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抖音上莫名刮起一股“模仿成龙”的风。
各地“成龙分龙”扎堆出现。
有充足的证据证明“模仿成龙”已经人传人了
这些成龙分龙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各行各业。
但是男孩子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尺度,切记收放自如。
模仿成龙的第二个动作要点是:手臂张开。
特别是跑步时,手臂要以45度角进行侧平举前后摆动。
就像左手提了一只空气鸡,右手提了一只空气鸭,背后还背了一个空气胖娃娃。
学不会的话,就手上提点东西:
模仿成龙动作要点三:遇到路口,一定得停下来,然后脑袋进行灵魂摇摆。
模仿成龙动作要点四:虽然是追逐戏份,但场景并不需要很大,只需要在一个小场景里反复横跳即可。
注意,行动路线绝对不能是只有上下左右两个维度。
必须三维立体起来,就像重庆的马路一样!
最最重要的,就是正常人走的路,你绝对不能走。
这是身为“成龙分龙”的重要觉悟。
毕竟人家成龙一直都是飞檐走壁
一定得做出“命里克楼梯”那种劲:
楼梯就在旁边呀大哥你看到了吗
成龙简直是命里克楼梯,毕竟人家直到66岁才开始走楼梯。
图片来自成龙2020年上映的电影《急先锋》
也许这就是进入成龙“成家班”的捷径吧。
还有一个小小的加分项:跟头可以摔,帽子不能不戴。
果然,经过一下午的理论学习和实地练习。
我已经在骨科门诊外面排了半个小时队,还有两个人就轮到我了。
虽然这些模仿看着滑稽。
但这些充满成龙个人色彩的动作,其实都是他的故意设计。
甚至有些动作,还是反复推敲琢磨出来的。
在一次采访中,成龙曾经给大家解释过自己动作喜剧里的所谓“套路”。
武行出身的成龙深知各种武打片桥段。
他也知道其中的优缺点。
为了让武打动作看起来更加真实。
他做了很多改变。
比如,以前电影中的一对多打群架,反派演员都是像葫芦娃救爷爷一样,一个一个上来和主角过招,剩下的人都在后面晃悠。
画面热闹是热闹,但是这就显得很假。
于是,成龙通过动作设计、团队配合和镜头调度。
在自己的电影里给观众呈现出了一种更真实的“群殴效果”
从观众的视角看,4个人打就是4个人一起打,不仅情节真实,密集的拳脚把主角一对多的紧张和慌张一下就表现出来了。
不仅如此,以前武打片的主角都是钢铁之躯,敌人的刀枪棍棒打在身上面不改色。
这套表演套路也被成龙改掉了。
他被坏人打,又是跳脚又是搓手,看着就疼。
就连他打别人一拳也得龇牙咧嘴疼半天。
虽然一句台词没有。
但一个表情让大家一下子就明白角色的感受:
对呀,这才是真实的人会有的反应呀!
还有在这次“成龙模仿赛”中被大家用夸张的方式呈现出的左右摇头。
其实也是成龙为了让电影场景更加让人值得相信加入的表演细节。
左顾右盼是角色在观察周边环境思考逃跑路线。
甚至还要查看要落脚的墙是不是结实。
看到了吗?
也就是说,抖音上大家非常不走心地模仿了一下成龙的摇头动作
也只不过是模仿到了皮毛中的皮毛
一个非常明显的对比就是
大家本以为“成龙式摇头”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动作
但随便看看抖音博主们拍出来的效果,无论哪个都十分尬!生硬!
同样的动作,放在成龙电影里,就显得特别自然。
这一动作之所以能成为成龙的标志性动作
是因为他在电影中精益求精的结果,是经过无数次失败、无数次计算的精准结果
这样才能最终呈现出最优质的功夫喜剧效果
成龙对电影细节的严谨,倒是让我想起章子怡在《演员的诞生》里说的“表演的信念感”。
我想这大概就是信念感吧。
细节都要精益求精,就是为了想要给大家呈现出更好的画面和故事。
也因为这样,在对每一个动作和每一个细节的打磨里,成龙的电影就这样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因为他对电影事业的严谨,才会让这么多人喜欢的他的作品。
可惜的是以成龙代表的功夫喜剧电影已经逐渐没落。
连带着那个辉煌的功夫片时代,也很少再有佳作面世。
自从成龙拿到奥斯卡奖后,连带着选片口味和演技水平,似乎都随着他的年龄一起衰落。
自媒体们一遍遍咂摸着成龙的功夫电影所带来的最后余味
直到现在,只剩一些成龙式的摇头动作还有“炒作”的余地了
似乎功夫电影留给我们共同回忆的机会都越来越少了。
“僵尸”电影还有2013年那部《僵尸》作为僵尸电影的绝唱完美收尾。
功夫电影似乎只能默默地走向衰落,连个标志性的句号大概都不会再有了。
在这个连演员认真背个台词都要被大家称赞敬业的时代。
我们大概也只能以“模仿成龙”的这种形式,怀念那些把功夫片当做正经事认认真真去做的电影人了吧。
最近流行起了一阵模仿成龙的热潮
标志性的动作就是左右摇摆的走路姿势
模仿者动作上略显夸张
但要素抓的很准
毕竟成龙的动作太有标志性了
就算没看见脸,你也能看出来谁是成龙
然而他们的模仿也仅限于形态
因为他们只会模仿成龙的摇头摆手,
高难度的动作他们不会。
不过最近终于有人
几乎还原了成龙的所有高难度动作
[小雅·鹿鸣]热烈庆祝成龙在成龙模仿秀中获得第二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B姬 » [小雅·鹿鸣]热烈庆祝成龙在成龙模仿秀中获得第二名!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