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来看BB姬beebeej.com
上班摸鱼吹水好快活

[灵魂摆渡者]早教谁来教

注:基于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本文所涉案例,均对咨询者和相关人的姓名、个人信息、身份背景做了不影响内容的适度修改。


               
        来咨询的,各种问题都有,还有带着娃娃的妈妈,比如阿贝妈妈。这位31岁的妈妈,带着刚满18个月,走路晃悠悠的可爱女儿来找我咨询。
               
        问题也颇具代表性,就是关于孩子早教的问题。

        一岁半的孩子,应该常常带她出去看看,但小阿贝的父母工作都非常忙,到了休息天还得忙各种家务,家里请的阿姨也就是每天带孩子下楼在小区里转一会儿。

        如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也没有玩伴,问问周围差不多大的孩子,竟然大部分都去早教班了。于是阿贝妈妈开始琢磨,该不该让孩子上早教班。

        阿贝妈妈的一个朋友,很信奉早教。她对阿贝妈妈说,把孩子送去早教,毕竟有老师教,多少能学到些知识,和其他孩子在一起还可以培养人际交往。

        而上过早教班的孩子,确实会显得大方一些,懂事一些。再说了,反正在家跟老年人或者阿姨也学不到什么——即便父母本身,也没有早教老师有方法。

        接着阿贝妈妈就去了解了一下,才知道早教班的费用比较高,但别家的孩子都上了,如果有条件不能亏待自己的孩子呀!都说孩子越小潜能越大,如果错过了,会影响今后的发展,再补也补不回来。

        不过,阿贝妈妈还是很犹豫,早教真有那么神么?有些上了早教班的孩子,似乎也并没有表现出什么特殊之处,自己小时候连早教这个概念都没有,还不是照样长大成人了吗?

        看着女儿小小的笑脸,阿贝妈妈真不想让她有任何压力,也许就应该让孩子按照自身规律慢慢长大,自然发展。

        又或者这样的做法是错的,真的会对她不利,荒废了她最好的学习机会,限制了她将来的能力。
       
        对于早教,我其实也不是专家。但正如阿贝妈妈所说,“我们小时候连早教这个概念都没有”——她是“80后”,我是更老的“70后”,我们都没有接受过标准意义上的早教,但其实我们都曾经被有意无意的早教过。

        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家人就开始按照祖辈流传下来的方法为我们启蒙,同时还加上他们自己不自觉的创新,虽然他们几乎都不具备相应的知识体系。

        其中一些方案不无道理,确实顺应了小生命发展的规律,更好地帮助我们长大了。当然,后续问题也不少。
       
        好吧,让我们先弄清楚早教的概念吧。

        婴幼儿时期是人类神经系统发育最快的时期,此时丰富的环境刺激与学习机会会促进大脑的发育,从而开发各项潜能。

        早教其实是终身教育的开端,指在0~6岁阶段,根据婴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结合敏感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培养,为智能和人格的发展打下基础。

        时下给孩子上早教班的家庭不在少数,但家长大多对早教的概念缺少完整清晰的认识,并带有诸多误读。以下是三个常见误区:其一,很多父母认为早教是早教班或幼儿园的任务,只要把孩子送去上学就完成任务,万事大吉了。

        事实上,早教的各种途径中,家庭教育堪称关键环节。人的智力和心理是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家庭则是成长过程中最密切的后天环境。

        说白了,在早教问题上,父母(或其他主要养育者)的责任最大、影响力最大——父母双亲才是实施教育的主体。

        因此,父母首先要“自学”,有意识、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素质,了解相关心理学知识,学习合理的教养方式。举例来说,了解了敏感期的概念,也就理解了孩子在某个年龄段出现的问题(如执拗敏感期),或掌握住孩子发展的契机(如语言敏感期),往往事半功倍。

        其二,早教的目标常常被看作让孩子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然而这些内容,孩子会随着年龄增长自然习得,最终不再“出奇”。同时,过分功利的早教也会给孩子带来负面效应,造成焦虑、厌倦、浮躁、虚荣……从而抑制自身的发展。

        实质上,能力、智能与人格、个性的培养才是早教的最终目的——换言之,要让孩子更有兴趣探索世界,更有能力适应社会。其三,早教的方式也并不仅限于早教班(可以将其看作一种比较系统的补充手段)。多元的方式和场所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在语言、智力、艺术、情感、人格和社会性等方面的成长。

        在家中的亲子游戏和阅读,在户外的亲近自然和旅游,在公共场所的人际互动和参与……都不失为接触世界、开阔视野的良方、良机。

        就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可以和孩子一同前往的地方——不妨带孩子去各种博物馆、展览厅、园林,走一走、坐一坐、看一看,耳濡目染是很棒的启蒙。不要认为他还太小什么都不懂,相信自己不如相信孩子的灵性。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时时有精彩,做善于发现、善于感知的父母,就会培养出善于发现和感知的孩子。
       
        说了这么多,早教是谁的事,早教又是为了什么,相信阿贝妈妈也明白了。

        孩子像小树一样,从发芽到茁壮,每时每刻都在汲取养分,谈何荒废?孩子像花朵一样,各有各的花期,耐心浇灌直到嫣然绽放,迟早而已。

        我们总会听到父母们说自己“工作太忙,不懂教育”,这都是事实,但不是逃避责任的借口。

        这个责任固然重大,却非常特别,非常珍贵。在小孩的心目中,父母是可以无条件托付、信任的玩伴(除了孩子,有谁生来就会这样看待我们呢)。

        身为父母,其实是上天给我们的一个机会:再一次接受启蒙,与孩子一同成长——重要的是,现在就去做。

        最后,我能感到阿贝妈妈潜在的焦虑和内疚,觉得自己对孩子的付出不够——老实说,我也常常这样想。不过,我会告诉自己,世上没有不犯错的父母,更没有完美的父母。

        我们绝对不是最好的,但我们都是努力的,对么?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B姬 » [灵魂摆渡者]早教谁来教
分享到: 更多 (0)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BB姬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