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来看BB姬beebeej.com
上班摸鱼吹水好快活

[物种新历]360,骂不倒???


这个月初,360浏览器被骂得很惨。
原因是有网友发现它推出了一项付费会员服务,每月9.9元。
 
付费会员所享有的6大权益,都有不少槽点。
比如DoH安全防劫持和DNT防跟踪,这些在其它浏览器上都是标配选项;
智能隐私防护体系……好吧,难道在提示免费会员的隐私防护不够完善?
支持国密SSL协议,这个我不懂,看网友的分析是,普通用户用不到,是面向政企用户的;
专属反馈渠道,这个好理解,暗示了免费版的反馈渠道,可能要排队那种吧。
至于提前试用最新版,就更鸡肋了。
换句话说,360的付费会员权益,将原本属于标配的安全选项给收费了,还附赠几个可有可无的权益,诚意实在不足,甚至在动摇自己的「免费帝国」标签。
最后,官方见画风不对,及时刹车,声明这只是产品团队在个性化增值服务上的一个小测试,已经(心虚)下架,还着重强调了360「安全免费」的核心理念,向群众表忠心。
不管如何,这次紧急下架付费服务,其实是一次窥探用户底线的失败尝试。
事实证明,无法做到绝对垄断,又敢违背对用户承诺,就要做好被一脚踢开的心理准备。
大概半年前,我就从360浏览器转战谷歌浏览器了。
倒不是安全问题,而是初次打开、到网页加载的延迟情况,实在太严重了。同样浏览器,谷歌几乎没有延迟,网页可以秒打开。
我个人猜测是,360浏览器的后台加载程序特别多,变得一点都不纯粹。
之前因为用习惯,我也懒得换,就这么忍着。
到了双十一,右下角强行电商弹窗,根本无法阻拦,让我下定卸载决心。
将原浏览器的相关数据,一项项全迁移到了新浏览器上,再安装广告过滤插件和鼠标手势插件,也才花了半个小时。
然后,体验有了质的飞跃。
再来看360的争议,互联网上一直以来都有,骂的人特别多。
但只是骂,可骂不倒360。
所以接下来,我会好好讲一下360这家企业,不褒不贬,尽量客观。

360这个名字,取得很妙。
数字朗朗上口,好记,又与「安全」绑定在一起,给人全方位无死角的安全感。
谈起360,肯定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红衣教主」周鸿祎。
真性情可是他年轻时的标签。
刚上大学,就敢拿着双节棍替舍友出头,教训一下混子。
然后遭到社会人的第一顿毒打,生活费全没了,也不敢告诉家人,就自己跑去摆摊,卖二手高考习题。
估计是嫌赚钱慢,又学别人摆摊,打着「科学算命」的名号,成功被城管赶走。
等沉下心来,他不甘心这样被欺负,想着报复混子,然后被对方跑去学校告状,差点开除学籍,最后喜提一次通报批评。
痛定思痛,他决定创业,联合了两个同学,准备做反病毒卡。
就像硅谷那些大佬一样,初次创业时,都会在自家车库里,捣腾出伟大的互联网企业。
但周鸿祎没有车库,甚至连个人电脑都没有,要怎么调试程序?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让他整天守在学校电脑机房门外,有同学缺席就混进去顶替。
等晚上全校师生睡着时,他们潜进机房通宵工作,天亮前再翻窗出去。
这种做法鬼鬼祟祟,像极了小偷。
然后……就被警察审讯了,因为学校机房刚好丢失了一批配件,他成为最大嫌疑对象。
连续被审讯两天,周鸿祎面临崩溃,竟然胡乱回答,给假口供,直接认罪了……。
画押签字时,他才幡然醒悟,在老师鼓励下,坚决不肯承认。
所幸,因为证据不足,他们被释放了。
这件事给他留下了很大心理阴影,以至于后来见到穿警服的人就发怵。
功成名就后,他还特地穿警服,客串了一把豆瓣4.5分的电视剧。
再说回初创产品。
周鸿祎成功弄出来后,卖了几十张,但用户体验十分糟糕,甚至无法开机,只能灰头灰脸地上门解决问题。
即便如此,他对自己的产品仍然很有自信,决定转让出去,卖个好价钱。
于是,兴致冲冲跑去北京,不到三分钟就被瑞星公司赶了出来。
去了联想,见不到有决策权的高层,又碰了一鼻子灰。
迷茫的年轻人,在中关村漫无目的游荡,到处兜售产品无果,还差点被骗钱。
只能灰溜溜回西安了。
最终找到经销商,让利七成,才卖出一千多张反病毒卡。
「硅谷热」就此画上句点。
他才意识到,那些能在硅谷实现梦想的年轻人,只是幸存者偏差。
而他,不是那个幸运儿。

