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来看BB姬beebeej.com
上班摸鱼吹水好快活

[百态人生]就那么喜欢网暴确诊患者?

  
  因为疫情,成都再次进入战时状态。
  

 

  昨天,成都市报告新增2例本土确诊病例,是家住成都郫都区的69岁女性和她71岁的丈夫。成都立即围绕确诊病例的生活轨迹和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经过排查,这位女性的孙女,以及另外两位同村村民被检查出核酸阳性。
  

 

  随后,官方公布了几位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开始全城寻人。
  

 

  其中,这位20岁的孙女赵某的行动轨迹,显得有些特别。官方通报显示,赵某在最近14天里,去过公园、美甲店、麻辣烫串串店以及4家酒吧。
  

 

  她的这个行程,看得人头皮一紧。因为这些地方,都是人员密集地区,病毒传播的可能性很大。就在成都市民都加紧自我排查的时候网上开始流传这样一张截图:
  

 

  截图里详细描述了赵某从12月2日开始到12月7日确诊的全部行程。截图称赵某12月5日乘坐公共交通去美甲、接着去餐馆和电影院,晚上在A酒吧里活动直至12月6日凌晨0点。接着,她和友人乘坐网约车到达B酒馆,在这里待到凌晨3点。然后,又和友人乘坐网约车到了C酒吧,不久后回家。到了12月6日晚,她又和室友去了D酒吧。女孩一天之内转场多家酒吧,地区跨度极大。
  

 

  就这,她被一些网友盯上了。因为一个通宵去了4个酒吧。有网友说,她是专门赶场的“外围女”,原因是“好女孩不去酒吧”
  

 

  

 

  还有人说她是“毒王”
  

 

  还有人上来就骂“做鸡”。
  

 

  

 

  

 

  就凭一晚上去了好几个酒吧就说人家是“做鸡”?她难道不可以是赶场DJ?她难道不能单纯的就是喜欢蹦迪?
  

 

  不仅如此,和行程一起被曝光的,还有女孩的全名和详细到门牌号的地址,以及身份证号。于是她就被人肉了。不止一位网友,曝光了女孩的照片,甚至还有朋友圈截图。
  

 

  

 

  可怕的是,那些发照片的人,还一副“老子今天就是要曝光”的面孔。我居然从他们的语气中品出了一点“为民除害”的感觉。
  

 

  我不明白了,发人家隐私照片,有什么好自豪的?并且,他们“义愤填膺”发出来的照片,并不是赵某本人。截至目前,流传的比较广泛的几个版本照片都被照片本人认领辟谣。
  

 

  

 

  噼里啪啦骂了半天的那些人,是不是得出来给无辜被骂的小姐姐道个歉。更何况,照片、名字和住址是人家的隐私,传播人家的隐私叫“侵犯隐私”,和你们自以为的“正义”压根不沾边。但不管照片是不是本人,这位20岁的赵某,确实遭遇了一场结结实实的网暴。甚至连地域黑都出现了。
  

 

  而且,在这场网络暴力中,那些骂女孩的人根本不接受大家对女孩做出的维护和澄清。在他们眼里,一个感染了新冠病毒的人频繁出入娱乐场所,就是致公共安全于不顾的极端不负责任行为。
  

 

  

 

  那么,我们就按这些网暴雪花们的骂人逻辑来捋一遍。大家指责女孩的重点,是:女孩在一晚上跑4、5家酒吧的那天,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的奶奶确诊?知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感染呢?看一下时间线:官方信息显示 ,女孩平时并不和爷爷奶奶一起住,他们只是12月2日那天一起吃了个饭。12月6日,奶奶去医院检查,然后确诊。而女孩去酒吧的时间是12月5日。可以确定的是,这时她并不知道奶奶确诊。然而,12月6日晚,她又去了一家酒吧。就是这趟行程,成为大家争论的焦点。说她此时知道奶奶确诊,也是有可能的。毕竟一旦奶奶确诊,家人肯定是会被第一时间通知的。但说她不知道,也是有可能的。她毕竟不和家人住在一起,又是个爱玩的年轻人,也许没有及时关注奶奶的病情。既然两种可能都会存在。那么在没有调查清楚之前,我们是不是先别急着骂人。
  

