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来看BB姬beebeej.com
上班摸鱼吹水好快活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作品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概况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于2000年正式成立,地处武汉市艺术文化中心昙华林艺术区,是对内服务于湖北美术学院的教学、创作与科研,对外实施学术成果交流与展示的重要平台,亦是集教学与科研、展览与收藏、交流与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学术机构。立足湖北,辐射华中,影响全国,关注传统文脉延伸及学校师生学术成果的运作推广,强化学术机制与学术成果的对外开放,发挥展览学术品牌的辐射效应。根据学校创建特色鲜明、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建设一流美术学科的目标,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致力于打造社会美育和公共文化服务高地,逐步建成面向中国当代文化与美术教育发展需求的学术窗口,以及新时期全面推进社会美育的重要阵地。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现设有策划与展务部、典藏与公共教育部、研究与推广部三个部门。美术馆建筑面积6030平方米,场馆共5层,展厅 24 个,展厅面积3964平方米,展线总长度为983米,具备举办国内外大型展览的条件。每年主办、协办、承办展览约25项,其中分为:服务于学校教学的展览项目、上级单位及其他艺术机构的交流展览项目、美术馆自主品牌展览项目以及国际国内重大展览项目。
作品欣赏
01
 王霞宙 《紫藤》 
中国画 150×49cm 
创作年代不详 湖北美术学院藏
王霞宙早期主攻人物,擅画仕女,有“王美人”之称。后专攻花鸟画,刻意独辟蹊径而自成一格,画法数经变易终获大成。50年代创造出一种清新明丽的花鸟画风,赋予传统没骨画法以鲜明的时代感,其代表作《美人蕉》、《卷丹》等,对国内花鸟画坛产生很大影响。最善画紫藤,其数量之多,难以胜数。60年代进入创作全盛时期,自谓“六十变法”。其花鸟画转而以水墨写意为主,笔力与年俱增,画风更趋苍劲老辣。在题材上力求摆脱前人的窠臼,刻意寻求不曾入画的野生植物和农作物为素材,塑造成趣味盎然的艺术形象,丰富了花鸟画的题材范围,扩大了花鸟画的思想容量。又将诗、书汇入画作,加强墨气,探求意象之隽永。
02
 侯东谷《梅花》 
中国画 180×34cm 
1947年 湖北美术学院藏
03
 汤文选 《婆媳上冬学》 
中国画 110×64cm  
1954年 湖北美术学院藏
汤文选的代表作《婆媳上冬学》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一幅重要作品,它首次用国画的写意笔墨语言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新时代新人物的精神风貌,被认为是“开启了时代之先,在中国画急需突破时做出的重要突破,为中国画的新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的这件《婆媳上冬学》与中国美术馆收藏的同名作品内容一致,但创作时间晚一个月,落款为1954年4月。
04
 赵合俦《紫薇八哥轴》 
中国画 83×36cm  
1980年 湖北美术学院藏
赵合俦的画法师从赵之谦、吴昌硕、齐白万等近代各大家,而又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素材。他主张学古人,学今人,学自然。但不论对古人、今人和自然,都不是模拟照抄,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自然形象提炼概括,进行自己的创造。他擅长花卉、禽鸟、草虫和各种小动物,尤喜画八哥、苍鹰、鸡等。他的画风朴实,平易近人,一如他的为人。他用笔泼辣奔放,流畅自然,巨幅大帧一气呵成。
05
 张肇铭《凌霄花》 
中国画 97×49cm 
1960年代 湖北美术学院藏
张肇铭早年师从王梦白、陈师曾,深受恽南田画风的影响,后上撷明清诸家,兼收写生与写意两者的优长,把形象真实与缘物寄情统一起来,不求工于笔墨之外。解放后,他的艺术创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着力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时代气息。这一时期作品具有朴实凝练、意趣隽永的风格。70岁以后,画风大变,画笔更趋成熟,作画由小写意变为减笔大写意,由用色多一变而为用墨多,纵笔驰骋,水墨酣畅,平淡天真。其花鸟画享有盛誉,代表作有《红叶》、《牡丹》、《荷花》、《秋海棠》、《枯枝麻雀》、《牵牛》等。此画凌霄花以行书写枝条,石青、朱砂掺以淡墨作花叶,突出了笔墨酣畅的写意情趣。缘物抒情,蕴含着诗境之美。

06
 邹国华、王贵洲、王霞宙、张振铎  
《武钢全景》 中国画 23×647cm 
1958年 湖北美术学院藏
07
 张振铎 《松鹰》 
中国画 101×69cm  
创作年代不详 湖北美术学院藏
08
 徐松安《山邨耕牧》 
中国画 96×55cm  
1962年  湖北美术学院藏
09
 杨奠安《山城闹市》 
中国画 72×195cm 
1964年 湖北美术学院藏
10
 闻钧天《高山迎客松》 
中国画 96×47cm 
1973年 湖北美术学院藏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B姬 »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作品
分享到: 更多 (0)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BB姬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