第一次创业黯然收场,年轻气盛的周师傅,显然不太甘心。
当时是94年,国内市场还没有知识产权意识,那破解国外软件,推出汉化版,就成为了新商机。
周鸿祎一拍大腿,拉上两位初中同学入伙,三人成虎,能干大事。
他卖掉摩托车,勉强凑齐资金,买了一套3000元的破解版字库。
产品做出来后,周师傅大手一挥,招了几十个人去全国各地推销,势如破竹。
然后,销量惨败,公司还出了内鬼,复制软件后,出走和他对抗。
更惨的是,他还被投资人骗走一台电脑和一套系统,损失了七八万……在那个年代,实在太惨了。
两次创业失败,让周师傅一无所成,还赠送一身债,附带一条经验:光有技术不够,还要学习管理知识。
无助疲惫下,他回到学校,继续读完硕士学位。
毕业后,他去了北大方正求职。
作为新人,周鸿祎多少有点狂妄,又缺乏边界感,总是对同事指指点点。
要恰当形容,就好像朱一旦视频里,那位没眼力、经常被「非洲警告」的劳模下属。
结局也挺像,不久,周鸿祎就被领导流放到新疆,一个人卧薪尝胆。
在新疆,估计太无聊了,周鸿祎琢磨起中文网络环境。
他想做一个直接输入中文关键字,就能直达网页的便捷上网软件。
领导说你好好卧薪尝胆,别整这些幺蛾子。他听了特别失望,毅然辞职,再次踏上创业之路。
那是在1998年,身边人都觉得他自讨苦吃,只有妻子是支持的,还拿出工资补贴他创业。
他带着两位从方正一起离开的同事(怎么又是三人),在中关村租了一间简陋小屋,没窗没家具,白天办公,晚上搭床,开始一番苦逼创业。
才28岁的周鸿祎,脾性急躁,在商讨产品名字时,直接脱口而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起个名字再说啊!
于是,3721就此草率诞生。
此时的Pony马,刚注册了企鹅公司,准备大展拳脚做OICQ;
Robin李,还在硅谷当一名打工仔,暗中观察着中国互联网环境;
Jack马稍显落魄,正带领团队爬长城……
3721的定位很精准,打着「让中国人使用母语上网」的旗号,市场占有率迅速飙升到80%。
一开始,网民觉得3721这东西很好,不仅免费,还能快速跳转到想要的网址,周师傅还是很靠谱的。
但没过多久,就发现这玩意太霸道。
你不想用了,对不起,因为是强制安装,所以无法卸载。
这一招,其它同类流氓软件,也有样学样,顽固驻扎在千万萌新网民的电脑里。
每个人都苦不堪言,恨极了周鸿祎这个始作俑者,一点都不想念。
没过多久,也就是2000年,互联网迎来至暗时刻,许多互联网企业拿不到融资,直接倒闭。
3721比较幸运,早在股灾之前,就拿到了IDG融资,成功躲过一劫。
如果周鸿祎转型做搜索引擎,或许就没百度什么事了。
从硅谷来的公司顾问,一针见血指出这个问题,周鸿祎只觉得对方聒噪,是在否定自己的劳动成果。
摩拳擦掌的Robin李,暗中观察够久了,终于跑回来,创建百度。
之后,就没周师傅什么事了。
等百度大势崛起,他才猛然醒悟,自己竟失去做搜索的最佳时机。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让3721贱卖给雅虎。
周师傅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入职雅虎。

