头转过来李老板藏的地方,然后发出轻轻的笑声。但是她脖子以下的部分,居然没有半点转动的角度,就是说,她只是把头转过来了…..这场景真是要多吓人有多吓人!李老板惊得脑门上全是汗,但他不敢动。大概过了10来分钟吧,李老板小心翼翼地探出头去看,街上空荡荡的,哪还有什么姑娘啊。他站起身往前面走去,只见不远处的留府埕,居然开着门!留府埕不是已经荒废很久了吗?难道那个红衣姑娘住在里面?老板好歹也是走过江湖的人,他一狠心,决定要把事情搞明白,于是一个人走进了院子里。院子里黑乎乎的,老板划亮身上带的火柴,只见杂草丛生的院子中间横七竖八地躺着那7部棺材,周围连一个人影都没有。老板壮起胆子仔细查看那几口棺材,虽然年代久远,但是每部棺材都被钉子钉得很死,再仔细一看,其中有一部棺材,比其它几部都要短一些,像是专门定制的。老板心里疑惑,又不敢确定。他捡起旁边一根枯枝,敲敲棺材板,树枝刚敲下去,就听见棺材里面传来一声悠长的叹息,好像有个姑娘在里面说,终于有人来了……老板当场吓毛了,转身飞也似地逃出了留府埕。
        没几天,这件事就在当地传遍了。大家知道后居然不害怕,反而有很多赢钱心切的赌客买上香烛、纸钱跑到留府埕,找到最短的那口棺材祭拜。说来也奇怪,只要是去拜过的人,买花的手气就特别好,搞到几个花档的老板赔了不少钱,还有一个花档的老板因此破产。于是李老板带头,把其它花档的几个老板集结在一起,准备破了“棺材招财”这门邪事。那天很多人都去看热闹,大家进了留府埕那个荒废的院子以后,领头的李老板拿起很长一把银针,一根根钉在棺材的盖板上。再拿出事先准备的黑狗血,泼在了这口棺材上。果然,这么一折腾,棺材果然没有招财的能力了,去祭祀过的人再赌钱,手气也没了。不过听说那个李老板没多久居然暴毙了,而且身上全是密密麻麻的深孔,七窍流血惨不忍睹。死之前李老板还神志不清地说,有个小女孩趴在自己的背上,不肯下去……

三、迷棺诡事
        除了买花姑娘这件灵异传闻,“七部棺”还有一个诡异的特点,就是没人能让它们离开留府埕。1935年泉州洪灾,大水甚至蔓延到了钟楼半腰,很多居民楼都被冲毁了,而留府埕的7部棺材也被大水冲的四处漂游。可古怪的是,大水退去后,当地人发现,这些棺材居然全部回到原地!每部棺材的位置都和原来的一模一样,莫非是亡灵自己推棺材回原位?到了1946年,终于有人想要解决“7部棺”的问题了。当时福建省行政督察专员罗尔瞻和晋江县长吴德露,在泉州群众的多次呼吁下,终于下决心移葬“7部棺”。不过7部棺历经300年,煞气十足,哪像普通棺材那样说移葬就移葬呢?吴德露找到当时承包县里工程的木工张承伊,要他承担修墓的任务。可是张承伊很担心自己被亡灵惩罚,于是跑去关帝庙求签。结果抽到第17签,上面写着:“……纵使机关图得胜,定为后世子孙殃。”本来张承伊就很害怕修墓这件事了,看到签以后更加吓到魂飞魄散,他坚决拒绝这次任务。这时罗尔瞻过来安慰他,说如果以后遇到不测,他愿意一力承担,绝不连累他人,罗尔瞻这下才把张承伊说服了。墓地就选在“泉州市中山公园”,因为怕得罪棺里的亡灵,张承伊不但分文不收修墓的费用,还自备“三牲”祭祀。
        墓地是修好了,又该找谁来抬棺呢?由于“7部棺”动者必死的说法在泉州人人皆知,没有一个公会敢接抬棺的任务。最后他们找到了五堡码头的工人,这些工人大多姓“刘”。而且他们就是当时躲避清军追杀逃亡的留氏家族后人,只不过后来才改姓“刘”,所以“留”姓和“刘”姓在当地原来是一家。自己族里先人的事哪有不管的道理?于是五堡码头派出80人来抬棺。不过他们的要求和修墓的人一样,纯属义务,不要工钱。抬棺的时候,每个人都系了一块红布在身上,取个吉利。据说当时泉州各界人士都出席了,送殡队伍从花巷出发,围观者人山人海。不过抬棺的过程中还是发生了一个小事故。其中一部比较长的棺材,在抬的时候有个工人说了一句“好沉啊”,突然就控制不住身子一歪,棺材滑落,“轰”一声掉在了地上。旁边的人都大惊失色,赶紧去看棺材有没有事。工头大骂这个工人不应该在抬棺的时候说棺材沉,因为这会触犯里面已故之人,棺材会越来越沉,更严重的,抬棺人会被压到吐血而亡!大家赶紧在原地祭拜了一番,希望里面的先人大人不记小人过。祭拜一番后,大家再次抬起棺材,发现棺材居然一点都不沉了!后来,7部棺材顺利下葬,延续300年的“7部棺”奇闻怪事就此告一段落。
      可惜的是,1958年,由于泉州体育馆扩建,7部棺所在地被铲平,墓地里的部分随葬品也被厦门考古队发掘取走,7部棺就这样永远沉睡在地底下……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B姬 » [皇会异闻录]七部棺谜案
分享到: 更多 (0)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BB姬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