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北齐美男子,王族大将高长恭由于长相太过俊美,上阵时唯恐敌人不怕他,于是都戴着个吓人的面具出征。在邙山之战时,担任中军将军,头戴恐怖面具,率领五百骑兵突破北周包围,成功解围金墉城,威名大振,受到士兵讴歌赞颂,即《兰陵王入阵曲》。
高长恭被封兰陵王,后来被皇帝嫉妒猜忌,因罪自杀。但我觉得不管怎么说,兰陵王还是走过了瑰丽绚烂的一生,如果当年安排他当枣庄王,估计他早就要抑郁厌世了。
以前叫兰陵者,枣庄是也。枣庄现在没啥存在感,但你可能不知道大名鼎鼎的铁道游击队就出自这里。当然这都是文学塑造,扒扒火车上的货现实中并没有那么神奇。
我小时候,就见过扒火车上货物的,那幅景象当场震撼了我,可惜当年没有手机不能随时拍。景象是这样的:一列运煤的火车缓缓出站,外面铁路两边好多中年妇女手持竹竿,在驶过的火车旁边用竹竿去扒车上的煤,车开过去后再捡。我看到堆的高出车厢的煤给一路扫,等全车开过的时候已经少了好大一层。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信哉!
可能是觉得现在太没有存在感,枣庄的干部们用力关心起“煎饼”来了,山东煎饼全国有名,全国各地都常看到“山东煎饼摊”。但规范做法、厨具、原料这还是第一次。
有一位老哥发明了一个超级牛逼的新词:积极怠工。积极,就是看上去忙的一塌糊涂不可开交,怠工,就是你仔细观察,啥JB正经事也没有。
比如这种煎饼果子规范,谁会看呢?没有,开煎饼摊的每天忙的要死,谁有功夫搭理你这个?那么这就是废纸了吧。
如果不甘心让这个成为废纸,那就要安排执法上路呀,看到不合规范的煎饼摊就给他砸了,看你还敢不敢违反规定。
我们先不说砸人家煎饼摊合适不合适,就说让人去砸,让谁去砸呢?只能是城管出手,可是城管好好的为啥要去砸煎饼摊?于是需要多部门协调…
砸完摊子也没完事啊,你要弄车收走,要安排场地堆放这些煎饼摊,还要应付上门讨要的摊主。
你看,忙不忙?太忙了..其实呢,其实都在怠工,不想干正经事。因为干正经事,风险大,人要动脑子会很累,还有不可测风险。
我以前专门聊过官僚社会发展阶段,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理论上什么都能做木有约束,实际上做啥都不行,都要求个稳。但也不能天天衙门闲得没个鸟啊,这次管了个JB,干这种积极怠工的活。
这个话题不宜深入,点到为止吧。
也说不定,说不定枣庄煎饼有了聪明公务员们出的煎饼规范,能成为“肯德基”那种标准化作业的食品呢?
我被自己的胡说八道,都逗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