日渐成熟的周师傅,在接管雅虎中国的第一年,就交出非常漂亮的成绩单。
不仅大刀阔斧地改革雅虎邮箱,让其能与腾讯并肩,还使雅虎在中国首次实现盈利。
那周师傅就此安顿下来了吗?
并没有,接下来又是相似剧情。
他想做一个全新的搜索品牌,但雅虎管理层不接受这个提议,很喜欢踢皮球敷衍。
互联网行业的变化日新月异,时间极为宝贵,拖延的后果十分致命,一落后便很难追赶。
为推行自己的布局,周师傅经常和总部吵得面红耳赤,康帅傅见了也得回避。
雅虎短视,只想在中国既有业务上实现平稳盈利,不想费太多精力折腾。
周鸿祎没办法,只能换条赛道,打起安全领域的主意。
他的计划是,找卡巴斯基作为合作方,借助对方的杀毒技术,通过补贴形式,让雅虎迅速切入安全领域。
当总部知道他那「免费杀毒软件」的计划时,直呼内行,并迅速否决项目,让他自个儿清醒点。
一腔热血的周师傅,清醒后变得很颓废,意识到自己在热脸贴冷屁股,根本无法消除中美思维的隔阂,仅仅只是沟通,就让他筋疲力尽了。
既然不是一路人,他便向雅虎提出辞职,还损失了一大笔收购金。
那一年,是2005年,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周师傅黯然了很长一段时间。
由于签了一年竞业协议,他只能在幕后观察互联网的风起云涌,并思索着自己的新一轮创业。
此时,谷歌顺利进入中国市场,与百度展开激烈厮杀。
搜索这事吧,始终是周师傅的遗憾,明知道竞争不过,他还是想肉搏一番,于是创立了奇虎。
他创办了个性化导航网站,做回老本行,还在其它领域插上几脚,团队扩大了好几倍。
最终当然是什么都没做好,周师傅理所当然又失败了,上天真是一点都不眷顾这个老家伙。
这段时期,他还发现网民一片骂声。
因为受流氓软件骚扰的网民数量,越来越多,而始作俑者和流氓祖师,就是3721。
周师傅被骂,冤吗?
不算太冤,因为是他起的头,3721确实臭名昭著。
但网友把流氓软件所有的账,都算在他头上,就让师傅有些委屈了。
看着论坛上一条条恶评,周师傅恨不得开麦对喷。
一怒之下,他决定亲手关上这个潘多拉魔盒,迅速开发了一款杀毒软件,叫「流氓克星」,也是「360安全卫士」的前身。
无心插柳的举动,反而成为奇虎的主营业务。
要知道,周师傅下决心做杀毒软件,只是想摘掉「流氓软件之父」的帽子,完全没考虑这个产品的未来布局。
免费、杀流氓……当这样的产品打出来,直接打破了国内杀毒软件的收费市场。
360安全卫士的推出,动了许多人的蛋糕。
不管流氓软件生产者,还是付费杀毒软件公司,一时间都恨死了他。
首当其冲的就是雅虎助手,也就是改名后的3721,这是雅虎在中国市场的主要收入来源。
更何况,这是从你周师傅手里买来的东西,你现在要大义灭亲,还讲不讲武德了?
所以,雅虎强烈指责周师傅,双方打起了激烈五连鞭。
这种手刃亲儿子的行为,意外收割了一大波吃瓜群众的好感,360装机率猛然攀升。
这一次,周师傅总算硬气了。

不得不说,周师傅确实挺有勇气。
在当时的网络大环境,流氓软件关系着一大帮人的利益链,许多杀软公司都不敢得罪,就只有周师傅敢得罪,敢硬刚。
这点值得敬佩。
周鸿祎逐渐重视起网络安全业务,意识到这是一种刚需。
仅2008年,中国就有2亿网民,买正版杀毒软件的人,不到一千万。
眺望眼前,都是蓝海。
他从业这么多年,早就观察到大部分网民,是不愿意花钱买软件的。要想获取这批海量用户,必须免费开放杀毒软件,才能打动他们。
免费,意味着暂时没有变现能力,这个决策需要很大魄力。
瑞星当时一年光靠杀毒软件,销售额就能达到8亿,你周师傅来这一招,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吗?
这就是赤裸裸的内卷,我不让自己好过,你也别想好过。
2008年7月,奇虎正式推出360杀毒,宣布永久免费。第二年年底,加上安全卫士,总用户量接近3亿。
这一步棋,直接将中国的杀毒软件普及率提升到95%。
到2013年,微软公布了一项数据,中国的恶意软件感染率为全球平均线的十分之一,360安全软件,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但风光没多久,周师傅发现,他一直忌惮的企鹅,竟将手伸向了安全领域,在危险的边缘试探。
企鹅拥有庞大的QQ用户,只需要强行推广安全软件,就足以摧毁周师傅努力了几年的心血。
2010年中秋节,企鹅的攻势更猛了,将QQ医生升级为QQ电脑管家,与360核心功能相差无几。
周师傅已经没有退路,只能硬碰硬。
他召集程序员,开发了「360隐私保护器」,将「隐私」作为反击武器。当用户启动QQ时,就会弹出隐私安全警告。
企鹅反应很快啊,谴责360对「QQ窥探用户隐私」的无端污蔑。
360也会造势,开设了隐私讨论的专题网页,还祭出核爆级武器「360扣扣保镖」。
这个保镖的主要功能是:一键过滤QQ广告、防止QQ被盗号、优化因QQ运行引起的卡顿延迟问题。
就像是咖啡加伴侣,这款软件成了QQ用户追捧的神器。
要知道,那些被过滤掉的广告,是企鹅当时的主要收入来源,无疑触犯了企鹅逆鳞。
在过往,还从没像周师傅这样头铁的对手,将斗争进行得如此彻底。
论打嘴炮,内敛的Pony马,显然干不过滔滔不绝的周师傅。
某一天,周师傅和往常一样监测软件卸载数量时,与他并肩作战多年的齐向东,突然打电话给他:「公司里来了30多个警察,你赶紧逃。」
如此关键时期,一旦被带走,舆论就会彻底倾斜,彻底输光。
不容多想,周师傅拿起还没过期的香港签证,直往机场跑,人到中年,还是很快啊。
11月3日,著名的「二选一」事件,从每个QQ用户电脑右下角弹出——不卸载360将无法使用QQ。
显然,用户更离不开社交软件,导致360卸载率飙升。
企鹅也没落得好处,招致了大量用户批评。
后来,政府要求双方停止纷争,恢复正常运作,风波才终于落幕。
科技史上著名的「3Q大战」,让周师傅喜提「红衣大炮」的称号。
大战一结束,360马不停蹄投入到上市计划中,短短4个月,就实现了在纽约挂牌上市的壮举。
然而5年后,360选择退市,走向私有化。

