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芒刺在背,是一个成语,芒刺:指植物茎叶、果壳上的小刺或谷类壳上的细刺。如同有芒刺扎在背上。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
出处
汉书》卷68《霍光传》2958页:“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之曰:‘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近义词
如坐针毡、六神无主、坐立不安、如芒在背、如芒刺背、忐忑不安
反义词
泰然自若、若无其事、悠然自得
典故
公元前87年汉武帝刘彻死后,他年仅8岁的小儿子刘弗陵即位。史称汉昭帝。
按照武帝的遗诏,由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御史大夫桑弘羊等辅政,掌握朝廷军政大权。
汉昭帝的寿命不长,21岁就死了。他没有儿子,于是霍光把汉武帝的孙子刘贺立为皇帝。
后来,霍光发现刘贺生活放荡不堪,整天寻欢作乐,经与大臣们商量,把刘贺废掉,另立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这就是汉宣帝。
不过刘询也很清楚,霍光的权势很大,自己的生死存废完全决定于他,因此对他很害怕。
刘询即位后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去谒见(yè jiàn)高祖庙。到了那一天,宣帝乘坐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霍光就坐在马车一侧陪侍,皇帝见霍光身材高大,脸容严峻,不由自主地觉得非常畏惧,惶恐不安,就像有芒刺在背上那样难受。
此后,汉宣帝见到霍光,总是小心翼翼。
公元前68年霍光病死,乘车时再也没有他陪侍,汉宣帝才感到无拘无束,行动自由了。
造句
1.不要做坏事,否则将芒刺在背。
2.丽丽害怕妈妈发现她打碎了花瓶,坐在椅子上如同芒刺在背。
3.一想到考试有可能通不过,他便如芒刺在背,坐立不安。
4.众人的冷嘲热讽使他如芒刺在背,坐立不安。
5.瞪着试卷上血红的鸭蛋,光想到爸爸、妈妈痛心的表情,她就已经如芒刺在背了。
源流变化
唐·姚思廉《梁书·张缵传·南征赋》:“历祖宗之明君,犹负芒于盛主。” 唐·李百药《北齐书·颜之推传》:“嗣君听于巨猾,每凛然而负芒。” 唐·李百药《北齐书·王昕传》:“殿下仓卒所行,非复人臣之事,芒刺在背,交戟入颈,上下相疑,何由可久。” 唐·王绩《赠梁公》:“成王已兴诮,宣帝如负芒。” 唐·贯休《行路难》之五:“我闻忽如负芒刺,不独为君空叹息。” 五代·晋·刘昫《旧唐书·崔日用传》:“常谓人曰:‘吾一生行事,皆临时制变,不必重专守始谋,每一念之,不觉芒刺在于背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20回:“后得曹操,以为社稷之臣;不意专国弄权,擅作威福。朕每见之,背若芒刺。”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25:“三个不知文墨礼让,在朝廷横行,视君臣如同草木。景公见三人上殿,如芒刺在背。”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8:“他的洋布有什么好?偏要买他的,难道我们中国自己织的布,穿在身上就有甚芒刺在背?”
主谓 芒刺扎在脊背上。形容心里非常不安,浑身不自在。《汉书·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霍)光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贬义。用于描写生理、心理的感受。→如有所失 惶恐不安 惊恐万状 如坐针毡 泰然自若若无其事 安之若素 处之泰然 优哉优哉。也作“背若芒刺”、“背生芒刺”、“芒刺在躬”、“芒刺在身”。
今日手机码字发帖,排版可能不大乐观,各位大佬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