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敬谢:恭敬地道歉。
不敏:没有才能,自谦之词。
敬谢不敏,表示能力不够,不能胜任,或表示推辞不做。多用作谦语。
辨析
[近义] 无能为力、力所不及
[反义] 责无旁贷、当仁不让、敬事不暇
典故
鲁襄公去世的那一月,郑国的子产辅佐郑简公到晋国去聘问(国与国或各个方面之间遣使访问),晋侯借口和鲁国是同姓诸侯,而鲁国正有丧事,所以没有立刻会见他。
于是,子产便派人把宾馆的围墙全部拆毁,以安放车马和礼物。晋国派士文伯责问他说:“治国因政事刑罚不明,盗贼遍地。为了安顿来我国聘问的各国使节,我们特意让官吏们把宾馆修整好,让使者们能无忧无虑地住在里面,现在却被你拆毁了。就算你的随从戒备森严,可让别国的宾客怎么办呢?我们大王派我来问一下您拆墙的用意。”
子产答道:“我们郑国弱小,在你们大国的夹缝中勉强生存。大国动不动就要责罚我们,我们整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现在,我们把全国的财富都搜集起来,拿来朝会,碰上你们不得空,使我们不能及时献上这些礼品,也不知进见的日期。我们无法献礼,又不敢让它风吹日晒,发生损坏,那样就会加重我们郑国的罪过。我听说文公做盟主的时候,宫室低小,却把接纳诸侯的宾馆修整得宽敞高大,像王宫一样舒适。库房完好,道路平整。晚上,馆舍周围点着火把,卫士们巡逻警戒,各种杂役有人服务,使者们来到之后,很快就能办完事情,从不耽搁。更不用说担心携带的礼品被盗窃或被风吹日晒了。宾客来到就好像回到家里一样。可是晋侯的宫室绵延数里;来朝的诸侯宾客却像是住在奴隶的屋子里似的。门口进不去车马,车马货物又无法翻墙而过。雨淋日晒无法避免,加上盗贼横行,宾客进见又没有准确时候。要是还不拆毁围墙,就因为没地方收藏财礼而加重罪过了。请问主管大人,你说我们怎么办?虽然君王遭到鲁国的丧事,可这同样也是我们郑国的不幸之事啊。如果能让我们早一点奉上礼物,我们愿把围墙修好了再走。哪里敢怕麻烦怕劳累呢。
士文伯报告了子产的意思。赵文子说:“确实如此,我们实在是做得不当,这是我们的过失啊。”于是就派士文伯去向子产表示歉意,恭敬地承认晋国对这件事处理不当。晋侯也很快会见了郑简公。
用例
假设我们要拿着"一个主义"的尺度来衡量人才,那我就敬谢不敏,实在连一打也找不到。
源流变化
【敬谢不敏】 敬谢:恭敬地道歉。《韩诗外传》卷九·一〇(集释本315):景公曰:“止!此吾过矣。愿夫子(指晏子)为寡人敬谢焉。” 不敏:没有才能,自谦之词。《论语·颜渊》(《十三经注疏》本2502下):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原又作【谢不敏】。《左传·裹公三十一年》(《十三经注疏》本2015中):赵文子(武)曰:“信!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谢不敏焉。 意思是晋国用容纳奴隶的围墙去接待诸侯,赵武承认这种做法于理有亏,就派士文伯去向郑伯表示款意。|韩愈《寄卢仝》(《全唐诗》三四〇):买羊沽酒谢不敏,偶逢明月曜桃李。
后来用【敬谢不敏】,表示能力不够,不能胜任,或表示推辞不做。多用作谦语。韩时举《济渎灵应碑》(《金文最》八三):恳请立石,以纪圣感之万一。敬谢不敏,拜手稽首以书之。|清·长白浩歌子《萤窗异草·三编·一·田再春》:众官皆唯唯,敬谢不敏。|得硕亭《草珠一串序》(《清代北京竹枝词》49):若曰凡为诗者,必须意深思远,神韵悠然,则敬谢不敏矣。
又作【拜谢不敏】。刘克庄《水调歌头·喜归》(《全宋词》2592上):老夫自计甚审,忙定不如闲。容难扬雄落拓,友笑王良来往,面汗背芒寒。再拜谢不敏,早晚乞还山。
又作【辞谢不敏】,辞谢:客气地推辞。沈亚之《送同年任畹归蜀序》(《全唐文》七三五):生揖语亚之曰:“吾家世居蜀,尝以进士得第,吾少能嗣其业,幸子之文得称甚光,愿为我序还家之荣。”亚之辞谢不敏,(生)曰:“愿无让。”
又作【敢谢不敏】,敢:谦辞,表示冒昧请求的意思。于邵《九日陪廉使卢端公宴东楼序》(《全唐文》四二六):奉命为序,冠于群篇,辞之所难,敢谢不敏。
又作【逊谢不敏】,逊:谦虚;谦恭。《儿女英雄传》三三648:(安老爷道)那算方田、核堆垛,却得个专门行家,我是逊谢不敏,玉格又不能。|何刚德《春明梦录·下·吏部夏日皆辰正入署》:(王子恒)告余曰:“汝颇似林文忠,文忠在翰林时,日读六部则例,即此意也。”余逊谢不敏。
又作【自谢不敏】。清·袁枚《小仓山房续文集·二八·随园随笔序》:考订数日,觉下笔无灵气,有所著作,惟捃摭是务,无能运深湛之思……以故自谢不敏,知难而退者久矣。
PS:图片源于网络,以供大家学习。如果侵权,请联系删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