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有关部门提出“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人社部同时提出“小步慢走”思路,拟针对不同群体诉求采取差别化策略。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延迟退休被暂时搁置。今年发布的十四个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消息传出后,一片哗然,据说百分之八十九人反对。
当十四五规划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建议出来后,大家心平气和,余下的估计就是“喜迎” 了。
首先大家都习惯了。中国人遇事就三板斧,气愤、无奈加理解,先是义愤填膺,之后觉得是大政方针,然后就理解了。
前几天和一位高人,谈起延退问题,他神秘地说,你懂个锤子,先确定你有没有退休资格,再谈延迟,否则,延退与你有毛关系!
之后,他仔细分析了相关形势,令本人茅塞顿开。
中国十几亿人口,约八亿农民无所谓退休,他们大多活到老干到老,延退不关他们事。有人说,现在农民也有退休金呀,有,少的可怜,靠这点钱,早饿死了。这么一来,全国至少一半人对延退不抱立场。
延退影响最大的首先是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相关法规,这些人干到一定年限,大约是三十年工龄就可退休,这是明文规定,有些地方,对那些升职无望的干部,可以劝退,不用上班,工资全发。
如果是科级副科级干部,之前的政策是,副科52岁,正科55岁,就可退二线。这是潜规则,最近几年,进行整顿,退二线领导需回去上班,但是,风声一过,继续在家休息,上面检查,他们象征性回去几天。
至于说副处以上干部,让人家退人家还不乐意呢。
其次,延退对大型垄断国企正式员工,也没多大影响。大家知道,在大型垄断国企,干活的都是合同工、协作工,干最累的活,拿最低的工资,正式员工要么是管理干部,要么科室人员,不干活,工资福利还好,延迟退休对他们来说,也是好事,大大的好事。
其三,外资合资企业。这些企业比较正规,只要招收员工,就会按政策为他们上社保。但是,最近几年,外资出走很多,这些企业员工越来越少。
其四,国内成规模私企。他们非常精明,对于管理干部、技术骨干、销售精英,企业非常重视,为他们交纳社保,对于一般员工,他强烈要求交,就交,不要求交,就不交,上面查,作个假就掩护过去。
一般员工,真不希望交纳社保。他们是打工者,有一天没一天,拿现钱最保险,企业想给他办社保,他还不让呢。
至于说作坊式小企、个体服务业,人员流动性特大,去哪里交社保,为谁交社保?延退跟他们有关系吗?
由此可以看出,延退真正影响的是一线工人,并且是国企里一线工人以及垄断企业协作工、合同工。
他们干不动了怎么办?总不能让人家累死在岗位吧?如果累死在岗位,单位非赔疯不可,为此,单位肯定出台内部政策,等不到退休年龄,就办个内退,大不了工资低点罢了。
我的感觉是,现在国家社保支出较大,是因为当前达到退休年龄的是之前的国企、集体企业员工,他们早已下岗,马上到达退休年龄。当这批人老去后,社保支出就会减少,因为交社保的人越来越少。
将来领取养老金的将是行政事业单位、大型垄断国企员工为主,而他们早有对策。
延退政策无异会缓解社保支付压力,因为晚发社保,支出减少了。这部分费用由财政或企业负担,直到他们到达退休年龄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