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来看BB姬beebeej.com
上班摸鱼吹水好快活

国产疫苗到底何去何从?专业长文替您解惑(转载重新编辑,附个人总结梳理)

先说一个非常普遍的误解,很多人觉得国药疫苗是一种疫苗,实际上是错的,国药有两种疫苗,并且这两种疫苗是不完全相同的。

先梳理一下关系。国药的全称是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Sinopharm),而中国生物(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NBG)是国药下属的子公司,CNBG下面有北京、长春、成都、兰州、上海和武汉6个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共计11个二级子公司。

所以网上有叫国药疫苗的,也有叫中生疫苗的,都没有错。

目前研发疫苗的是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下面简称武汉所和北京所)分别研发的,在WHO的文件当中分别是「Wuhan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Products/Sinopharm」和「Beijing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Products/Sinopharm」。

虽然两种疫苗都是灭活疫苗,但是基于不同的病毒株研发,制造过程存在一定的技术差异的,两种疫苗也在不同的地区开展临床试验,包括I/III期的临床试验结果也分别发表在不同的期刊上,武汉所的数据发在JAMA,而北京所则发在Lancet。

两种国药疫苗目前在全球一共有三项独立的III期临床试验,分别是
ChiCTR2000034780
ChiCTR2000039000
NCT04560881

编号开头NCT的临床试验可以在中国临床试验登记注册中心(chictr.org.cn)上查到,编号开头NCT的临床试验可以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临床试验登记平台(clinicaltrials.gov)上查到。

简单说下国药疫苗的三项临床试验,我们先说后面两项。

ChiCTR2000039000
注册时间:2020-10-13
试验地点:摩洛哥
试验人数:600人
具体分组:试验组(疫苗)300人,对照组(安慰剂)300人。
使用疫苗:武汉所灭活疫苗

我看到这个试验人数时有点吃惊,这是我见到所有新冠疫苗III期临床中样本量最低。只要各位大学时有学过一点统计学,就应该能猜到这个样本量最终导致的偏差可能会很大。我不清楚为何要在摩洛哥设计这样一个临床试验。

NCT04560881
注册时间:2020-9-16
试验地点:阿根廷
试验人数:3000人
具体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具体人数未透露,通常是1:1)。
使用疫苗:北京所灭活疫苗
相比于武汉所在摩洛哥的临床试验,北京所的临床试验规模就大了不少。另外北京所在阿根廷开展III期临床的时候,正好遇到阿根廷第一波疫情高峰的到来,这对临床试验本身是个有利条件。

最后说一下ChiCTR2000034780这项临床试验,网上讨论最热烈的阿联酋有效率86%的结果,也是来自于这项临床试验。

ChiCTR2000034780
注册时间:2020-07-18
试验地点:阿联酋
试验人数:15000人
具体分组:试验1组、试验2组各5000人,对照组(安慰剂)5000人。
使用疫苗:武汉所灭活疫苗、北京所灭活疫苗

接下来就详细说一下阿联酋这个临床试验。

由于阿联酋公布的信息非常有限,主要就是一个86%的有效率,另外中和抗体转阳率为99%(这一点在几个月前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中早已披露),还有一个是100%预防中度和重度病例,具体的副作用类型、副作用出现比例、试验人数年龄分层、此次公布的是两种疫苗的综合结果或者只是其中一种的,统统都是未知。

甚至有一些传言认为,这次公布的86%是其中XX所疫苗的,另外一个XX所的疫苗效果不佳。

我个人不太认同这种信息,因为目前阿联酋这个临床试验并没有揭盲,没有人(甚至包括国药集团自己)都不知道到底哪个试验组是北京所哪个是武汉所。但是传言的产生,恰恰来自于信息没有公开透明。

相比而言,土耳其昨天公布的科兴疫苗数据则要丰富得多。当然,数据的公布通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我相信过段时间我们就可以看到完整的数据。

科兴疫苗临床试验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老年人(入组年龄都在59岁以下的),而国药的主要问题来自于入组标准值排除了大量有基础疾病的志愿者。包括严重的肝肾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各种急性疾病或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

我认为即便是跟科兴疫苗相比,两种国药疫苗的入组标准都算非常苛刻了。这种对于大量有基础疾病志愿者的剔除,实际上等价于压低了入组年龄,因为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的概率比年轻人大得多。
而在真实世界中,除了医护人员以外,老年人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由于对疫苗的反应性降低+新冠重症率、病死率明显高于普通人,他们其实才是最需要疫苗保护的。

牛津疫苗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牛津疫苗有一组的有效率高达90%,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组所有志愿者都是55岁以下的,而对于全年龄段人群来说,牛津疫苗的有效率骤降至62%。