 

  而且,女孩是不是有社会责任心。和她从事什么职业、要不要上不上学、做不做指甲、看不看电影,去不去蹦迪……有关系吗?注意,这些都可是人家的私事。官方公布确诊者的行动轨迹,是为了让大家对照看看自己需不需要做核酸检测。而不是让你们对别人的私生活指手画脚。更何况,对女孩进行人肉搜索,说她是“外围女”、“做鸡”,说她“是不是长得丑,转了5场都没人带走”这些发言,统统犯法。
  

 

  其实,那些网暴女孩网友的心情,我们不是不能理解。因为疫情再次严峻,成都宣布进入战时状态。好不容易复苏的行业再次受到冲击。人们的正常生活,又一次被打断。医务人员和社区工作者们,又得加班加点。
  

 

  这些,我们都不想再经历一次了。这可不是我们对确诊患者进行人身攻击,曝光他们的隐私信息的理由。可惜的是,我们似乎已经默认这种行为很久了。不只这次的成都赵某。在这之前,上海一位确诊患者和他密切接触者的详细信息也遭到曝光。在网传的一份调查表里,不仅确诊者的姓名、身份证号、家里几亩地地里几头牛,就连体脂率都被公之于众。
  

 

  不仅他本人,连他母亲、同学、女朋友和女朋友的朋友的隐私信息都统统被曝光。
  

 

  与此同时,在天津的一位确诊患者隐私信息也遭到泄露。
  

 

  11月19日,一份“关于天津市泰达医院报告一例新冠肺炎阳性检测病例的初步调查报告”在网上传播。其中记载了确诊患者杨某和他的密切接触者的详细信息和生活轨迹,不久后,张某作为杨某的密切接触者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记者说,在采访中,张某的手机响个不停,其中有亲戚朋友打来的慰问电话,也有素不相识的人打来的骚扰。这些电话一上来就质问张某住在哪里,还理直气壮“我们家有老人孩子,想问清楚才踏实”还有人上来张口就骂,当事人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而在疫情开始之初,确诊患者的隐私暴露问题更加严重。不少在武汉打工或上学的返乡的人的隐私信息,在各个社交媒体上被肆意转发。
  

 

  难道,这些传播隐私信息的人,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已经犯法了吗?不,并不是这。相反,他们其中的很多人,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正在侵犯别人的隐私。但他们依然还是那么做了。发现没有,无论是成都的赵小姐,还是天津的张先生。曝光他们隐私的人都有一种微妙的正义感。他们要不然觉得:确诊者携带病毒四处乱跑就是有罪,他们被曝光被网暴就是惩罚。
  

 

  要不然就是为了自己或者公众健康着想,想着把信息传递出去可以帮助公众赶紧自我检查,及时止损。总之他们眼里,在自己或公共健康的面前,确诊者的个人隐私不值一提。但这个想法,完全错误。
  首先,个人隐私并不凌驾在谁的健康之上。何况,我有没有接触过病毒,和人家身份证号电话号码也没有半毛钱关系。排查病毒的潜在威胁,完全可以在保护隐私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这种漠视隐私的做法会带来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和成都的这位赵某一样,那些被曝光隐私信息的确诊患者或密切接触者,都不约而同地遭到指责和辱骂。这加重了确诊患者心理上的负罪感。为了规避这种负罪感也为了让自己不成为“公众之敌”他们会不肯配合防疫工作,隐瞒自己的行程。特别是去过人员密集的公共场合的行程。如果事情发展成这样,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明明,那些感染病毒的确诊者和密切接触者们,才是最不幸的。他们不仅要被病痛折磨,还得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我们就别让他们再遭到流言的二次伤害了!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B姬 » [百态人生]就那么喜欢网暴确诊患者?
分享到: 更多 (0)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BB姬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