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如果没有这条山脉,我们的祖国会怎样
这两天,一张飞机上的航拍照火了博主@刘若晴发布了一张网友@蚂蚁有两个胃2020去年在飞机上拍的照片称:飞机上航拍的秦岭,以一己之力,挡住南下冷空气,也挡住北上暖湿气流
飞过西安的小伙伴们可能都有这种体会不管你是从哪个方向来,只要飞机广播开始为你播报地面天气信息,提示你收起小桌板,调直座椅靠背……此时你往窗外看去,都能或清晰或模糊的看到一条横跨东西的连绵山脉,在三秦大地上蜿蜒耸立甚至可能有很多朋友无数次的飞越关中地区的上空,无数次的看到过这条没什么特别的“小山脉”却从来没曾想过,这就是地理书上那个属于南北分界线的秦岭
说实话,乍看到照片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跟博主一样,开始默背地理课本上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相关知识:南北分界线、1月份0℃等温线、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来自学渣的倔强,能记住的就只剩这几个)
但是我没想到,当那个存在于课本中的知识点以这样的俯瞰方式清晰、形象的展现在眼前时,竟会如此壮观广大网友也和我有同样的感受
秦岭:今天也有在好好打工冷空气:怎么?是我站的不够高吗?
事实上,秦岭虽确实对水汽有阻滞作用,但它却并不能凭借一己之力挡住所有南下的冷空气它只能挡住实力不够强的冷空气(不够强的冷空气:说到底还是我站的不够高)但是冷空气来临时,却并不会形成上图中那种“泾渭分明”的现象反而,当山脉阻挡了暖湿气流,则会在一侧出现暖气流抬升形成云,而另一侧气流下沉,出现晴空所以,这张航拍照不是秦岭在阻挡冷空气南下,而是冷空气过境后形成的奇特天气现象
但不管这张照片呈现出了什么样的天气现象,秦岭却是实打实的在大家的心中更加具象化了很多网友也po出了自己拍到的秦岭俯瞰照蜿蜒曲折
冷峻神秘
横跨1600多公里,一眼看不到尽头
山脚下更显巍峨
以前,大家的印象中,秦岭或许只是一个名词追过盗墓系列的,可能会再加上一点秦岭神树、龙岭迷窟的神秘想象但是,只有真正感受过秦岭的人,才会懂得它的巍峨、峻峭、以及无限魅力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秦岭之美,不仅仅在于它对地理的贡献还在于,上一趟秦岭后你会发现:“我还是太没见过世面了”从西安向南,一路经过长安区,关中平原平坦辽阔,但是当你沿着西汉高速慢慢接近秦岭山脉、看见它的轮廓、直至完全进山后从气候、温度、到空气质量、道路状况、以及沿路的自然风景,都会有非常大的改变
首先是气候和温度就这么说吧,从西安穿越秦岭到陕南,一路上可以直观感受三个不同的气候传统印象中的南北气候,以及秦岭山峰上白雪常年不化的寒冷(夏季简直避暑胜地)
其次,沿路的风景就更不用说了路边“野生动物出没,请小心慢行”的告示牌随处可见走着走着,就会突然有一只仿佛带着彩色螺旋桨的不知名鸟类从眼前飞过毕竟,这秦岭腹地,真的不止有绿色
最最关键也最最了不起的,当属秦岭的道路交通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平时走高速,遇到过隧道吗?最长的隧道大概需要在里面行驶多长时间?我相信很多朋友的答案可能都超不过一两分钟,有的隧道,十几秒就足够通过了但是在秦岭上,有一条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世界最长的双洞单向公路隧道——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单洞长18.02公里,双洞共长36.04公里,走完全程需要15分钟
而这只是秦岭众多隧道群中的一个实际上,在翻越秦岭的过程中,大大小小的隧道有六七十个,其中大部分隧道长度都超过了3公里秦岭Ⅰ号隧道:全长6144米秦岭Ⅱ隧道:全长6125米秦岭Ⅲ号隧道:全长4950米光是西汉高速,隧道单洞总长就有97公里别的地方修高速,是遇山开山,遇水架桥,而秦岭高速,则是在蜿蜒曲折的山脉间,不断的开山+架桥
有人说,想真正的称自己一声老司机吗,那就开车上一趟秦岭吧因为在那种沟壑和峻峰不断起伏的山林间,你才能真正感受到壮阔大自然和中国基建力量的碰撞,到底有多了不起真的很牛B!(破音)
有人问,如果没有这条山脉,我们的祖国会怎样网友答:那南方的小伙伴就能喜提集体供暖了虽是一句玩笑话,但我们深知,这个影响着祖国南北方气候、土壤、农作物产量的巨大山脉不仅仅是一片山峰,它还是我们千年文化的发源和见证“八百里秦川,十万古墓”从天子贵胄到王公大臣,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书写它,赞叹它唐朝文学家韩愈曾著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被云山和高岭遮住了回望的目光,而大雪拥满前路,连马都踟蹰不行,在大自然的磅礴壮阔面前,人类该有多微不足道啊而时间来到几千年之后,再看这高楼林立和“云横秦岭”好像突然之间,就和韩愈有了共鸣
穿越千年的对话,让人心生敬畏不管世界怎样更替,这横亘在祖国腹地的山脉一直都在在这天地间的崇山峻岭中,流淌的是一脉传承的中华文化可能这才是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正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