我们做出的决策基于我们掌握的信息,公布信息不够充分必然导致决策的困难。我举几个例子。

-老张今年75岁,他想去打疫苗,但他不知道他这个岁数的人打了到底有没有效果。
-大刘今年45岁,他是一线医生,单位要求去接种疫苗,但他有高血压,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打。
-小李今年25岁,她下个月要去国外留学,希望提前接种好疫苗,但她不知道疫苗有什么副作用。

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是我们身边任何一个想去接种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无论是武汉所还是北京所的国药疫苗,都属于灭活疫苗,灭活疫苗的优点在于研发难度相对较小,技术成熟,但技术成熟和安全其实是两码事,灭活疫苗本身在生产和安全性上都存在几个比较大的缺陷。

生产方面,灭活疫苗需要将所有病毒进行灭活处理,病毒的培养、灭活以及检验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并且处理病毒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这意味着在疫情大规模爆发、需要广泛甚至全民接种的时候,灭活疫苗的生产速度可能会是短板。

安全性方面,灭活疫苗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和抗体滴度有限,在目前已知新冠疫苗中和抗体滴度/康复者抗体滴度(反映疫苗保护力的重要表现),几种灭活疫苗的表现堪忧。这是答主@二手的科学家整理的表格,这位答主我认为是知乎上写疫苗问题最专业的,可以关注一下。

另外在国药发表在JAMA的论文中,中国科研人员还提到了几个顾虑:
一个是抗体依赖性增强效应(ADE),可能会使随后的病毒感染更加严重。不过ADE并非单纯灭活疫苗会遇到的,所有类型疫苗都会。
一个是疫苗相关的增强呼吸道疾病(VAERD),VAERD在上世纪60年代使用灭活疫苗防治婴儿患麻疹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实验中发现,跟灭活疫苗中明矾佐剂有关,明矾可能会诱导Th2偏倚。

(我简单说一下Th1和Th2,这段涉及免疫学的内容,不看也不影响对全文的理解。
Th(辅助性T细胞)1和2可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
Th1分泌γ-干扰素(γ-IFN)和白细胞介素2(IL-2)等,介导细胞免疫,用于抵御细胞内病原体(比如细菌和病毒);
Th2分泌IL-4和IL-5等,介导体液免疫,用于抵御细胞外病原体(比如寄生虫)。
Th1/Th2平衡对于人体来说非常重要,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平衡,比如女性在怀孕过程中免疫应答向 Th2偏倚,这是维持同种异体耐受的核心,保护胚胎免遭妈妈免疫系统排斥,有利于受精卵的着床和胎儿的发育。

如果在免疫后建立Th2型应答,则可以预防Th1型应答,因为这两者是拮抗作用,Th2偏倚可能加重感染。)

客观来说,由于灭活疫苗本身对运输和保存的要求就十分友好,其实无论是国药的86%还是科兴的91%,哪怕最终的有效率再低10个百分点,只要价格合适,副作用不大,这些灭活疫苗都是非常有用的疫苗,大规模接种可以有效控制疫情扩散,让一个国家的生活尽快恢复常态。

然而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灭活疫苗本身存在着固有的缺陷,而这种缺陷并不取决于这支疫苗是哪个公司或者哪个国家生产的。

所以为什么不少专业人士都在呼吁,我们应当尽快研发属于我们国家自己的新型疫苗,比如mRNA疫苗等,因为疫苗技术的竞争是相当残酷的,在疫苗领域,新疫苗对旧疫苗往往是降维打击。

一味地污名化mRNA疫苗对民众没有任何好处,终有一天我们也一定会研制出自己的mRNA疫苗,mRNA疫苗发挥作用的领域远不止传染病这一块,它更加重要的应用是作为癌症的个性化治疗疫苗,那么在几年之后,我们又要如何向民众科普这种疫苗是安全的?

by庄时利和
———————————————
以下是个人总结梳理,纯手打。很多聚聚问到到底该不该打国产疫苗。由于本人也从事医疗相关方向的工作,这里总结一下我自己的结论。如果您是高危感染人群,如海关、冷链、医疗、或接触人流较多的工作,这里强烈建议打疫苗,除非您年龄超过55岁或低于22岁(正在工作的人基本都在这个区间),或身体有重大疾病。如果您是非高危感染人群,且身体健康,保险起见最好也要注射疫苗。当然这一切都还是建立在你有机会打这个疫苗。除了以上情况,建议观望。国内科研能力虽然不如美国,但依旧是世界一流,相信很快就会有我们自己的mRNA疫苗。最后一点,这里非常不建议学生群体去打国产疫苗,毕竟临床实验里没有这个样本。谁都不知道效果如何,副作用比例多大。事实上,现在年轻群体即使得了新冠,只有极其小的概率会死亡。相比于完全未知的副作用,不如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门来的实在。

[ 此貼被绯色阿萨谢尔在2020-12-28 23:58重新編輯 ]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B姬 » 国产疫苗到底何去何从?专业长文替您解惑(转载重新编辑,附个人总结梳理)
分享到: 更多 (0)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BB姬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