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长驱:策马向很远的目的地走。
直入:径直进入。
形容进军迅速而顺利。
辨析
[近义] 势如破竹、直捣黄龙、所向披靡
[反义] 步步为营、退避三舍、裹足不前
典故
三国时,刘备取得西川后,三足鼎立之势已成。不久,曹操和孙权联合,妄图夺取由关羽驻守的荆州之地。诸葛亮为了解荆州之危,指示关羽率先向驻守襄阳的曹仁发起攻击。
关羽遵命而行,很快攻占了襄阳。曹仁被迫退守樊城,一面派人到许都向曹操求救。这年7月,曹操派大将于禁率军增援曹仁。关羽设计水淹七军,大败曹军,活捉了曹军主将于禁,并将樊城团团围困起来。
曹操得知于禁兵败,樊城危在旦夕,又派大将徐晃率兵救援。徐晃考虑到自己兵力不足,便在离樊城稍远的阳陵坡驻兵,然后派人把箭射入樊城,和曹仁取得联络,要曹仁固守待援。
当时,有一部分蜀兵驻在离樊城不远的偃城,徐晃故意带兵在城外挖掘陷坑,似乎要截断偃城退路。偃城守将中计撤离,徐晃便轻取偃城,和樊城形成犄角之势。
不久,曹操派出的其他几路援军赶到,统归徐晃指挥。徐晃见兵力大增,便开始部署战斗。
徐晃知道关羽的主力在围头和四冢两个地方。徐晃故布疑兵,作出要向围头进攻的样子,而实际上却亲率大军去进攻四冢。
等关羽发现中计,徐晃已率军长驱直入,击败了四冢的守军,直达樊城。关羽的将士兵败,樊城之围遂解。
曹操接到徐晃的捷报,立即发了一份慰劳令送到军中。慰劳令说:“我用兵30多年,所知古代善于用兵的将领中,没有一个人能像你这样长驱直入,冲入敌人包围的!
用例
我根据数日来的长驱直入,满相信着先头部队是已经进入了武昌。(郭沫若《革命春秋·北伐途次》)
源流变化
【长驱直入】 长驱:策马向很远的目的地走。《战国策·燕二》三○1105: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 直入:径直进入。《汉书·高帝纪上》一上26:樊哙闻事急,直入,怒甚。
后来四字成文,形容进军迅速而顺利。直入也作“径入”。曹操《劳徐晃令》(《三国志》一七529):吾用兵三十馀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水浒全传》一〇七1249:自此,卢俊义等无南顾之忧,兵马长驱直入。
又作【长驱深入】。《新唐书·李德裕传》一八○5331:至元颖时,遇隙而发,故长驱深入,蹂剔千里,荡无孑遗。
又作【长驱直突】,突:猛冲。南朝宋·袁淑《大兰王九锡文》(《初学记》二九712、《太平御览》九○三):有敌必攻,长驱直突,阵无全锋,此君之勇也。
又作【深入长驱】。《汉书·韩安国传》五二2402:今将卷甲轻举,深入长驱,难以为功。
PS:图片源于网络,以供大家学习。如果侵权,请联系删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