为什么?
因为曾有监管部门的同志找过周师傅,希望360能与国家利益保持一致,承担起维护国家互联网安全的责任。
每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硬件,都是重要命脉。
而逐渐对民间开放的军工安全市场,对360来说,是一个巨大机遇。
360要想接下这份机遇,那在美国上市的尴尬身份就要先解决。
因此,只能私有化退市了。
要想退市,必须筹集94亿美元,而且360使用的外汇额度过于庞大,会对国家汇率造成波动,非常棘手。
最终,周师傅耗费牛虎之力,总算如愿以偿让360顺利完成退市。
后面的故事,就是现在发生的当下了。
回顾完周鸿祎的创业历程,你就能发现,他天生就是一个无法安稳的人,屡败屡战,非常强悍。
尽管大家不喜欢360的一些作风,但评价360,要把它的技术和产品分开。
单纯谈技术,国内没有一家公司是够360打的。
例如之前CIA黑客组织,曾对中国航空航天、科研机构、石油行业以及多个政府机构进行长达11年渗透网络攻击,就是由360提供的防护,但这些,普通用户是看不到的。
也因此,国内几十家企业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360成功在列,获得美国政府的强力背书。
换句话说,360的杀毒能力、安全防护能力,完全没有问题。
那么问题在哪?
在于产品与道德感。
无论是令人诟病多年的捆绑全家桶、广告弹窗,还是360借条广告、包括这次的浏览器付费会员事件,低道德感的小动作,实在太多了。
这些是洗不白的,活该被骂。
但有一点要提的是,就目前来说,360依然是小白用户的最佳选择。
要知道,大部分网民,没有时间精力去研究电脑技术,360成功定位了这部分用户需求,做出来的产品非常简单易懂。
就像真正脱离了低趣味的用户,是不屑于看抖音的,但不影响抖音的几亿日活用户。
所以那群骂360的人,不是它的目标用户。
骂,对它来说影响并不大。
而且骂的人,也分成两类,除了小部分是真正懂技术的高手,剩下大部分,都是为了骂而骂。
没必要这样。
你有水平,可以不用360。
但没必要说别人low,再怎么贬低360,也不会显得自己品位多高级,都是个人选择罢了。
很多人,嘴上嫌弃360,走投无路时,还是会用360清理电脑病毒,然后再默默卸载。
至于小白,安不安装360,见仁见智。
如今的网络环境,已经不像十年前那么凶险,病毒很少见,更多的是恶意软件。
我们现在对安全软件的主要诉求是什么?
防弹窗广告、防自动安装流氓软件。
只要保持正确的使用电脑习惯,根本不需要什么杀毒软件,我个人平时用的是火绒,完全够用。
最后,我想说。
时至今日,我们的互联网企业,都在努力让自己的业务横向发展,争抢市场剩余的那块蛋糕,确保自己站稳脚跟,确保自己「大而不倒」,这个思路没错,很正常。
但没必要通过资本碾压,或者是疯狂补贴,来彻底冲垮广大社区的小商贩菜市场,赚走那最后一分微薄利润,行赶尽杀绝之事。
真没必要如此,因为每个消费者都清楚,等行业真正被垄断后,原本廉价的商品,就再也不廉价了。
同样,360作为一家靠技术吃饭的公司,将自身与国内安全领域紧紧绑定在一起,是非常聪明的做法。
只要不作死,它就能长远走下去。
但要想成为一家真正受人尊敬的企业,360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或者说,国内的互联网企业,都要继续加把劲。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B姬 » [物种新历]360,骂不倒???
分享到: 更多 (0)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BB姬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